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旅游團的大客車上,一直向烏蘭毛都大草原駛去,一路上滿車的人都在說說笑笑,而我看著原野、山間的電力鐵塔,陷入了沉思遐想,鐵塔屹立,銀線高懸,看上去真的巍峨浪漫,可有誰知道架設的艱難呢? 想當年烏蘭毛都草原還沒通電的時候,我和爸爸就來過一次,僅僅一次我就再也不想來了。因為沒有電,白天聽不到收音機裡的節目,晚上外面一片漆黑,想撒尿都不敢出屋,硬憋到天亮。再有,煤油燈很嗆人不說,吹滅了再點也很不方便,睡覺時有蚊子來咬也看不見,抓不著,隻能硬挺。 2011年,國網科爾沁右翼前旗供電公司開始對大興安嶺南麓地區的農村牧區電網進行升級改造,一根根電線杆架進了草原深處,牧民們開始陸續用上放心電。勿布林嘎查是烏蘭毛都蘇木最早完成電網升級改造的嘎查,這裡的牧民不再為用電而發愁之后,開始辦起了牧家樂。2011年,牧民額日敦木圖率先把自家3個蒙古包改造成牧家樂,還按照城裡賓館的標准將蒙古包裝飾一新。當年,他的牧家樂就收入了5萬多元。 旅游的時間安排得很緊密,吃過午飯我便上車向寶格達山進發。汽車向北方向行駛,這回我們看見了啥叫一望無際的草原。前方不遠處有一個放牧點,這也是我們的必賞之景。說是放牧點,其實就是一戶牧民人家。三間大瓦房,西側是羊圈和牛圈,東側是倉房,正南方幾十米外種了一些蔬菜,有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大蔥等,此時長勢正旺,煞是好看喜人。 主人熱情地擺上了奶茶、炒米、奶豆腐、奶皮、黃油,還有自制的點心,看到這些我心生羨慕,現在牧民的生活真好啊!主人帶我們到羊圈、牛圈看看,這時一件事讓我很奇怪,於是便問主人:“你這羊圈裡安監控干啥呀,怕小偷啊?”主人笑著說:“不是,這是冬天接羔時,羊圈氣溫低,為了隨時掌握羊圈的情況,便安上了監控,我們坐在熱乎的屋子裡就能看到羊圈的情景了,一點也不耽誤接羔,現在啊,牧民享福了。”這讓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國企電力人,沒有電,監控也是空白。然后,我對主人說:“有了電干啥都方便是不是?”主人又笑著說:“那當然。”並且手指著他的蔬菜地,“你看,我的菜地長得多好,如果沒有電力水泵澆地根本不可能。”聽了主人的話,我心裡真的非常自豪。 夕陽西下,我們來到了寶格達山。寶格達山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山脈,主峰高達千余米,我們今晚住宿在主峰西側山腳下的賓館,這是方圓幾十裡唯一的賓館。賓館東側正在新建純木質結構的房屋。古典與現代相結合,十分別致典雅。我看見電力工人們正在立杆、架線、接電,我又想到了我們電力人,沒有辦法,這是我的職業病。 第二天清晨,我們徒步登上了寶格達山主峰峰頂,這裡是中蒙邊界的一個哨所。我們站在瞭望台上,向北看是蒙古國,向西看是錫林郭勒盟,向東,向南看是我們興安盟,這種體驗真是前所未有的新鮮。 通過跟戰士們聊天,我們得知,這個哨所剛建時,沒有通電,夜間隻有一個手電筒,有時用柴油機發電,干啥都不方便,現在好了,通上了電。做飯有電飯鍋,睡覺有電熱毯,電燈、電話一應俱全,逢年過節就挂上大紅燈籠,高山峻嶺一派喜慶。 下了寶格達山,奔向阿爾山市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它在大興安嶺南麓,是天然的寶地,為了發展旅游事業,我們電力人“功不可沒”。我這樣想著,旅游車已經到了杜鵑湖畔。看著杜鵑湖,腦海浮現我們電力一線員工架設烏蘭浩特市直達阿爾山市的500千伏、220千伏雙回高壓線路時的情景。我們的旅游車沿500千伏,220千伏,66千伏主干線的公裡往回走,去好森溝看梅花鹿,去綠水參加聞名全國的油菜花攝影節,去察爾森參觀水力發電站……(吳慶杰) (責編:劉澤、張雪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