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原则 改造后的线路应符合城区配电网的长远规划,布局合理。其供电能力、安全可靠性、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灵活性等,均应满足或利于负荷发展需要。同时应有利于通过柱上断路器或开闭所与其他线路实现联络互为备用,以提高配电可靠性。 2电缆的敷设 3.1电缆敷设的基本要求 一般的地埋电缆线路分为地下直埋电缆和在管、沟内敷设电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的敷设,都必须符合下列的技术要求。 (1)电缆敷设前后必须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MΩ。 (2)电缆芯线应采用圆套管连接。套管一般分为铜套管和铝套管,铜芯电缆用铜套管压接,铜套管为含铜99.9%以上的铜管制成,壁厚不小于1mm,长度是套管直径的8~10倍;铝芯电缆用铝套管压接,铝套管的含铝应不小于99.6%,壁厚不小于1.2mm,长度同样是套管直径的8~10倍;如果是铜芯和铝芯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并且需要对铜铝过渡接头在与导线压接前进行退火处理。 (3)在地埋电缆线路的接头和转角处必须设置手孔井或标桩,为便于维修和查勘,手孔井的间距应小于50m。 (4)在电缆沟、手孔井内以及进入控制箱、配电柜的电缆和中间接头、终端头均应配有记载电缆规格、型号、线路名称或回路号数的电缆指示牌。 (5)电缆连接的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必须密封防水。剖切电缆线是不能将电缆线芯绝缘外皮损伤。每次的电缆线路施工都应有施工的原始记录,这其中包括: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安装日期、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编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电缆线路的变动和修改,方便地埋电缆线路的查勘和维修。 (6)每次地埋线缆线路有所变动时,都应该及时更正相应的技术资料和电缆指示牌,确保线路资料的正确性。 2.2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 电缆线路的土建工程建设费用一般比较大,电缆的敷设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建设费用,所以合理规划、正确选择电缆敷设方式,是电缆入地工作的首要环节。电缆敷设方式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按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一般主要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电缆沟敷设、隧道敷设等。 直埋敷设方式,一般较易实施,具有投资省的显著优点,但因易受外力破坏、老化和事故后不易更换、敷设后无法检修等的局限,不宜在城市主干线中采用,可用于电缆支线或用户线。 电缆沟敷设较为普遍,但运行时间长后,沟盖板易发生断裂和破损不全,地面水易溢入沟内,对地面美观影响较大。 穿管敷设方式土建费用一般比隧道投资较省。路径适应性较好,适用于跨越道路和廊道困难地区,如老城区。电缆防火较好解决,防火措施投资小。但通风散热情况差,电缆载流量小,输送容量小,不利于长期安全运行。运行维护与检修不方便,不容易发现事故隐患和事故故障点,抢修困难,延长事故停电时间。排管敷设后,不能再增加电缆根数,适应性差。电缆施工难度较大。每隔50m需要一个直线工作井。工作井也存在排水问题。 隧道敷设方式通风散热情况好,电缆载流量大,输送容量多,利于长期安全运行。运行维护与检修非常方便,容易发现事故隐患和事故故障点,易于抢修,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可以容纳多回线路,适应性强不易遭受外力破坏。一般为砖混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可靠。电缆施工周期短,比较容易施工。适用于街道通直(尤其是新城区)、回路数较多、负荷重要地区。但排水问题较难解决,投资比管道大,路径适应性较差,不适用于道路跨越或廊道困难地区。电缆防火较难解决,防火措施投资大。 经过经济核算,笔者认为在电缆回路数较少,电力负荷增长较慢区域,或地下障碍物较多,负荷增长空间较小区域,如老城区,应优先考虑采用穿管敷设方式;在电缆回路数较多,电力负荷增长较快、负荷比较重要区域,或地下障碍物较少,负荷增长空间较大区域,如新城区、变电站出线应优先考虑采用隧道敷设方式。 2.3工作井 工作井是人可以经常顺利出入,以安置电缆接头、电气设备等附属部件或供牵拉电缆作业所需的小室式电缆构筑物。无论选择穿管敷设还是隧道敷设,工作井的设置和大小,对电缆施工运行和工程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 穿管敷设方式,施工检修和分支都不方便,可考虑每50m设置一个工作井,主要是巡视、电缆施工敷设、牵引时使用,考虑常用最粗电缆(300mm2电缆)裕度绕圈,工作井净尺寸宜为2.8m×2.8m,工作井底部应比最下层保护管低500mm以上。 隧道敷设方式,施工检修和分支都较方便,可只在隧道的终端、过街顶管以及需设置分接箱、环网柜的部位设置工作井,工作井尺寸也只考虑最粗电缆裕度绕圈,净尺寸为2.8m×2.8m。 所有工作井应在人孔下方设置不小于500mm长、500mm宽、500mm高的集水坑,工作井底板应向集水坑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 2.4电缆的选择及接线方式 电力电缆的品种和规格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按电缆的绝缘和结构不同,分为纸绝缘电缆、挤包绝缘电缆和压力电缆三大类。交联聚乙烯电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技术发展最快的电缆品种,其制造周期较短、效率较高、安装工艺较为简便、导体工作温度可达到90℃,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完全能满足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需要,施工时综合考虑电缆截面积和导体种类,持续工作电流,施工造价等选择出合适的电缆。 一般街道最少采用两根主干电缆供电,一根电缆沿线串接大量分接箱,然后由分接箱向各用户供电,带沿线主要负荷;一根电缆根据电缆制造长度沿线串接少量分接箱,只带沿线一些重要负荷,与环网柜联络,在事故情况下转供其他线路负荷。 环网柜一般设置在十字街口,作为主干线路联络之用,一般不带用户,普通选用四路进出线带负荷开关形式,负荷开关为三位置,可以运行、拉开、接地三种方式。 分接箱根据电气接线、沿线用户及所处位置,分为一路进线带负荷开关和不带负荷开关两种,可以满足不同环网供电方式。 电缆分接箱、环网柜体积较小,取得相关城建部门同意后安装于沿线工作井之上;箱式变压器体积较大,应考虑安装于道路规划红线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