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白城220千伏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程于2010年9月6日正式开工。截至2011年2月23日,在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在改造工程涉及变电站的每一个角落、安全风险系数高的情况下,运行值班人员以站为家、精心守护,确保了白城220千伏变电站连续安全稳定运行6150天。
与时间赛跑
主人公:窦凯
现在岗位:送变电工区副经理兼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作负责人
工作体会:我们把这次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程都当作了自己的家在装修,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保质量,保安全,达标准。
谈起白城220千伏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程,送变电工区生产部主任兼变电专责窦凯总有讲不完的话。2010年9月6日白城220千伏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留给他们的时间很短,而改造任务又很艰巨,怎么才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改造内容?眼前窗明几净、格局标准的现代化变电站就是他们最好的答卷。
此次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程是与日常维护工作、大修技检工程同步进行的,本来就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确保改造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可想而知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看着户外整洁的沥青路面,窦凯深深的吐了口气。回想在铺设沥青路面的那段时间里,他们真的是与天气斗智,与时间斗勇。在进行沥青路面铺设项目时,正值金秋十月,北方微寒的天气并不利于沥青路面铺设,但是此项改造又是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内容中重要的一项。为保证路面铺设质量,运行值班人员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日,也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他们把现场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死看死守,寸步不离。尤其是为了此次改造工程专门设立的安全质量监督员老韩,已经50多岁了,本来身体就不好,却还是起早贪黑的坚持驻守在施工现场,为的就是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行事,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保护与改造同行
主人公:赵民
现在岗位:白城220千伏变电站站长
工作体会:变电站标准化改造期间,我们的确吃了不少苦头,但是看着现在规范整齐的新形象,我们心底里也甜!
赵民,一个憨厚朴实的东北人。当被问到在这么大的施工改造中,你们是怎么做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时候,他摇摇头:“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做了我们该做的工作。”说他谦虚也好,说他低调也罢,白城220千伏变电站标准化改造这样的大工程,一次设备场地改造、二次变电设备运行的同时进行室内装修改造,安全隐患处处隐藏,危险系数可想而知。但是,在变电站标准化改造期间,这里并没有出现一次违规操作,并没有发生一起人身及设备异常事故。
在白城220千伏变电站改造期间,作为站长,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身兼数职,既是站长又是值班长,不但要管理变电站的日常工作,还要守岗值班,再加上正逢变电站标准化改造,还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这无疑是给他的工作加上了更多的负担,就算铁打的身体也会吃不消,但他却坚持下来了。
在变电站改造期间,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家”。这边二次设备正在运行,那边就开始拆棚顶换窗户了,他怎么能走开?为了确保室内改造不给电网运行造成影响,改造工作做到哪里,他的保护措施就做到哪里。吃不好饭睡不饱觉成了家常便饭。终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标准的现代化变电站了,工作环境也比从前改善了很多。
工作岗位就是家
主人公:李齐
现在岗位:白城220千伏变电站值班员
工作体会:常年驻守在这里,我们真的把变电站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了,怎么会让它不安全,留隐患?
白城220千伏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的家大多数都在外地,由于值班员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很少有机会与亲人团聚,在他们心里,早已经把变电站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了。
正如值班员们所说,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就像自己的家里重新装修一样,每个人都特别用心,每改造装修好一处,他们就仔细的检查装修质量,发现不合格的地方马上与施工方沟通整改,直到完全符合标准化要求为止。
白城220千伏变电站在标准化改造期间还面临着值班人员少,巡视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可是为了此次改造工程能够圆满完成,值班员们都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在正常值班的时候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值班,倒班轮休的时候休班人员就来到施工现场做安全监护。改造期间,有来自各类施工项目的30余人10余辆车进进出出在现场,安全隐患可想而知。李齐作为现场安全监护责任人,自改造工程开工以来,就没有过休息日,从他的眼神中我们却看不出丝毫的抱怨。他欣慰的说:“看着焕然一新的变电站,看着标准化的设施,就像看着自己重新装修好的家一样兴奋,吃点苦、受点累也没啥。”(白城供电公司 李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