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扎根一线二十载 情系农电心无悔

2014-11-26 10:18|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34| 评论: 0

摘要: ——记国家电网农电优秀人才、江苏灌云县王集供电所所长曾宪刚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 有这样一个人,看似微不足道,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用实际行动无声地践行着为民、务实,他用朴实的工 ...
——记国家电网农电优秀人才、江苏灌云县王集供电所所长曾宪刚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
有这样一个人,看似微不足道,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用实际行动无声地践行着为民、务实,他用朴实的工作方式诠释着群众路线的内涵。
曾宪刚,灌云县王集供电所所长,2010年度国家电网农电优秀人才,扎根农电一线20年,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虽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凭着敬业、勤奋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只要敢想  就有成功的希望
2005年前,曾宪刚还是灌云县穆圩乡供电所的一名村电工,负责老霍村的用电管理,那是候,仅是高中毕业的他,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用他的话来说,当时没有看到农电发展的情景,整天想的只是把电管理好,让村民们用好电就行。2006年,省电力公司举办农电技能大赛,县公司领导考虑曾宪刚年轻且平时好学上进,把他作为选手,准备参加大赛。当时,曾宪刚也感到自信不足,心里七上八下,认为自己充其量是个高中生,且毕业多年,以前的知识早忘了。然而,既然领导选中了我,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拼一拼、搏一搏,成功于否?只要自己尽力了,也就问心无愧。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在公司培训,还是在省农电培训基地,他都扎扎实实,不懂的知识从头学起,业务上不会操作的,虚心向教练请教。通过几个月的跌打滚爬,连续多个昼夜的勤学苦练,终于磨砺出坚强的个性和一股执着的精神,更打造出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的勇气。2007年12月份,他在全省农电技能大赛中获得2名,同时被晋升高级技师。
曾宪刚,成为灌云县供电公司农电人员中第一个成为高级技师的人,大家知道,这一路走来,包含着多少的辛勤和汗水。他就是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收获到喜悦和成功。领导赏识他,派他到白蚬供电所任所长。当有人问起此事,曾宪刚说:“只要你敢去想,敢去动手做,再困难的事,总有成功的希望。”
所长不是“官”  仅是工作带头人
曾宪刚自担任供电所所长后,感到肩上的压力一下子沉重了。有人把供电所比喻成“麻雀”,麻雀虽小,肝花肚脏俱全,供电所虽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面对工作上的种种压力,他很坦然地说:“既然领导器重我,关爱我、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负领导的厚爱,决心尽我百倍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真的感到困难重重、压力一波连着一波地袭来。特别是在创建标准化供电所期间,曾宪刚加班加点不说,昼夜不眠是常事,精神几乎崩溃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从紧张的困惑中摆脱出来,适应了各种压力,思想上也有了宽畅的转变。
“供电所长算不上是什么‘官’,公司领导派我来,就是带领大家干事的。”曾宪刚十分的谦逊的态度,也赢得了大家的依赖。在基础资料完善方面,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时常是自己动手整理,自己能做的事,从不指派给别人,晚上搞资料通常时到了深夜才休息。他的这种身先士卒,忘我奉献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所职工。在他的感召下,白蚬供电所各项管理工作有了明显提升,两个月后,顺利地通过了省标准化供电所示范窗口的验收。
扯破衣服  为了回家看看
曾宪刚埋头苦干、扎实进取的工作热情,大家有口皆碑,也受到大家的敬重。曾宪刚在白蚬乡工作,而家却住在穆圩乡,两地相距约50公里,家中还有10多亩责任田,儿子正在上学,他出来工作后,家中的一切家务事全落在妻子的肩上。曾宪刚说,有时想想,真的觉得对不起妻子,有愧于儿女,欠他们的太多了。但是作为一名农电人员,为了工作,为了服务一方用电,牺牲点家庭方面也是算不了什么。
大家都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曾宪刚有一个周末回家,经过原先工作过的穆圩供电所,同事见了,都要热情地招待他,但他说什么也不去。他说,我已经有三个星期没回家了,我得回家看看,结果把他的衣服都扯破了,但还是没有挽留下,你挣脱地跑了。为此,有人称赞曾宪刚是以站为家,他却是这样认为的,想想我们身边的同事,谁不是在为了奉献农电事业而忘我地工作,谁不是为了保证客户用好电在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能够拥有这份工作,吃点苦、受点累也值!
曾宪刚的工作思路很清晰,对所里的各项工作做到合理安排、明确责任,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都及时予以贯彻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对每天的工作实行剔除法,即在早上编制出一天的工作计划,到了晚上,检查完成情况,已完成的予以剔除,不能完成的分析原因,查找根源,作为重点实施项目,纳入次日工作任务范畴。另外,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从不推诿在给别人,从没有听到所内人员有怨言。
要想正人  首先要正已
作为供电所的一名负责人,在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客户打交道时,遇到宴请招待是常有的事,但是,曾宪刚认为:吃人东西嘴软、拿人东西手软。他由于不会喝酒,不好抽烟,这也成了他的一道天然屏障,也减轻了不少压力。然而有时为了协调工作,他还是硬着头皮去应酬。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清身自好,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
  曾宪刚认为,有些事情如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地方关系,但只要坚持原则,依法按章办事,地方部门领导还是会配合的。2012年8月份,曾宪刚调到王集供电所任所长,一天下午,某建筑包工头在六里村建房,为了尽快用电,节约开支,他找到曾宪刚,意思是不通过供电公司,先架设一条临时线路。曾宪刚通过现场勘察后,要求对方必须按业扩流程,先到供电所申请,然后按规定要求架设线路。当天晚上,这个包工头来到供电所,悄悄地将一只信封放在曾宪刚的办公桌。次日早上,曾宪刚发现后打开一看,里面是1000元现金,他二话没说,当即将信封退还本人。在用电方案通过上级审定后,他带领人员经过一天的施工,使该建筑工地顺利地接上了电源。
只要你一碗水端平,自己不存在半点私弊,员工会从心眼里佩服你,也就不存在来信来访事件。在经济方面,他一直坚守原则。按公司财务规定办事。今天春天,供电所一项施工费用到帐,他立即召开所内理财小组会议,对费用下发制定了方案,管理人员不参与分摊款项,一律按照电工的安装数量,如实下发到位,并将款项进行阳光公示,接受大家监督。很快,款项就下发到电工手里,没有引起任何争议。
有人把曾宪刚比喻成农电战线的一面旗帜,称赞他无论到哪个岗位都能干出特色,干出不平凡的业绩。2010年,他被国网公司评选为“全国农电工优秀人才”。而他却说:“我不能算是成功人士,仅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效。”
曾宪刚,这位从田野里走出来的优秀所长,通过他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他的脚下,永远是一条充满追求和希望的成功之路。
陈忠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