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4月27日讯(刘晓竹)有这样一对夫妻,年轻时,他们为电力事业奉献青春,如今,人到中年,他们依然奋斗在电力事业的第一线。他们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彼此手牵着手,在电力行业这条路上,慢慢走,慢慢老…… 世界上最贵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故事的男主角名叫唐瑞兵,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作者。1米65的个头,黢黑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理平头,话不多,一开口就露出憨厚的笑容,来自大英死海。 他1993年从绵阳水电校毕业,分配到绵竹电力公司,先后从事水电运行、火电运行、水电检修、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气安装设计多个专业,如今担任变电运检班长。 他的脚步走过电厂和变电站的仓库和机房,清平、天池山的沟沟坎坎;公司从最初的两座变电站,到现在的7座变电站,一座水电厂,他都无一例外地参与了建设和改造。他在发电机旁挥洒青春,他在输电线路下抛洒热血,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但他无怨无悔。多年来,他认真工作,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执着的事业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技能服务于群众,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普通电力人的风采。 去年4月20日正值唐瑞兵轮休,晚上9点过,他突然接到抢修班电话:“唐班长,东门变电站突然断电,还没找出原因,断电会造成绵竹市联合村以及新城数千名居民和商家停电,情况很紧急!”正发着高烧的唐瑞兵二话没说立即赶往现场,经过他仔细勘察发现,变电站内的进线电缆被烧毁。为了尽早恢复用电,他立即启动备用电源供电,并对烧毁处进行维修。当时夜已深了,天还下起了大雨,经过连续3个小时的奋战,凌晨1点多,东门变电站终于抢通,恢复了供电。回到家,已是深夜。像这样的抢修工作,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是常态。 人生中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感情。 1993年6月,唐瑞兵初到小岗剑电站,毛头小伙,有着刚从学校毕业的清高,也有着离乡背景想在外闯天下的豪情。同窗好友也有和他一起分配到小岗剑电厂的,几个男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退,也共同欢乐。然而一次集体游泳中,一位同学不幸溺水,夺走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他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浩劫。从那以后对生命沉重的思考变成了对技术孜孜不倦地追求。他学的是水电站电气设备专业,专业对口,很快他当上了班长。 1997年4月,他被调往拱星镇修燃油发电厂。故事的女主角此时刚从绵阳水电校毕业。那时,女主角长发披肩,温情脉脉;男主角瘦小稳重,优雅沉默。他们一起探讨人生,一起开垦厂房,一起设计电厂,一起计算短路电流,男主角算走了沉默,男女主角算出了火花…… 2000年,金鱼嘴电厂发电机日夜轰鸣,唐瑞兵担任电气班长,女主角是值班员。冬雪覆盖了汉旺山,女主角穿着洁白的婚纱,成为了他的白雪公主,他成了她的白马王子。进电厂的每一天,他们第一眼看见的总是“平平安安进厂,安安全全回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横幅。电厂里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平凡的日子,努力工作,塌实学习,他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抱着一份对电力事业的热情在付出着自己的青春。 2003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他的工作开始变得忙碌。他被调去了工程部,任检修班长。无数次,女儿在哭闹的时候,她给他打电话,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没有信号。因为他在山上,抢修线路。女儿渐渐习惯了对着他们的结婚照上的那个白马王子喊“爸爸”,以至于有时候他回来,女儿看着面前的“黑人”而躲躲闪闪地不敢向前。 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14岁,在女儿成长的十几年里,唐瑞兵陪女儿的时间很少很少,但是女儿并不怪他,反而对他有一种崇拜之情,女儿知道,她生活在电力之家,她以父母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为荣,她以父母是电力工作者为荣。 生活中最难的,不是相守,而是彼此的相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一天,女主角在调度部门工作,唐瑞兵还是工程部的检修班长。上午九点,他们准备好工具,上小岗剑电厂抢修电流互感器,临行时,车坏了。14点28分,汶川8.0级地震!小岗剑电厂被山体掩埋,天池变电站被山体掩埋,金鱼嘴电厂毁坏,15位同事牺牲。那天,他没上山。她为他没上山庆幸,他们还活着,他们还在一起。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他和大多数同事一起没日没夜地抢修线路,抢修设备;住山上,住帐篷;吃大锅饭,吃大白菜。那一年,他被评上了优秀员工,担任了检修专责。 2009年,8.13清平特大泥石流,他当仁不让地跑在第一线。每天,他都要去工作现场,没有上下班的区别,有时候就驻扎在清平山上,吃、住都在山上,白天,与同事在线路上挥汗如雨;晚上,在帐篷里挑灯夜读,学习新设备的性能。他凭着对无声岗位的热爱,选择了无声的执着,忘却了家庭,因为他知道,她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 2016年7月7日,凌晨两点,“当,当,当,当当当”,急促的警铃声唤醒了睡眼惺忪的女主角,她在调度部门担任调控值长,“35千伏母线单相接地,3Uo报警”“立即拉开35千伏柳鱼线561开关,将网络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查找。”……警铃声、电话声此起彼伏,用户大声的斥责:“无缘无故你们咋又停电了?又没打雷,你们咋又停电了?”95598紧急的抢修单:“你好,请接抢修单。”众多的电话中,有一个最熟悉的声音响起:“你好!我是运检班唐瑞兵,我是此次事故抢修的工作负责人……”同事们常常拿这样的工作场景打趣他们:“两口子,还在电话里互通姓名,可以省了嘛!”他们通常严肃地对同事们说:“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马虎不得!” 那些年,她常陪他读奥士特洛夫斯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人的一生可以燃烧,也可能腐朽!”在他们相识相知相守的20年里,他们都是电力工作者,他们同时选择了燃烧。在平凡的岗位,不平凡地燃烧。他们不羡慕鲜花,因为他们选择了无声战线的奉献。他们彼此安慰和鼓励,他和她始终坚持着,无论谁先回家,都会为对方点一盏灯。 在电力战线上,像这样的夫妻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约定,为电力事业奋斗到老,他们约定,当他们老了,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他们聊的是曾经一起走过的电力天路,他们聊的是曾经在发电机旁流过的汗水,他们聊的是那件蓝色的工作服,他们聊的是那顶红色的安全帽…… 搜索 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