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背马驼的方式运输施工器材 四川在线消息(梁天韵 记者 李欣忆)9月26日上午,位于大渡河峡谷绝壁之上的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完工通电,标志着历经两年、涉及全省、投资99.19亿元的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提前完工。全省5992个中心村完成电网改造升级,5113口机井实现通电,520个村实现通动力电。 在“悬崖村”古路村,运输电网改造所需的设备器材全靠人拉马驮。把一台950公斤重的变压器运到施工点,需要8个工人采用“雪撬移动”的特殊运输方式、走1.5公里又陡又窄的山路、经历43道拐、打300多个牵引桩、用坏一台绞磨机才完成,花了整整6天时间。 古路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是四川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的缩影。 “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受自然环境条件、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电网基础依然相对薄弱,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有差距,农网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新闻发言人赵芳说。 赵芳介绍,2016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意见的通知》,吹响了此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的号角。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国网四川电力编制完成《“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其中,“两年攻坚战”工程建设计划投资99.19亿元,包括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三大类,9个批次,共8254个单体工程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 “这几年来古路村探寻原始风貌、感受古路魅力的游客越来越多,最多一天能接待上千人次,但这给本就紧张的用电又增加了压力。”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说,“这次电网改造升级就好了,不管是老百姓家里用、村里搞基建,还是乡村旅游,都有了充足通畅的电力保障,给古路村依托旅游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变化不仅发生在古路村—— 在甘孜,电力工人不畏高寒缺氧、运输困难,完成35个村村通动力电和661个中心村项目建设; 在阿坝,通过机井通电工程,对农区河流提灌电源进行改造新建,实现“高原荒地变果园”的转变; 在凉山,为确保供区内贫困群众用上电、用好电,推进“电力专项扶贫规划”,完成了333个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 在巴中,完成269个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973个异地扶贫搬迁点电力配套建设,为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提供了坚强保障; ……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还计划投资75.94亿元,对4687个贫困村进行进一步电网改造升级以满足新增用电需求,确保供区内无一户人口因供电问题影响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