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安阳供电公司位于河南电网最北端,是华北、华中两大区域电网联网的重要枢纽,年售电量约120亿千瓦时,销售收入约60亿元,实现连续安全生产约5000天,并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2009年初,安阳供电公司提出了引入EAP项目的设想,并在反复考察与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思路,在电力行业率先启动实施了EAP员工心理资本提升工程,目前正在初步探索实践中。 1.缘起:电力企业员工压力增加不可忽视 作为国有企业,安阳供电公司一直以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为己任,重视员工关爱工作,每年都有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和各种福利。而EAP旨在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的目的与安阳供电公司员工关爱的定位有同向作用,这也是国有企业探索EAP项目的重要源动力。 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电力公司的员工感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压力。从安阳供电本身看,一是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司由原来的政府部门向电网经营企业转变,部分员工还存在思维惯性,一时难以适应改革带来的角色转变和新的价值观念。二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的责任事故。员工工作时常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客户对电力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已由用上电变为用好电,投诉压力明显增加,三是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客户数量成倍增加,员工人数呈负增长,工作量不断加大。四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设备、新技术广泛应用,对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压力明显增加。其他产生压力的原因还包括:工作时间不规律,长期的野外作业,企业内部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等,都让部分员工感到心理失衡,压力不断增加。 2009年,安阳供电公司在反复思索、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在电力行业内率先探索开展员工帮助计划EAP,并引申为员工心理资本提升工程。心理资本提升工程具有积极导向作用,更注重大多数健康员工的心理素质的优化,同时也包含了解决少数员工心理问题。 2.规划:项目化导入、系统化推进、规范化运作 安阳供电公司将开展EAP看作一项事关企业和谐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和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层面和每位员工。为顺利开展EAP项目,建立起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项目化导入、系统化推进、规范化运作。 安阳供电公司EAP以员工自我调试、组织协助调试和专业心理调试为工作目标,最终形成员工三种调适“组合拳”,达到分级防控的工作目的和效果。工作重点在于建立内外结合的EAP工作模式、组建多部门协同的组织体系,以及建立企业内部心理调适队伍。 3.实施:EAP战略“三步走”稳步落地 安阳供电心理资本提升工程的实施分为“三步走”的战略: 一是导入阶段。通过搭建心理调查、普及宣传、心理咨询、讲座培训、效果评估 5 个基础模块,初步构建起一套 EAP 标准管理模式。 二是推进阶段。在主营业务员工范围内试行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多经、离退和县公司员工,在做好导入期5个基础模块常规化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心检、危机预警、危机干预3 个支撑模块,初步构建起一套 EAP 提升管理模式。 三是规范阶段。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逐步形成分级服务的心理咨询方式,初步形成企业主导、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持续优化的EAP常态管理模式。 4.体验:思政创新、文化融合、企业特色 作为电力行业的EAP先行者,安阳供电公司的探索实践有着深刻的体会: 一是EAP要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EAP以互动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和引导,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作用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需要高度关注的方向和重要领域。 二是EAP要与企业既有文化有效融合。实施EAP项目要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创新企业文化活动载体,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建立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企业文化推进机制,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 三是EAP要与企业特点有效融合。电力行业有“发供用同步”、“资金技术密集”和“社会影响广泛”三大特点,工作连续性强,准军事化管理,长年24小时轮班,员工工作时常处在安全责任下的高度紧张状态。EAP要深入结合企业的这些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方法和载体,才能有效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安阳公司EAP项目导入和实施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正在不断推向深入,如何运用这一新的载体促进员企和谐,目前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EAP作为人文关怀和心理调适的有效手段,切实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优秀企业文化内涵,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员工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有形资产创造有限价值,无形资产创造无限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