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汉4月26日电 (通讯员 黄成辰)马龙鹏,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团委副书记。五年前,他是华中科技大学赴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忠堡镇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长达五年的志愿生活让他彻底蜕变成长,更让他对那片土地产生了无限的依恋之情。 最近,他带领一支由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10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团以及募集到的14150元捐款回到湖北恩施开展为期5天的结对帮扶助学活动。马龙鹏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这片土地和这里善良的人们。 “小马回来喽!”一声吆喝响遍了整个镇政府办公大院。大家纷纷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办公楼走廊瞬间热闹非凡。“小马好样的,一走五年还记得咱们忠堡!”“小马没变样嘛,还是那个样子”“听说小马你回来,要结对咱们贫困学生?这太好了!”乡亲们七嘴八舌,将一个瘦高的年轻人围在中间,问这问那。 志愿队结对下乡送温暖 4月14日,江苏经研院志愿者团队抵达帮扶学校,与13名帮扶对象开展了结对活动。他们将书包、文具等用品和募捐的资助款送到学生手中,为他们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温暖。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志愿者们与当地学生深入交流,为他们讲解电力常识,和大家一起畅谈人生理想,并互留了联系方式。志愿者们还在学生们的带领下,走访了他们的家庭,与其家属拉家常、问冷暖,了解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中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第一天的捐助活动上,咸丰县副县长颜益志代表咸丰县委、县政府向江苏经研院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帮扶以及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江苏经研院作为江苏省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聚集了很多高水平人才。你们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代表着沿海发达地区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关爱,更是国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体现,本次助学活动意义重大。特别是我们的志愿者小马,离开五年之后仍然不忘我们山区,让我十分感动”颜益志说。 “本次助学活动传递着企业的关怀与温暖,也必将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帮困活动中来,共同营造全社会关爱、帮扶困难家庭的浓厚氛围”。此次志愿者团队队员刘云飞这样介绍。 平实语言传递信念和力量 在咸丰县第一中学,志愿者王颖和黄成辰为该校“火箭班”200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王颖向同学们介绍了“六朝古都”南京的城市特色,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电力系统的基本常识。200多名学生个个奋笔疾书,本子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黄成辰则为咸丰一中的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励志讲座,引爆了学生们的激情,大家积极与志愿者互动,畅所欲言。 在忠堡民族中学,志愿者和初三(一)班的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这里的孩子显得有些内向羞涩。“我觉得生活就是听天由命”。一位角落里的男孩低着头说。所有志愿者鼻子一酸并表示,“同学们,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学习!再苦再难大家也要坚持下去,20年后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不放弃的你!如果生活或学习中有困难,请大家联系我们,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随后,志愿者一行跋涉2个小时的山路,来到贫困学生家中进行探望。这位被探访的学生,一名正在读初二的小女孩母亲早已离开人世,父亲已年逾60,家中唯一的收入是屋后的几株猕猴桃树。面对这样简陋的房屋,志愿者们的内心都无法平静,一再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红色革命基地浸润理想旗帜 咸丰县下属忠堡镇是我国著名红色教育基地,是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等率领红军取得著名忠堡大捷之地。为纪念战斗胜利,该镇在过去战场遗址建起了“忠堡大捷纪念碑”。4月15日,志愿者们冒着细雨,在纪念碑前献上了花圈,并面对团旗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团誓词。 “庄严地仪式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更有理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成绩,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当时情景,志愿者许奇感慨道。 随后,志愿者来到“忠堡大捷”战斗指挥部,参观了贺龙元帅当年生活过的房间,使用过的桌椅。面对房间墙上悬挂的参与忠堡大捷战斗的一百多名将领的照片,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当地红色文化,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