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五大体系
电力工程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影响电建公司承接工程及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为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更为突显。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存在着高空作业多、交叉作业多、设备运输多、设备吊装多、施工机械多、明火作业多等特点,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危险;焊工、起重工、架子工、起重司机、电工、钳工、钢筋工、木工等工种繁多,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范围广、要求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主要以《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依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全方位、全过程对电力建设工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1安全目标责任体系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业主期望及经营管理与竞争的要求,根据工期计划及工程施工状况,将工程安全目标分解为年度目标,并将目标分解至各部门、工区,结合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分解相应的指标,定期对目标指标进行监测测量,及时纠正目标偏差。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并通过与各部门、工区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班组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书,将安全施工责任落实到部门、到工区、到班组、到个人。 建立三级目标管理体系,结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施工责任制,将目标指标层层分解至施工工区、班组,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目标考核,确保工程安全目标的实现。 2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负责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成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各施工工区配备专职安全员,分包单位及施工班组按要求配备专职(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满足法律要求及施工需求。建立安全检查及安全例会制度,每月安委会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例会,每周安全部门组织周安全检查,每日安全员现场巡查,对检查发现问题按“三定”(定人、定时间、定项目)原则督促整改。成立专业检查小组,负责对起重机械、工机具、施工脚手架、施工用电等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来临前组织防风防汛专项检查,节假日前后应加大检查力度。 3施工过程安全控制体系 3.1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施工、教育先行,员工安全技能欠缺及安全意识不足是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安全培训教育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进场员工必须参加三级安全教育,经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其次,每周安排安全学习,并结合施工情况,针对各施工阶段的危险控制重点,教育员工如何做好安全控制措施。此外,根据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适时组织危险危害辨识、法律法规知识、特种作业安全技能知识等培训。 3.2安全技术措施 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编制危险源辨识并制定安全施工措施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并做好签证;危险作业必须办理危险施工作业票,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并派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3.3施工机械及工机具 施工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报特种设备管理机构验收合格并取证后方可投入使用,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日开机前做好检查,填写行车日志,使用单位须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例行保养。 物资采购或调拨进场的各类工机具,必须由物资牵头、会同质量部门、安全部门对工机具进行100%检查(或抽检),避免不合格的工机具投入现场使用;班组定期检查电动工机具,起重工具、用具等,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报废。 3.4施工脚手架 脚手架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脚手架实施“搭设申请、验收、挂牌使用”制度;脚手架搭设、拆除必须由专业架子工负责;大型施工脚手架、特殊形式和有特殊要求的脚手架要先经设计,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搭设,搭设完成后必须严格进行验收。脚手架使用单位应加强脚手架使用中的维护和检查,严禁擅自更改脚手架。 3.5施工用电 制定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使用的任何电气材料、设备都须有产品合格证,从事电气专业人员应经特殊工种培训并持证上岗;电气专业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的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法等);开关柜、配电箱应设警告标志,一、二级箱应设锁;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及危险品仓库内要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并将开关装在室外;现场施工用电必须经常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 3.6消防防火 制定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对重大火灾危险部位(气站、油库、制氢站、变压器站、危险品仓库)及防范措施、消防管理、相关的应急预案与响应有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对消防、重大防火岗位和职责应有相应的规定。定期进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如发现有重大火险隐患应进行记录并及时落实整改。在易燃易爆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经审批并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准进行作业。 3.7高空作业 制定高处作业管理规定,加强高空作业人员的教育,加强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及管理;高空存放的设备、工机具等做好防坠落措施;加强高空形成的临边及孔洞的管理。 3.8季节性施工管理 制定季节性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如雨季施工、夏季施工、沿海地区台风季节施工、北方工程冬季冰雪天气等季节性施工,加强防雨、防汛、防台风、防暑降温、防寒防冻安全措施落实。 4奖惩考核体系 工程项目应设立安全奖励专项基金,建立安全奖惩及考核制度,实现安全与经济收入挂钩。安全奖励包括定期奖励、特别嘉奖、安全施工积极分子及先进班组奖励等,安全奖励应体现重奖重罚的原则,重奖安全责任承担者。 安全考核包括安全目标考核、管理考核。目标考核主要针对安全目标实现情况,实施目标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未能实现考核目标的从抵押金中扣减;管理考核主要针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将管理考核系数与员工考核工资挂钩。 5应急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部应根据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及专项处置方案,如防台风、火灾、工伤事故、治安事件、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等;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如医疗器械、救援设备等;加强员工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演练。形成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在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要快速做出反应,优先保证人身安全,尽量将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