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变革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纪实 姚雷 2011年12月22日,2011年度(第八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在美国纽约揭晓。中国内地共有21个品牌入选,其中,国家电网(State Grid)位列第82位。品牌的背后是底蕴。对品牌的认可,是对企业实力与价值的双重肯定。 一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尽最大努力缓解缺电地区的压力,国家电网跨区、跨省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公司实施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再次凸显。虽然困难大、挑战多、任务重,但进步快、收获多、成绩大,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托举着促进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经历了一场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创新,书写了一部自我超越的历史篇章。 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突破 2011年底,华中地区再次面临因枯水、缺煤导致的缺电问题。12月16日,随着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特高压跨区配置电力资源的优势显著发挥,华中电网存在的地区性、季节性、时段性电力供需矛盾得到大幅缓解。 这一工程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建设的,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 2011年初,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全面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构想,正是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持的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和勇于创新。在这一宏伟蓝图下,各级电网建设快速稳步推进。 2月28日上午,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实现双极投运,从而开辟了我国西电东送的北通道,有效缓解了山东的用电紧张状况,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0月19日,皖电东送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目前,工程现场建设有序推进,四站场平工程完成过半,线路基础完成约10%。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突破的另一重要标志是青藏联网工程的投运。12月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青藏联网工程提前一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工程创造了世界输电工程建设的新纪录,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的缺电问题。 这一年,电网智能化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步。12月2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在河北省张北县建成投产。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自主研发建设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天津中新生态城、750千伏延安智能变电站等一批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竣工投运;推广智能电能表;编制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标准体系,在北京、苏沪杭、青岛、哈尔滨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工程。 “在智能电网理论研究、试验体系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必将为中国的能源产业和世界智能电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表示。 这一年,不论是大力实施区域骨干网架建设,还是全力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国家电网公司都致力于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工艺水平。 这一年,国家电网公司220千伏及以上线路优质工程率达到80%。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12月27日,两项工程双双入选“国家优质工程奖30年经典工程”。 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电网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必然要求公司发展方式与之相适应。 2011年,重庆电网在“十二五”投资增加51%的情况下,基建管理人员却减少了17.92%。秘密何在? 就在于对“五大”的践行。2011年1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确定江苏、重庆成为开展“五大”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单位。一年时间,大刀阔斧的改革带来了企业自身生机的焕发。广大干部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对事业的忠诚和坚定的执行力,在“五大”体系建设中砥砺奋进,乘势而上。 12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江苏南京召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宣布2012年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改革创新是公司“十一五”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大动力。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立适应现代公司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一个大手笔就是初步建立了总部和分部一体化运作格局。 10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各分部的协同办公系统顺利完成一体化运作调整优化,在总部一级部署的各分部协同办公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该系统成为率先全面完成总部分部一体化运作调整优化的大型信息系统。 “着力解决本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自转’倾向,打造管理科学、服务优质、协调顺畅、追求卓越的华中分部。”10月24日,华中分部印发文件,明确自身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国际化是“两个转变”的重要内涵,是公司提高管理水平、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2011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全局出发作出决策,在美国、俄罗斯、欧洲、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驻外办事处,推进国际化业务。 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涉及国家电网公司辅业单位121家、在职职工12.6万人、离退休职工9.2万人。国家电网公司坚决拥护、积极支持改革,全力以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阶段任务。 这一年,在内部管理上,国家电网公司还积极克服货币政策调整、国内通胀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提升经营绩效。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持续深化。规范网省公司、直属单位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规范农电用工、薪酬激励保障管理,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财务资源统筹,财务管控和价值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编制基建标准成本并开展试点,财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面向“十二五”和更长远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继续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勇于变革、大胆创新、百折不挠,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11年12月16日下午,江西南昌经开区供电公司邀请20位行风监督员和20位大客户代表走进国家电网。“用电方面从没犯过愁,抢修及时、服务主动,提供上门送发票等特色服务”、“电力公司能急客户所急,真诚服务企业发展”、“电力公司施工过程规范、施工质量很好”……与会用电客户代表对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工作赞叹不已。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新修订的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和调度交易服务“十项措施”,动员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动供电服务再上新台阶。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你用电、我用心”,不断深化“四个服务”,涌现出了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等一批先进集体和“电力雄鹰”吕清森、“不倒的铁塔”江小金等一批先进个人。公司被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重点联系单位,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做好国家电网人吕明玉连续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 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民生工程的加快推进。这一年,总投资192.5亿元的四川藏区电网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在新疆,新疆电力公司2011年投运的首个电力民生工程——35千伏白杨河输变电工程于6月顺利投运,从而使1600多户、7000多位哈萨克农牧民用上了放心电。 在电网保障有力、服务优质到位的基础上,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负荷屡创新高、部分地区供电持续紧张、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不利情况下,保证了电网安全和电力有序供应。今年以来,美国、韩国、智利等国家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中国国家电网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并圆满完成了纪念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重大保电任务。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多方面努力,积极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2011年4月27日,山东省17个市公司全面完成了节能服务小组组建工作,山东省节能服务网络初步建成。类似这样的工作,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全面展开。一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认真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使公司节能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获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2011年,公司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荣获“201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蝉联“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二名。公司系统21个单位、32名员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55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