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叹时光去如烟,不觉端午即到眼前,由于在外地工作端午节过得也比较简单,在湖南当地没有我们家乡那么多风俗,但吃粽子还是少不了的,晚饭后妻子把做粽子的食材细心的调配好和几个同事一起包起了粽子,看着大家饶有兴致的把一勺勺糯米装进卷好的竹叶里,并各自聊起在家乡过端午节的往事,此时此景让我不由的也忆起童年的端午节趣事,虽然仅是只言片语,但思之意味悠长。 端午像是一本泛黄的书,翻得已经卷了边破了沿儿,只是书中内容不管风雨如何的漂洗,还是粽子、龙舟、艾草还有屈原的故事只是我的家乡没有龙舟。我也没有亲身经历过赛龙舟的弘大情景。记得童年时在我们村西头有一条大河,两岸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河边的滩涂上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苇塘里有野鸭,还有优雅的白鹭……,粽子叶有多种多样,有用
竹叶的,有用波莉叶(橡树的叶子)的,有用苇叶的,我们那用的就是苇叶。
小时候,每到端午前十几天,我们就会和大人一起去采苇叶。苇塘好大好大的,望不到边,芦苇茂密,小孩子自己不敢进去,会迷路,钻进苇塘里看不见天空,孩子们在芦苇的青
纱帐里,欢笑着,跑闹着,寻找着那宝贝的野鸭蛋,寻找着那清香的菱角。大人们欢快的打着粽子叶(我们管采苇叶叫打粽子叶 ),边打边聊着,你家准备多少米,我家都要送哪些亲戚,准备了哪些豆子和红枣。幸福溢满了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 我们那有端午带荷包的习惯,端午前,姑娘和年轻的妈妈们,用多彩的花布做成精致的香囊(我们叫它荷包),戴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妈妈们还会用五彩丝线做成手链、脚链、项链,戴在孩子们身上,手巧的妈妈,还会给孩子做"五毒肚兜",所谓五毒肚兜,是在红肚兜上,缀上蝎子,蜈蚣,蛇,蚰蜒,蜥蜴等五种有毒的动物,和香囊,五彩丝线一样,都寓意:希望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当天,孩子们天不亮就被大人们叫起来,去采艾蒿,太阳出来前,要把艾蒿放在窗台上,门檐下。因艾蒿有特殊的芳香,晾干后,拧成火绳,夏日驱蚊有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