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把爷爷系在身上——一个80后电力职工孝顺老人的故事

2014-10-11 17:37|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69| 评论: 0

摘要: 『背景资料』该文故事的主人翁叫谭希,是我的侄儿。他1981年出生,供职于郴州电业局资兴电力公司兴宁中心供电所,是一名普通的班组长。故事中的爷爷是我们的老父亲,今年91岁,儿女6个,其中有5个在外工作,一个在家 ...

 『背景资料』该文故事的主人翁叫谭希,是我的侄儿。他1981年出生,供职于郴州电业局资兴电力公司兴宁中心供电所,是一名普通的班组长。故事中的爷爷是我们的老父亲,今年91岁,儿女6个,其中有5个在外工作,一个在家务农。2009年父亲患上脑梗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虽然一直以来在家务农的弟弟、弟媳对父亲尽心尽力,但作为孙子的谭希对爷爷关怀备至,替在外工作的伯父伯母、姑父姑母尽孝,使饱经风霜的老父亲不仅在物质上、同时也在精神上得到了最大的慰籍。谭希孝顺爷爷的故事,令在外工作的亲人感动不已,也令同事及乡亲们交口称赞。

他是80后普通的电力职工;

他是工作在最基层的兵头将尾;

他代替在外工作的长辈尽孝,无怨无悔地担当起照顾爷爷的重任;

他勤奋、孝顺、风趣、亲和、重情义,舍得付出,父母、亲人、领导、同事众口一词;

他的故事虽不能感天动地,但方圆百里有口皆碑;

他就是郴州电业局资兴电力公司兴宁中心供电所的用电稽查组组长谭希。

故事之一:工作再忙,不忘回家给爷爷擦洗澡

兴宁中心供电所管辖七个乡镇,电力稽查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尤其是东江湖一带,渔民窃电现象屡禁不止,他经常晚上八、九点钟接到举报电话,不管在看电视,还是刚洗完澡,都得立即赶往现场,谭希深深懂得这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关系到国家利益、企业效益、正常的供电用电秩序及社会稳定。然而,在工作量不断加码同时,爷爷在他心目中的份量也与日俱增。尤其是2009年春节爷爷患上脑梗塞后,看着过去总是闲不住的爷爷,突然间行动不便,有时大小便都在身上,谭希心如刀绞,暗自流泪。

谭希一岁多就跟爷爷睡,直到读大学才离开,寒暑假回家,还是跟爷爷挤一张床,睡在一头,因此对爷爷的感情最深。谭希只要在家,都会把帮爷爷擦洗澡作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贪玩是年轻人的天性,谭希也不例外,有时下班后跟朋友一起喝点小酒,娱乐娱乐,可到了九点多钟必须回家一趟,给爷爷擦洗澡。朋友都知道他的习惯了,不好挽留,只能由他去。爷爷也习惯了孙子为他擦洗澡,再晚也会等。谭希经常下乡,有时吃了晚饭才往回赶。爷爷就会坐在电视机前的挂钟下,十点钟还没有回来,就要儿子媳妇打电话,谭希接到电话总是这句话:“好,我马上回来!”有一次抢修,谭希从电杆半腰摔下来,好在电杆底下都是茅草,没摔到筋骨,但手上脚上都划破了,鲜血直流,可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忍着疼痛给爷爷擦澡。久而久之,爷爷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他也成了爷爷的希望和寄托。

