WT-F36D 低压故障排查实训装置
WT-F36D低压故障排除实训装置故障点明细表
电源回路部分
故障点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段排除方法
K1不能启动电机M1、M2,用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检查三相电压,Uvw 电压正常,其余两相不正常,电能表PJ1 A相指示灯不亮电源主回路缺相漏电过载保护器F1与电流表PA1之间U604断线短接线连接
K2不能启动电机M1、M2,用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检查三相电压,Uuw 电压正常,其余两相不正常,电能表PJ1 A相指示灯不亮漏电过载保护器F1与电流表PA1之间V604断线短接线连接
K3主回路电路正常,但是用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检查三相电压,Uvw 电压正常,其余两相不正常电源主回路缺相、电压指示切换开关缺相电流表PA1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QC1之间U605断线短接线连接
K4主回路电路正常,但是用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检查三相电压,Uuw 电压正常,其余两相不正常电流表PA2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QC1之间V605断线短接线连接
K5主回路电路正常,但是用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检查三相电压,Uuv 电压正常,其余两相不正常电流表PA3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QC1之间W605断线短接线连接
K6主回路电路正常,电机工作正常但电压表无指示电源主回路无电压、电压表PV1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QC1断开电压表PV1与电压指示切换开关QC1之间X601断线短接线连接
照明回路部分
故障点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段排除方法
K7节能灯、日光灯、白炽灯均亮,电源插座无正常(电压220V)输出照明回路主回路断线漏电保护器QF2与熔断器FU4之间V633断线短接线连接
K8漏电保护器QF2与熔断器FU4之间N607断线短接线连接
K9照明回路主回路与电能表PJ2之间N603断线短接线连接
K10电能表PJ2电流线圈V648断线短接线连接
K11熔断器FU4与照明回路之间V634断线短接线连接
K12电源插座上无正常电压输出,但其余电路正常插座XS1与照明回路断开插座XS1与照明回路之间V634断开短接线连接
K13双联开关同时打到某一边的时候,白炽灯EL1才亮,但其余电路正常双联开关SA2与SA3之间断开双联开关SA2与SA3之间V635断线短接线连接
K14双联开关SA2与SA3之间V636断线短接线连接
K15双联开关无论打到哪一边白炽灯EL1都不亮,但其余电路正常双联开关SA2与照明回路断开、双联开关SA3与灯泡EL1断开双联开关SA3与灯泡EL1之间V637断线短接线连接
K16日光灯E1灯管两端亮但不能正常启动,但其余电路正常启辉器RT1故障启辉器RT1短路取下短接环
K17日光灯E1不能正常启动,但其余电路正常启辉器RT1与灯管E1之间断开启辉器RT1与日光灯管E1之间V642断线短接线连接
K32日光灯E1不亮,但其余电路正常整流器L1与开关SA1或灯管E1之间断开、开关SA1与照明回路断开、灯管E1零线引出线接在开关后级上镇流器L1与开关SA1之间V639断线短接线连接
K39日光灯管E1(N608)接在开关SA1后级V609上短接线连接
K18节能灯EL2不亮,但其余电路正常开关SA4与灯泡EL2或照明回路断开开关与节能灯之间断开或节能灯损坏短接线连接
动力回路部分(自锁控制回路)
故障点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段排除方法
K19电机M2启动正常,但是由Y形接法变为Δ形接法的时候突然发出嗡嗡声 KM4(Δ)的主触头与电机的接线同时断开了两路短接线连接
K20电机M1不能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1后启动指示灯不亮一次回路:漏电保护器QF2、熔断器FU2、接触器KM1、热继电器FR1与主回路断开;
二次回路:熔断器FU6、按钮开关SB1、SB2、热继电器FR1辅助常闭触头、接触器KM1线圈与二次回路断开KM1主触头与主回路之间U614、V613同时断开短接线连接
K23启动按钮SB1与二次回路之间U628断线短接线连接
K25KM1线圈与二次回路之间U629断线短接线连接
K40熔断器FU6与主回路之间V613断线短接线连接
K41熔断器FU6与KM1线圈之间V650断线短接线连接
K21电机M1不能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1后启动指示灯亮监视电压表指示正常,Y-Δ启动电路正常热继电器FR1主触头与接触器KM1主触头之间或热继电器FR1主触头与电机M1之间断开热继电器FR1主触头与电机M1之间U616、V615同时断开短接线连接
K22电机M1启动正常,但是按动停止按钮SB2时不能停止停止按钮SB2与二次回路断开或损坏停止按钮SB2短路取下短接环
K24电机M1可以启动,但不能自锁接触器KM1常开辅助触头二次回路断开接触器KM1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SB1之间U628断线短接线连接
K36M1电机反转相序不对热继电器FR1主触头与电机M1之间V615、W615反接短接线连接
动力回路部分(Y-△控制回路)
故障点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段排除方法
