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电东送”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广西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电煤来源的困扰,加上自身水资源开发基本殆尽,迫使广西将寻电的目光投向区外。广西电网在“西电东送”中的角色定位也因势而变,除了原来作为电源补充和电压支撑基地之外,未来几年还将逐步变身为西电的重要受端。 “这条‘脊梁’一直够强够有力” “十五”以来,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交流电网形成了北、中、南三大通道,这三大通道均跨越广西境内。广西电网9座500千伏变电站均接入“西电东送”通道,总变电容量750万千伏安。 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广西电网都是“西电东送”南通道的电压支撑和电源补充:从云南、贵州送电到广东,平均综合送电距离约1200公里以上;而从广西送电到广东,平均综合送电距离仅400公里。广西水电资源丰富,境内水电可开发容量约1863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广西电网先后建成投产龙滩、百色、红花、长洲等水电和钦州、防城港、贵港电厂等火电。其中,直接接入500千伏电网的电源装机容量1027万千瓦。 广西电网公司营销部负责人表示,多年来,“西电东送”在广西的这条“脊梁”,一直够强够有力。 缺电形势严峻区外寻电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广西遭遇了20年来最严峻的缺电局面,无疑改变了广西电网历来在“西电东送”中的角色定位。 一直以来,广西电煤主要由三方面组成:贵州煤、海外煤、本地煤,其中90%用煤来自贵州。以2010年为例,全区约消耗电煤2600万吨,其中2000万吨是贵州煤。外省电煤政策的变化对广西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时,广西的电源点建设在2008年之后基本陷入停顿。2008年初和年底防城港电厂投产一台火电机组、龙滩水电一期工程建成后,至今再无大的机组投产。目前,广西在建电源约750万千瓦、已经核准即将开工的有56.45万千瓦,远远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需求。 据了解,根据广西经济结构特点,“十二五”期间,广西电力需求将保持在13%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全区电力需求将达1800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预计用电需求年平均增长7%左右,2020年将达到252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4200千瓦。“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分别需要新增1250万千瓦和2600万千瓦装机容量,才能满足广西用电需求。 当前,广西正全力加快电源建设, 项目包括防城港电厂二期工程、钦州电厂二期工程、北海电厂二期工程、大藤峡水电站、落久水电站,等等。但是,电源项目建设时间长,广西显然无法长时间等候。 广西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陈伟荣对记者说:“以广西GDP增速达10%计算,对电力的最低需求,负荷也要每年增加12%以上。目前,区内水电已基本开发完毕,火电建设又受制于多种因素,所以加快‘西电送桂’成为当务之急。” 西电送桂摸着石头过河 严峻的现实面前,广西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近邻水资源丰富的云南、贵州和缅甸。今年11月,广西将迎来第一批西电:贵州兴义电厂送出的60万千瓦电力。 据了解,除了已签订协议接受贵州兴义电厂的120万千瓦电量之外,广西还将争取“十二五”期间接受云南水电3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再增加接受300万千瓦,另外接受缅甸水电300万千瓦;到2021年,还将增加接受缅甸水电、金沙江下游水电各300万千瓦。区 外火电方面,除了今年接受贵州兴义电厂2号机组所送电量之外,还争取深化和扩大与贵州的煤电联营,建设兴义电厂二期工程,电力电量全部送往广西。同时,贵州盘县电厂“以大带小”项目建设,争取2014年送电广西60万千瓦。此外,还将加快推进龙滩水电站二期扩建项目,可增加约120万千瓦电力供应能力。 下一步,广西电网将结合广西负荷和网络发展水平,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接受外部电力的能力,提出分阶段接受区外电力的方案。 广西电网公司一名技术专家介绍说,广西将利用云电外送交流通道空余容量消纳云南季节性水电。“十二五”期间新增的云南金沙江中游电力以500千伏直流方式送至广西柳州、桂林消纳,贵州兴义电厂二期工程将以500千伏交流线路送至广西西部消纳。 广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姚华告诉记者:“西电送桂是变中求变,这条路子怎么走,还得摸着石头过河。但短时间内,这条路子将对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陈力玮) | 10月26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南方电网地理模拟接线图的13条“西电东送”大动脉格外引人注目:八条交流、五条直流500千伏输电线路,从云南、贵州腾空而起,横穿广西,逶迤1000多公里,直达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