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鲜有人知,在陕甘交界、渭北高原的沟壑之间,深藏着一座名叫旬邑的小城,小城不大,东西不过五六里,小河穿城而过,宁静而美丽! 北方的春天总是晚一些,独特的山间小气候,使得小城的春天来的更晚且更短暂些,以至于让人有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空错觉。静悄悄地来,又悄无声息的溜走,不打一个招呼,不多一刻留恋,也许是她那俏皮小性子使然,抱怨粗心的人们不知珍惜,故而避而不见。 忽见陌上新柳色,方知小城正逢春。小城的春天,始于西溪路上片片绿色的烟霞,千条万条缀满嫩黄色小芽儿的枝条如瀑垂落,趁着春风肆意地扭动着她那婀娜的腰肢,拂过匆匆行人那疲倦的脸庞、肩头和心田,似乎在说“春又来到,好报君知”。冬雪融化,微风不寒,和煦阳光撒在身上暖暖的、软绵绵的,打个小盹儿,伸个懒腰,在草地里打个滚儿。大大的吸一口气,去奔跑,去跳跃,去亲吻这厚重的大地,用力拥抱那空灵的蓝天,让那在身体里蜷缩了一整个冬天的运动基因和孩子气慢慢被唤醒。 走出门去拥抱春天吧,或者推开窗来邀她共住,如此好景本就不长,怎能轻顾?穿过西溪路,就来到了坝河上桥头。没有了建筑的束缚,一下子变的豁然开朗,春意逾浓,绿的、红的、粉的、白的……无边春光扑眼而来。清澈的小溪夹裹花瓣欢快地从脚下流过,留下一串串银铃般清脆的歌声,嫩黄微绿的草芽儿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名贵的绒垫,各色不知名的野花杂色相陈、点缀其间,三五只贪食的山羊悠哉悠哉的咀嚼着这久违春味,招来了一群好事的蜜蜂呼朋引伴迷醉而忘返。对岸的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生出“出门俱是看花人”的欣喜与感叹。青年人沿着河边散着步,几个老人们聚在一起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一群孩子拖曳着一只小巧的风筝笑着奔跑着,似乎要带着所有美好的愿景一起飞向蓝天,更有顽皮的男孩子偷偷地爬上树杈折来一簇油亮的柳条儿编成一顶流淌着春意的桂冠。抬头望去,猛然间发现,一片片白色的、红色的云霞笼罩住了山腰,像一团团跳动的火苗,原来那是山间野生桃树和杏树开花了。 沿着小河溯流而上,驱车二十来分钟,是一片开阔的川道,这儿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马栏。两边的红色山崖上,各种树木努力吸取营养抽芽发枝,深一点、浅一点、亮一些、黄一些的不同绿色扑眼而来,平整的田野上,大片碧绿的小麦、整块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排排简洁的农舍坐落其间,屋角飘起袅袅炊烟,拼成了一副明艳的春之画卷。几处闲置的土地上,趁着雨后的湿气,辛勤的老区人民正忙着开犁破荒、播种希望,翻卷的犁头左右摆动带出泥土淡淡的芬芳,拖拉机轰鸣的声响、山谷的风声、春燕的鸣嘀、村庄的狗叫汇成一片,像是一支奇妙的春之交响,又似乎是春天的脉搏在有力地震动! 这便是我生活的小城,一个充满乡土生活气息的地方,小城之春,可解体乏,可慰心忧,自然成趣,久处不厌。亲爱的朋友,可愿踏遍青山归来此处,停下脚步,饮杯粗茶,洗去风尘,暂歇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