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本书上读到了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七言绝句《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履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简单的28个字字面意义非常好理解:泾溪里面暗礁密布、滩险水急之处,人们驾船驶过时额外小心,十分谨慎,长此以往倒也没有听到过在这样的河段里有船毁人亡的消息,反倒是在一些水流缓慢、并无礁石的河段里,经常有船毁人沉的事故发生。
这种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在一些山区公路较险的路段上,由于安全防护措施得力、危险提示标志醒目,倒也长治久安。往往是在那些道路平坦、视野开阔的路段,由于司机和行人们放松警惕,导致各种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我想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无非有两点:前者是在危险的状态之下保持了一种警觉的心态,将一些危险或事故的苗头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换来一种安全局面;后者是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之下放松了应该保持的一些警惕,认为短暂的安全是摆脱危险局面后的一劳永逸,便将应有的防护措施、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往往这时候,或大或小的人身事故就如期而至了!
一位多年从事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老师曾说过,他所在企业里60%的设备运行事故是在大家都认为设备健康、负荷稳定的状况下无预料地发生了,而事后分析起来却是在所谓"稳定"的局面下,一些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埋下了隐患,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应该也要保持一份必要的警惕!
所以我们的安全工作不能被动,时时要高度警惕,小心谨慎;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也应该保持一份高度警觉。我们更应以一种每日自省的态度,不忘企业安全使命,为维护好安全局面献上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