K26电机M2不能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3后启动灯不亮一次回路:漏电保护器QF3、熔断器FU3、接触器KM2、热继电器FR2与主回路断开;
二次回路:熔断器FU7、按钮开关SB3、SB4、热继电器FR2辅助常闭触头、接触器KM2线圈与二次回路断开启动按钮SB3与线路断开短接线连接
K42电机控制回路电源U相熔断器进端与电源主回路FU3之间的连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43热过载继电器故障或热过载继电器与停止按钮之间的连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49控制回路热过载继电器与U相熔断器之间的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27按下启动按钮SB3后启动灯不亮,Y型运行指示灯亮,KM3吸合但不能自锁,KM2不吸合,电机M2不能启动KM2线圈与二次回路断开KM2线圈与二次回路之间U635断开短接线连接
K28电机M2按Y形启动后,不能变为Δ接法,时间继电器的灯延时后都一直亮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触头短路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触头短路短接线连接
K29电机M2按Y形启动后,不能变为Δ接法,时间继电器的灯一直不亮 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断路短接线连接
K30电机M2按Y形启动后,变为Δ接法时KM4没有吸合,KM3失电断开 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KM4线圈之间的线断开或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故障短接线连接
K31漏电保护器合不上(在打开日光灯、白炽灯、节能灯等) 电源零线没经过漏电保护器,当带上负载或通电时产生零序电流短接线连接
K37单相照明电路工作正常,电机M1、M2工作正常,对称负载时电能表计量正常,非对称负载时电能表计量不正常 三相电能表零线进线松动断开短接线连接
K38单相照明电路无220V电压,白炽灯、节能灯、日光灯不亮 单相电能表零线出线松动断开后级电路无220V电压短接线连接
K44电机M2不能启动,按启动按钮时KM2可以吸合,KM3不能吸合,电机保护动作M2主回路电源断开 接触器KM3线圈故障或KM3线圈与V相熔断器之间的连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45星型运行指示灯不亮,电机M2可以正常工作 星型运行指示灯与V相熔断器之间连线断开或指示灯端子引线松动断开短接线连接
K46电机M2不能三角型运行,KM2可以吸合,KM4不能吸合,电机保护器动作M2主回路电源断开 接触器KM4线圈故障或KM4线圈与V相熔断器之间的连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47三角型运行指示灯不亮,电机M2可以正常工作 三角型运行指示灯与V相熔断器之间的连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48电机M2由星型转换为三角型运行时停止转动 三相电机首尾接错为同相首尾连接短接线连接
K50电机M2不能启动,KM2、KM3可以吸合但不能自锁保持 启动按钮SB3与自锁触点之间的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51电机M2不能启动,KM2、KM3可以吸合但不能自锁保持 KM2自锁触点与KM4常闭触点之间连线断开短接线连接
K52电机M2由星型转换为三角型运行后停止转动(电机保护器动作) KM3常闭触点与KM4常闭触点之间断开(联锁电路故障)短接线连接
低压配电系统故障查询项目流程—— WT36D低压故障排查实训装置一、工作准备1、 检查着装工作服是否整洁,纽扣是否扣好、绝缘鞋符合要求,手套是否已戴2、 操作前准备检查工器具(万用表、连接线、螺丝刀、灯头灯泡、绝缘手套、验电笔)→左手戴绝缘手套、右手拿验电笔二、操作过程1、观察故障现象“报告考评员,申请通电观察故障现象。”→得到考评员许可后,检查柜体外壳接地,“外壳接地良好”→检查外壳是否带电“确无电压”,在有电的插座上再次确认验电笔是否完好→打开柜门,确认所有分支开关在断开位置,“各分支开关均在断开位置”→合上总电源漏开QF1(试跳闸,再合上)→旋转转换开关QC1,观察故障现象,填写记录→左手推上照明回路刀闸QK2→右手合上漏开QF4(试跳闸,再合上)→观察照明回路故障现象,填写记录→左手推上刀闸QK1→右手合上单转向控制回路漏开QF2(试跳闸,再合上)→观察单转向控制回路故障现象,填写记录→右手合上Y-△控制回路漏开QF3(试跳闸,再合上)→观察Y-△控制回路,单转向控制回路故障现象,填写记录。2、停电排查故障“报告考评员,申请停电排查故障。”→得到考评员许可后,选手乙依次断开QF2、QF3、QF4、QK1、QK2、QF1→验电,“确无电压”,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填写故障原因分析→填写故障处理的方法与步骤→填写注意事项→根据观察出的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排查故障。使用万用表通路档,检查故障段的通断情况,用连接线接通故障点或取下相应的短接环→核对连接或已取下短接环的接线端子号正确无误三、工作终结验收“报告考评员,申请通电试运行”→得到考评员许可后,取下标示牌,按顺序(与第一次送电顺序相同)通电试运行→运行正常后,“报告考评员,申请停电清理现场”→清理现场。拆除所有连接线,恢复短接环→“报告考评员,工作结束。申请退场”
低压故障排除怎么入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