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能源频道从国新办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发布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减排目标定为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介绍说,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评价比较高,认为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
“我们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就考虑要顺应国际上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要占领这个领域的制高点。因此‘十二五’规划确实是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划,一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上要有一个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我们已经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即将发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解振华说。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从我们确定的目标来看,首先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这些措施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节能6.7亿吨标准煤;其次,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1.4%;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的21.66%,森林蓄积量要增加6亿立方米。
解振华介绍说,在“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使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指导性目标。“这些目标说明我们的发展是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追求零碳、低碳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采取一些行政措施,主要是实行目标责任制,采取经济的措施,主要是在价格、税收、金融、财政激励性配套政策方面鼓励企业和社会实现这个目标。 ”
“现在搞碳交易试点,通过试点争取取得一些经验,争取将来在我们国家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搞绿色低碳发展没有经验,所以我们在五省八市搞低碳试点,我们希望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将来逐步推开。”解振华说。
解振华表示,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必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还要提高全民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解振华:争取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早点出现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罗沙 吴晶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22日表示,中国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缓温室气体增长的速度,争取使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早一点出现。
解振华在此间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现在温室气体排放量确实很大,而且增幅也很快,这是事实。中国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缓温室气体增长的速度,争取使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早一点出现。
他说,世界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国家大体上都经历了倒U字形的情况,即随着经济发展,能源供给、温室气体排放在增加,但完成工业化之后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峰值开始逐步下降。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所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处在上升阶段。
解振华表示,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排放情况看,大体上都是在人均GDP四万美金左右的时候出现排放的峰值。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排放增速,不会到人均GDP四万美金的时候再出现峰值。
“我们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由‘十五’的7%左右,到‘十一五’的8.3%,到‘十二五’要达到11.4%,到2020年要达到15%,我们努力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的比重。所以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就是想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早一点出现排放的峰值。”解振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