故事之二:坚持数年为爷爷理发

2005年,84岁的爷爷大病一场,到郴州人民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月。出院后,谭希带爷爷到理发店剪了一个头发,有所用心的他不断与理发师搭话,问这问那,还时不时递上一根烟,逗得理发师很是高兴。原来,谭希在想,爷爷年纪大了,去一趟理发店不容易,有时还要排队,路上又不安全,干脆自己给爷爷理发。20出头的他,从未给人剪过头发,做起来还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他多次跑到理发店学习师傅的理发技巧,还买了电动推剪刀和剃须刀。从此为爷爷理头发,至今已坚持六年。爷爷每次出门,尽管头发不长,也会帮爷爷把头发整理一下,把胡子刮干净。每次理发,谭希都风趣地跟爷爷聊天,开玩笑:“爷爷,看上去最多70岁,哪像个90岁的人啊,胡子刮了还显年轻,活100岁没问题。”爷爷听了很是开心,嘴角时时泛起愉快的笑意,有时还哈哈大笑起来。看着爷爷高兴的样子,谭希又幽默地说:“现在可好了,不仅节约了几块理发钱,我还学到了一门新手艺。”

故事之三:背着爷爷骑摩托

这是一张普通却有着独特视角冲击力的照片,谭希背着爷爷开摩托车去医院打针,虽然路途只有二公里远,但道路狭窄、坑坑洼洼,快到医院时还要经过熙熙攘攘,人群密集的闹市,生怕爷爷坐不稳摔下来,于是谭希特意把两块长围巾扎成一条结实的腰带,上摩托车时把爷爷的身子紧紧地捆在自己身上。谭希每次带着爷爷上医院路过街道时,所有的路人都会以新奇的目光注视着他——花色的腰带?熟悉的老人?爷孙俩捆绑在一起……?成了这条古老街道最亮丽的风景。看到此情此景,大家都感动不已,赞叹不已,羡慕不已……

谭希带着爷爷去打针,已不是一次、二次,也不止一年两年。2005年爷爷生的那场大病令谭希刻骨铭心。那天下午六点半钟,爷爷进了手术室,谭希和亲人们焦急地守在手术室外面。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谭希一直含着眼泪在在手术室的门前不停的渡来渡去,时不时看看手表,时间在一秒一秒的跳动,心在一秒一秒地煎熬,“保佑爷爷手术成功”这句话在内心呼喊了千万次,漫长的三个多小时,反复像走了一个寒冬。也许是亲情的力量,也许是爷爷超强的意志力,一个月后,爷爷奇迹般地出院了,而另外两名患同样病、年纪比爷爷小很多的患者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从此后,谭希对爷爷更是多了几分关爱。出院后不久,爷爷牙疼,为了省钱,非要去一个路程较远的私人诊所打针。当时的爷爷走路没问题,不需要别人陪,可谭希硬是要陪着去,爷爷坚决不肯,要他忙自己的去,谭希跟了几步,又把谭希赶回来。谭希无奈,只好往回走。可谭希不放心,爷爷毕竟85岁的人了,到卫生所也有好几里路。这时,谭希走另外一条路,提前赶到卫生所,躲在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等爷爷。看到爷爷来了并故意说:“同志,看病往这边走。”“谢谢你啊,同志。”“不用谢,都是兴宁街上几个人。”爷孙俩一问一答,最后还是被爷爷听出来了,“要你不要来,我找得到!”爷爷放开嗓子训了孙子一句,心里却不知有多高兴。

2009年春节,爷爷患脑梗后,几乎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到医院打几天的针,家里离医院虽不远,但爷爷行动不便,无法走过去,小车又不能开到家门口,于是谭希就想出这个办法。凡是打针那几天,上班前把爷爷送到医院,下班后直奔医院,背着爷爷骑摩托回家。其实,家人挺担心的,怕万一摔下来就不得了,可爷爷相信孙子的开车技术,更相信只要跟孙子在一起就有安全感。谭希还时不时给爷爷开玩笑:“爷爷,小时候你背我,现在该我背你了!”

