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地方农电 查看内容

电力点亮新农村发展之路——贵州农村电网改革发展三十年

2014-12-7 09:26|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343| 评论: 0

摘要: 作者:邱跃丰  改革开放30年使贵州农村产生巨变,贵州电力在这一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贵州电网公司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己任,通过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建设与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 ...
作者:邱跃丰

  改革开放30年使贵州农村产生巨变,贵州电力在这一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贵州电网公司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己任,通过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建设与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0年农村电力发生巨大变化

  回顾过去,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难忘:1978年全省的水电站5514座,总装机容量为21.17万千瓦,单站平均容量仅38千瓦。全省农村用电量仅为1.0376亿千瓦时,占全省总用电量的3.17%。全省有23个县电网游离于国家电网之外,仅靠小水电供应部分县城,城镇,电压极不稳定,安全事故频发。广大农村地区没有通电,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电力的滞后让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裹足不前。

  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到2007年底,国家电网覆盖全省农村,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为276.65亿千瓦时,占全省总用电量的二分之一,其中农村用电量79.22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76倍。如今的黔贵大地上,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的变电站星罗棋布,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纵横交错,一排排崭新的输电铁塔和电杆伸向城镇,乡间,田间地头,2007年底,国网覆盖全省农村,实现了全省行政村村村通电,2009年还将实现全省行政村户户通电。有了国家电网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农村经济产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稳步实现,贵州电力在贵州农村全面发展中功不可没。

    农电“代管”代出一片新天地

  90年代以前,贵州农电体制复杂,有的一个县就有几种体制,形成孤立的小电网独立运营,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由于中间环节多,也是造成农村电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为了理顺农电管理体制、促进国家电网的延伸,贵州省电力工业局与地方政府开始推动对地方电力的行业“代管”,特别是铜仁、兴义、毕节三个地(州)电力公司在“代管”后,电网的建设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都大大加强,促进了许多县级地方电力企业纷纷步入行业“代管”的道路,为地方电网与国家电网关系的理顺打下了基础。

  1992年底,贵州省农电局成立,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农电工作的职能部门,由贵州省电力工业局领导。同时也加快了对县级供电企业的行业“代管”的步伐。贵州省电力工业局(贵州省电力公司)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行业“代管”模式,即以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两分离”,规划、调度、经营、管理“四统一”,企业性质、资产所有权、财税上交渠道、购售电方式、劳动工资计划渠道“五不变”为原则的县级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推动省网向各边远县延伸,打破孤立小电网独立运营的模式,促使县级电力企业融入大电网的管理。到1998年已对50个县级供电企业实行了行业代管,对农电体制改革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又有19个代管县级供电企业通过无偿上划改制为贵州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至此,86个县级供电企业中有30个成为贵州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个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6个分局、49个代管企业。同时乡镇一级的电力管理体制也基本理顺。贵州电网公司以基础管理达标为载体,全面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的水平,为农电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电力普遍服务的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改一同价”促进农电发展减轻农民负担

  1999年,贵州省电力公司为响应国务院对农电体制改革,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及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要求,对县级供电企业的代管方式上升为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并于2002年初最终理顺了全部86个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关系,同时将原乡镇电管站改制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农村供电所,农村用电管理推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规范了农村电力市场管理。

  贵州省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总投资为75亿元,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55亿元、第二期工程投资20亿元。至2005年底计划工程已全部完成,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80台,110千伏线路3547千米,35千伏变电站351座,35千伏线路5208.8千米,10千伏线路65714.75千米,低压线路120845.3千米,配变51998台。

  由于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的顺利推进,贵州省于2003年3月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农村电价大幅下降,据估算每年可为全省农民减负2亿多元。同时,经过农网改造后电能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村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乡乡通电”“村村通电”照亮千家万户

  从1993年起,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贵州省电网延伸基金,制定了到20世纪末“县县联网、乡乡通电”的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按照省电力公司、当地供电部门、地方政府各出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筹资原则,贵州省电力工业局(贵州省电力公司)从1994年开始实施“通电工程”,共投入资金32524万元,到1998年底,提前实现了全省“乡乡通电”的目标。全省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达86.72亿千瓦时,其中农村用电量达26.59亿千瓦时。

  在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基础上,贵州电网公司根据“十一五”期县级电网发展规划,投入资金67亿元,继续致力于建设农村电网,村村通电工程。2006年投入资金4.91亿元、2007年投入资金16.05亿元,继续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和村村通电工程。2007年11月15日,贵州省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年末,全省的户通电率也提高到了99.48%。

    为新农村建设再作新贡献

  “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发展主旋律之一,也是贵州电网公司农电工作的首要任务。公司将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一是全面推进贵州农电的改革工作,确保贵州农村全面发展的用电需求。二是继续深化农电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的上划为贵州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工作,彻底理顺产权关系,解决农村电网所有权与使用权长期分离的问题,整合和优化县级供电企业的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维护管理和保值增值。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投入,争取在2009年实现全省的“户户通电”的目标。四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强化农电的安全基础,进一步强化县城配网,农村低压电网,不断提高农电的供电质量和优质服务水平,确保安全稳定供电。五是全力完成电力“十一五”的各项工作,做好贵州农电“十二五”的规划,确保贵州农村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