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已经快600天了,一篇一篇的写,琐碎平凡生活的记录,对枯燥工作的记录,对一本书的感想,对一部电影的感悟。老师建议可以出一本册子。对于出册子的可行性我没想好,一是因为自己写的是随笔,有谁会看呢?谁会买呢?成本到底有多大?这些都是问题,既然老师都肯定我。那我可以多想一步,找朋友问了一下,关于印刷,关于排版,原来都是有门槛的,最低1000到2000册,排版费用也不低。如果出册子有问题的话,我目前可以做的事就是整理。 快600篇了,按什么进行分类?工作篇、生活篇、工作篇、感悟篇、育儿篇,自己先整理出来,找人提意见,这个是现在能做的事,即便不出册子,也需要归类总结复盘。说干就干,按日期把2020年先整理出来看下效果,是按文档分,还是把文字全部粘贴到一个文本里面,问了两个人,给了不同意见,还是试吧,试出了自己满意的效果。 怎么排版?我想让它变成那种跟书一样方便看和拿,问了一下广告部的熟人,他给我录了一个视频教我方法,排版好后觉得装订是个问题,如果从中间装订,有些字就看不到了。又问了一下朋友,他说可以把边距调整一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当两个篇章整理完,发现又有一个问题,两年预览下来,一个篇章最少90多页,双面打印要五十来张。五个篇章厚度装订起来,如果是A4纸,横着的话会太厚。又问了一个朋友,他建议是不要分栏,如果太厚,可以一个篇章一个篇章装订。现在装订的方法有很多,打孔装订、胶线装订,再加上封面会特别好。下班后又开始排版,把两年的全部整理出来。多大的字什么字体多尝试几遍,终于找到自己满意的了,因为没有外网,只能拍照片给好友发过去,让他们指正一下,边距可以再调整一下,题目的字体可以再调大一些加粗一下,楷体对于有些打印机来说,字迹不是那么清晰。找了一下公司同事,给他说了下我需要打印文稿,看他什么时候方便。我过去找她,她有点为难。疫情期间,很多广告部都没开门,我先印一个看看,再追求完美,初稿基本完成,细节我需要再找人微调一下。 对于这本册子的名字,我最初的想法是慢漫曼,因为我比较慢,喜欢浪漫,最后一个慢是名字的慢,我觉得很有意境。好友提醒那个不算名字,并不好,一个人一条路,随笔也是自己走的一条路的记录,被否定,那就雪花漫舞吧,我喜欢雪花洒落下来的意境,和写的内容不符。最后有位大师级的老师给的建议是曼漫慢,名字+浪漫+生活,由浅入深,由表入里,浪漫代表性格,慢代表生活,好似认识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外表,然后了解到的是性格,再深入一步就看到了她的内心世界,名字就确定了。 整理、排版、名字,这个做起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出册子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人有时候是被自己想象的困难吓倒,而当做的时候好似穿过一个个山丘,再回头看那些走过的路,并没有想到的那么难。 只要想就去做,身边的万事万物都会帮助,边做边总结经验。封面排版按一本书的要求做目录,总序前言后记都要有。一年整理一次,慢慢精进,有些事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