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电力专栏 信息化专栏 查看内容

华东地区第一个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工程通过验收

2014-10-25 20:52|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781| 评论: 0

摘要: 中广网宁波10月25日消息(记者刘发丁 杜金明 通讯员黄备 邵亚波)今天(25日)下午,宁波市鄞州区农网智能化综合试点项目——鄞州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这是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确 ...

  中广网宁波10月25日消息(记者刘发丁 杜金明 通讯员黄备 邵亚波)今天(25日)下午,宁波市鄞州区农网智能化综合试点项目——鄞州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这是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确立第一批3个农村电网作为智能化电网的试点单位以来,华东地区第一个通过验收的试点项目。”

  专家组一致认为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在国网公司首批三家试点工程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创新最多、质量最好、试运行效果最佳。

  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22个城市和第一批3个农村电网作为智能化电网的试点单位。鄞州供电局被国网公司列入试点单位,作为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试点项目工程,主要目标是建设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集中采集,构建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形成县级电网实时系统综合数据中心。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鄞州供电局全面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智能农网试点项目建设任务。目前该项目已在鄞州试点区域的16条线城区线路、4条农村线路上达到了全覆盖。

  实际节约成本近700万元

  试点区域年供电量约在2.45亿千瓦时左右,实现配电自动化后,实时监察能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和隐患的功能,为最短时间实施检修提供了准确的故障信息,提高了供电可靠率。试运行累计测算出来的综合网损为1.78%,与未进行智能化改造片区的综合网损3.58%对比来看,降低的网损实际收益在48万元/年左右。

  配电自动化建成后,线路故障“自愈”能力的提高,以智能配电台区与未智能化片区对比供电可靠率提高0.11个百分点和户均停电时间减少9.38小时/年来测算,供电可靠性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为1242万元。对于线路的“自愈”功能,鄞州供电局生产技术部主任李光军解释说“原来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会造成这条线路上很多用户停电,有了这种‘自愈’功能后,电网就能自动把故障点孤立起来,随即在几秒钟内恢复其他用户供电,从而大大减少停电用户的数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调控一体化,降低了线路故障率,提高了运行可靠率,减少停电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增供扩销每年提高的供电量在0.2%左右,可增收772万元。

  农网智能化试运行管理以来,由于信息采集一体化后,随着事故范围和故障判断准确性的提高,检修时间的缩短,95598用户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大幅度减少了运行管理和检修成本,运行管理成本支出每年可节约在300万元左右。

  用电信息的集中监控平台,实现了用户信息系统自动“集抄”,试点片区用户用电信息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后,可减少农电工172名,以每位农电工年支出2万元计算,可降低运行管理成本344万元。

  老百姓缴费更方便

  在鄞州区钟公庙镇万科金色水岸小区,在一楼大堂,记者看到居民拿着银行卡在电费自动缴费机上缴费,整个过程1分钟时间就完成了。这台缴费机形状如银行的ATM自动取款机类似,并有电费、电量查询、票据打印等功能。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每幢居民楼里都安装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器。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打开一只崭新的电表箱,记者看到在一排整齐的电表旁,一只如电表大小的采集器的指示灯闪烁着。鄞州供电局营销部童建东向记者详细介绍说:“别看这一个小小的采集器,它就像个‘千里眼’可以把32户居民家中每天各时段的用电数据传输到主站。有了采集器,不但省去了人工抄表,而且抄表率也更精确了。除此之外,电表是否有故障、有没有窃电、用电量异常等情况采集器都能一目了然。” 据悉,目前鄞州16条10千伏试点线路已全面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26107户居民家用户信息实现了智能收集和远程上传,准确率达99.03%。

  据了解,鄞州农网智能化建设对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降低电网电能损耗,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均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探索适应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特点的农网优化管理模式和农网智能化建设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