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农电员工,老百姓信任你,依赖你,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曾孝达
“不是没见过装表接电的好手,但还没见过这么牛的!”在前不久开展的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上,一名参赛选手以“骇客帝国”般的神奇作业速度和工艺,令现场5名裁判情不自禁地纷纷凑过去“围观”。最后这名选手以优异成绩勇夺营销组第一名。他就是成都新都供电局斑竹园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曾孝达。 作为成都电业局的优秀技能人才,工作中、生活中的曾孝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1月20日一大早,记者就来到新都斑竹园供电所。 赶到供电所时,只见所里除了营业厅工作人员和一个门卫外,没有其它人。一打听曾孝达,才知道他已出去工作了。 在斑竹园的大街小巷,时常会看到一个身穿国家电网桔黄工作服,肩跨绿色工具包,步履坚定穿街过巷忙碌的背影,他就是被乡亲们称作为“咱家的电工”——曾孝达。 “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人品一流!”提起曾孝达,整个斑竹园场镇、上上下下,无不交口称赞,辖区的百姓亲切地称曾孝达是随叫随到的“电保姆”、是“咱家的电工”。 “他走家串户,风雨无阻,他随叫随到,排忧解难,一干就是10年。”斑竹园供电所所长吴晓俊说,今年35岁的曾孝达是当代知识型的农电员工,1999年毕业于成都大学计算机专业,2001年进入斑竹园供电所当了一名农电员工,由于他喜欢钻研,朴实、憨厚、内向、斯文,被所里的同事和乡亲们称为“秀才”。他主要负责斑竹园场镇及周边近5000户居民的抄表收费和户表运行维护工作。 对于这样一位大学生农电员工,更是让人充满了好奇,记者通过电话锁定他的行踪,边走边打听。 上午9点30分,通过一段足迹追寻,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曾孝达。35岁的曾孝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活的好手,壮实精干,劲头十足。但近距离接触,会发现更吸引你的是他脸上那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透过它们,你能感觉到一种内在的执着与自信。 此时的曾孝达正忙在东紫苑小区抄表,他手拿抄表器,一会儿看着电表,一会儿端详仪器,非常专注。曾孝达介绍说,东紫苑小区有855只电表,每月1至7号是抄表时间,由于当时远程抄表系统出现故障,所以现在正要补抄。自己负责的片区区域广、人口密、客户复杂,补抄的这855只智能电表的数据,主要用于台区电量统计和线损分析。 背着工具包,黝黑的脸庞,爽朗的笑声……曾孝达就这样每日穿行在街道、小区,除了察看电表读数和异常外,还要不停的“东张西望”辖区的线路情况。每次抄表结束后,他还要上门询问居民客户情况、有无用电问题。 走出东紫苑回所里,曾孝达把抄表的相关数据录入电脑,将其结果登记到线损分析表格中。记者还发现,除了工作所用的相关用具外,他还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曾孝达解释说,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他都要记录下来,空闲时就拿着这本笔记本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请教。 “每天都要有进步,要不就是落后。”这是曾孝达时常鼓励自己的一句话,他不断的努力,并不断的提升自己。从一个对电力知识一窍不通的“菜鸟”,到新都供电局的“明星”电工、再到成都电业局“优秀技能人手”,这一连串的荣誉记录着他的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奋斗的足迹。 “小曾,我家电表总表和分表合不起,相差了100多度电啊!”正在交谈之间,樟树街24号的户主沈向红打来电话,他家的电表出现了问题,请帮忙看看。曾孝达放下电话后,中断了自己手中的活路,挎上工器包,转身出门而去。 情牵百姓,有求必应,他24小时待机,随叫随到“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我来做”,只要用户求助,无论夜多深、路多远,也无论分内分外,他肯定能迅速赶到,并圆满处置。 到达现场后,曾孝达用他的火眼金睛巧识用电异常。短短的几分钟,就替用户找出了原因——由于用户的分表是租赁出去的商铺,有商铺私拉乱接,绕过了电表用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偷电!”曾孝达说。 曾孝达平均每月抄表达近5000户,如此大的抄表量,还要保证各种用电异常不能从眼皮底下逃过,谈何容易?面对记者的追问,曾孝达说,为此,他学会并掌握了一些识别用电异常的方法:一是查看表计封印是否完好,封印破损或灭失必须重点检查;二是查看客户用电量是否有空升突降现象,突升空降严重必须仔细检查;三是检查该户用电性质是否变化,主要是查看用户处房屋情况、招牌及室内设备变化等;四是对接户线和进户线及各种拐弯接头处一并巡视;五是察看电能表计有无明显异常,如表停、表面发黄、倒走、表响、卡字、液晶无显示等。 精于管理,迎难而上,斑竹园场镇的台区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 “小曾,吃了饭喝会儿茶再走吧!”“不,我回所里吃,所里食堂准备好了的,不吃晚上就得倒掉,挺浪费!”谢绝了主人的盛情,曾孝达回到所里已经是中午12点多,吃过午饭,他继续登记抄回来的数据。 在边登记边交谈中,我们继续着技能大赛的话题。 当问起大赛集训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时,曾孝达红着脸说,自己有个特点,入睡快,而且晚上爱打呼噜,常常吵得大家睡不着,大伙儿一窝蜂的把他“赶”起来,“非得要等他们睡着了,我才睡”。那段时间他常常会比队友们少睡一两个小时,当然,他也就多了一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于是静心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反复演练实际操作技能,最后做到把竞赛所需的知识全部熟记于心。辛勤的付出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大伙儿“赶”出来了个第一名。 “达哥,快请帮忙!”下午2点左右,成都市弘晨塑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何国民急冲冲的来到供电所。一冲进门就说厂里的电费不知啥原因高出1000多元来,自己的电工找了一天都找不出原因,只好上门求助这位编外的“咱家电工”。 曾孝达二话没说,拎起工具包就去了。到了塑胶厂,曾孝达迅速检查出互感器被烧坏,于是迅速更换了互感器,似乎已经全部解决了问题,但理论上又有一些解释不通,互感器不工作只能少计电量,厂里是多出了1000多元的电费呀?于是他又通过仔细分析和查找,发现电容的接触器也被烧坏。曾孝达此时的脸上才有了笑容,因为只要电容接触器烧坏,电容不工作,不能实现无功补偿,系统会自动罚款,这多出来的电费才有了出处。找到了原因,消除了缺陷,恢复了用电正常,帮助用户解了急难。 何国民很想感谢一下曾孝达,可他一分酬劳不要,甚至硬塞在他手里的几包香烟,也被他临走时悄悄放在了厂里办公室桌子上。 “义务帮工分文不取,为百姓的事儿,他有时还往里搭钱!”所长吴晓俊告诉记者,三江村六组村民贺德玉,家里有一位弱智残疾人,生活非常困难,家里没有电,了解到这一情况,曾孝达自掏腰包买来电表、导线等材料,利用休息时间为他家通了电。 “作为一个农电员工,老百姓信任你,依赖你,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曾孝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