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能源·电力·发展”论坛25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完善配套政策,出台促进新能源跨省区消纳的电价机制,适当提高新能源接网费用的补贴标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介绍,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多项举措支持新能源发展。截至2012年10月底,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并网风电5363万千瓦。国家电网成为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电网。截至2012年10月底,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并网光伏发电276万千瓦。今年1-10月份,公司收购光伏发电量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4%。 “我们用5年半时间实现了风电从200万千瓦到5000万千瓦的跨越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表示,目前我国对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规律和特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下一步要完善配套政策,建议对大型新能源基地送出工程,单独核定输电价格。完善现行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各类电源辅助服务的责任和有偿服务的补偿标准。建立健全用户侧峰谷电价政策,提高用户消纳新能源的积极性。 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李英表示,现行电价体系和机制不适应清洁能源科学发展的需求。建议通过电价改革,在新能源电源投资布局、电力运行环节、电力输送环节、用电环节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安排电价机制,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 张正陵还建议将新能源基地输电规划纳入国家电网专项规划,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扩大“三北”新能源消纳范围,保障全国新能源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系统运行灵活性,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据介绍,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15年抽水蓄能电站达到1556万千瓦,2020年超过3600万千瓦。 专家总结国际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指出我国电网安全经验弥足珍贵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25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能源·电力·发展”论坛上总结了国际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我国电网30多年来未发生大停电事故的经验弥足珍贵。主要在于,一是在技术上建立了可靠的电网三道防线,二是在体制上始终坚持电网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 据介绍,国网能源研究院对1965年以来140次国际大停电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北美是停电事故频发地区,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多次发生大停电事故。 张运洲介绍,国际大停电事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 ——设备故障与自然灾害是事故的最主要诱因。在140次大停电事故的初始原因中,关键设备故障原因占67次,自然灾害原因占43次。 ——系统保护等技术措施不当或处置不力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 ——电网结构“先天不足”是造成某些电网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比如北美电网由各州、各地自发自然形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电压等级较为混乱,长距离、弱电磁环网较多,存在因潮流转移而导致连锁反应的严重隐患。 ——管理体制分散、调度运行机制不畅是多起大停电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张运洲表示,研究同时表明大电网事故与同步电网规模没有必然联系。确保大电网安全运行主要取决于电网结构是否合理、安全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不同电网调度之间是否建立信息共享、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 他指出,为满足大规模电力输送和高效配置的基本要求,我国需要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强大电网。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熟及商业应用为我国大电网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加快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充分发挥大电网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将有力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