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体制改革是国务院确定的农电工作三大目标之一,是实施和实现“两改一同价”的组织保证。国务院下发国发[1999]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措施。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是摆在我们县级电力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是直接关系到“两改一同价”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
回顾农电的发展历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电力公司及各网省公司对农电体制改革问题的苦苦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因受投资、产权、社会诸关系及利益矛盾等因素的困扰,改革进程步履维艰,收效甚微。“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的提出,打破了农电改革的僵局,为农电体制改革扫清了障碍,指明了方向。 “两改一同价”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是农电企业在本世纪末最后的大决战。 农电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农电企业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农电企业在体制改革的重要关头,不能简单地换“牌子”、戴“帽子”,而是要着力于企业制度创新,建立起新的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着眼于企业的组织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使农电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站改革是农电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的关键和难点。乡站改革与农网改造相比,只能提前,不能滞后。如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就会给农网改造带来一定的阻力,假如体制改革不到位,即使是把电网改造好了,也仍然解决不了管理混乱而导致的电价高的问题。所以,改革农电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实现农村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是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组织基础。当前,乡站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有三项:一是整顿农村电工队伍,取消村电工,聘用专职电工,组建一只职业化的农村电工队伍,直接抄表、收费、服务到农户;二是实行抄表、收费分离的收费制度和微机购电储蓄,推广使用抄表器抄表;三是打破村村界限,制订新的服务区,公布服务电话,转变服务方式,为农电提供优质服务。 农电体制改革是对农电企业最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三十年一贯制的老体制下形成的农电企业,固有的惰性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摆在面前的历史积淀问题,改革、改造双重任务和“同网同价”的考验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改革的形势绝不能逆转。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农电体制改革、加强农电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应该像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所说的,一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把“两改一同价”工作抓紧抓好,以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