故事之四:爷爷想吃什么?我给你弄

爷爷患病后,味口不太好,有段时间只吃点稀饭,谭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天出门前都会问一声:“爷爷想吃什么,我给您弄来。”“你妈妈会给我做,在外把工作做好就行。”爷爷不想要孙子太操心。可谭希却把这事一直放在心上。

每次在外面吃饭,不管在乡下,还是在街上的酒店,看到桌子上有什么新鲜菜,口味好的菜,爷爷没有吃过的菜,他会带一点回家给爷爷吃。有时带两个水饺,有时带一个鸡腿,有时装一点煲得好的汤。有一次在酒店吃饭,发现桌上的鹅肉特别好吃,就向服务员要了一个饭盒,带了一小碗回家,爷爷那天比往常多吃了好多饭,谭希心里很高兴。

其实这样做需要勇气,中国人爱面子,特别是年轻人,酒桌上饭菜再多,宁可浪费也不好意识拿走,谭希何尝不是这样,他也是个好面子,任何事情都宁可自己多吃点亏的人。可为了爷爷,他愿意放下面子,放下尊严。后来,同事们都理解了谭希的心思,每次有点好吃的,都会主动要谭希拿点去给爷爷吃。其实,爷爷也吃不了多少,但孙子的这份心意足可以让他欣慰一辈子。

谭希经常下乡,看到什么野味,如麂子肉、野猪肉、野兔子等,再贵也舍得买。有一次,买2斤麂子肉花了100元钱,拿回家后妈妈很心痛地指责他:“这样乱花钱,可以买八九斤猪肉了。”可谭希说,爷爷年纪大了,只要他能吃的再贵也不要省。妈妈明白了他的心思,再也没说什么。2010年春节前在碑记下乡,他看见一农户在宰牛,他想起有人说过吃了牛蹄筋有强筋壮骨之功效,对腰膝酸软、身体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于是冒着严寒在那里等了两个多小时,把人家一头牛的四只脚全买回来,一到家就拿给爷爷看。“一次买那么多干什么?我也吃不了。”爷爷高兴地训斥道。“慢慢吃,吃了有牛劲,您又可以下地干活了。”逗得爷爷直乐。

故事之五:节假日亲自掌厨

谭希知道爷爷身体好时很会做菜,家里来两三桌客都能应对。现在爷爷不能动了,这份责任似乎当然应该由他来担当。谭希没刻意这么想过,但他从小喜欢到厨房帮忙,慢慢的,几个菜做得像模像样。来了客人,几乎都是他当大师傅。

节假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爷爷最期盼的日子,特别是重要的节假日,在外工作的儿女及孙辈们都会回来,二十多人陪他一起吃饭,很是开心。谭希很懂爷爷的心思,每一个节假日到来之前,谭希都会给在外工作的亲人们打电话,说爷爷很想你们,盼望您们早点回家。同时,他开始张罗,早早地把菜买回来,并亲自配菜、切菜,掌勺,忙了早餐忙中餐,忙了中餐忙晚餐,从早忙到晚,可在谭希脸上看不到半点怨言,总是笑呵呵的对大家说:“菜不怎么样,但要吃饱、吃好。下餐想吃什么,我给大家弄。”大家都夸他菜做得好,连姑姑、伯母都到厨房,争着给谭希当下手,希望能学到一点做菜的手艺。谭希还时不时风趣地调侃爷爷:“做不好怪您老人家,哪个要你不早点教给我啊!”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每次吃完晚饭,由于大家兴致很高,总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大家毫无顾忌,放开嗓门,有时独唱,有时大家跟着一起唱,最后,爷爷总会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首毛主席语录歌高声唱出来,谭希帮着爷爷一起唱,大家兴奋地站起来长时间鼓掌。这样的家庭歌会,尽管没有主持人,尽管唱得不专业,尽管有的唱起跑调,但这种亲情满屋、幸福满堂的氛围让爷爷乐不可支,让每一个在外工作的亲人回味无穷。

谭希对爷爷的孝顺,不仅使爷爷生活上得到了周到的伺候,更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和温暖,能时刻感受到儿女及孙辈们的孝心和关怀,时时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也正因为如此,几次大病,高龄的爷爷都能与死神搏斗,一次次创造生命奇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