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科技部有关人士透露,智能电网等六大高新技术研发将获巨额资金支持,而“加强智能配用电技术的研究,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建成一批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等,是“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目标。农网智能化,特别是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的实施,与这些目标紧密相关,它不仅将改变农村地区用电面貌,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将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普及积累经验。
天津静海智能农网编织农村幸福生活
11月15日,天津静海满井村、团泊新区的村民成了媒体采访的热点——刚刚通过验收的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使得静海农民在全国农村地区率先用上了智能农网输送的电能。在耳闻目睹了静海农民的智能用电幸福生活后,来自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同行均对记者表示,尖端科技设备的应用、绿色能源的接入、各种人性化系统的开发,使得静海农村电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确实为当地农村电网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丰硕成果。
新技术助力农村发展
“实现申报专利5项”“制定技术与管理标准45项”……记者从天津市静海供电有限公司获悉的这组数据表明,静海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代表性和较强推广价值。
记者在静海大邱庄供电营业所看到了项目成果之一——《农网可视化管理系统》。据介绍,这一系统可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将配网设备的图像实时上传电脑,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观察到各地电网和设备运行情况,为线路巡视、事故抢修工作提供了便利。统计数据显示,系统应用以来,当地配网事故率较应用前下降35%,平均抢修时间缩短了25分钟。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整合应用,静海电网设备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电力供应基础。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智能配电台区的建成,使配电台区达到信息化、自动化的要求,实现台区智能化自管理、经济可靠运行,并具备智能可扩展能力,具备扩展台区与主站、台区与用户间的双向互动功能,为未来实现台区内用户用电情况实时跟踪分析、满足需求侧响应要求创造条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提高了电量采集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负荷和低压线损管理水平;智能终端箱和有载调容变压器的使用,彻底解决了农村的低电压现象,使农民用上了放心电。
农村智慧生活更加幸福
在静海县王口镇村民王爱生家中,40寸的大彩电显得格外醒目。这位曾因电压过低而打过两次投诉电话的村民,对现在的用电状况竖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以前一到夏天,家里的空调、电扇就成了摆设。现在村里的电网进行了改造,再也没有出现电压过低的现象。“而且村里还换上了智能电表,用了多少电,剩余多少电费一目了然。要是一次多存点钱,就再也不用月月去交电费了。”他说。
天津市金亿德钢铁有限公司坐落在静海县中旺镇,是一家年利润超过2000万元的中型钢铁企业。“一开始我们准备在静海开发区建厂,主要是觉得城区在用电方面有保障,由于城区地价太贵,我们才选择在村里建厂。没想到,这步棋走对了,不但节约了建厂投资,用电更是没问题。”该公司总经理刘树峰说。记者了解到,2006年,静海地区钢铁产量为1000万吨,2009年达1255万吨,截至2011年10月,钢铁产量已达1770万吨,农网智能化建设在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控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海县副县长王亚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05年到2010年,静海县国内生产总值从83.5亿元上升到236亿元,年均递增23.1%;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6692元,达到现在的11170元,年均递增10.8%;静海还跻身全国百强县,这些都与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
据了解,截至目前,静海已建成120座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实现了配电台区配置标准化、结构规范化和功能智能化,并安装了1万块智能电表,实现了试点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和互动化。此外,还建设了24小时自助互动营业厅、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及智能家居展示厅。智能电网和电气化建设彻底改变了静海的用电环境。
陕西蒲城智能让用电更可靠服务更贴心
下了西蒲高速,阴沉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但下车后还是感觉到微风中透着寒意——“这两天天气不错,很利于干活。”同行的田肖野对记者说。田肖野供职于陕西蒲城电力局,是蒲城农网智能化项目建设的具体负责人。
蒲城智能农网的“前世今生”
行走在蒲城县,越发能感受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南平原、北丘陵、中坮塬”的地貌特征。田肖野说,不仅蒲城地貌具有典型性,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蒲城区域电网负荷特性明显,点多线长面广,城乡差别大,具有农村电网的典型特征,在中西部地区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开展蒲城农网智能化试点工作,对于探索中西部农网智能化典型建设模式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早在2007年,我们就提出了农村‘数字化电力’的概念。”蒲城电力局副局长王斌回忆说,“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不够规范,但却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思路不谋而合,当时就引起了专家们的强烈兴趣。”
2010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确立蒲城电力局为第二批智能电网综合试点单位。作为综合试点项目,蒲城智能农网试点包括了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用电信息采集、农网统一数据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四个单项试点。2010年12月29日,蒲城东陈供电所政府变台区智能监控终端及300块单项智能电度表等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标志着首个综合智能单元建成并投入运行。
目前,蒲城已率先采用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实现实时运行数据统一采集与集中处理,消除实时数据层面“信息孤岛”,为业务优化提供了信息支撑。
电能更优质用电更便捷
记者在一个配电自动化设施安装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将设备从地面吊起,安装在到两杆之间的平台上。“这个开关是我们新加的,杆子今天上午才立好。”田肖野指着平台上已经安装好的设备说,“那个是ABB的断路器,相当于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正在吊起的是配电终端,负责保护和通讯,相当于变电站的二次设备。”
这仅是蒲城城区内智能化开关安装的一个片断,田肖野介绍说,在为期五天的自动化设施安装过程中,将更换并新装36个智能化开关,覆盖县城全部的9条线路,“这将使城区的供电线路得到更加合理的分段,供电可靠性将大大提高。”而蒲城全县所辖范围已划分为138个智能化台区,将通过智能电表采集每户的用电信息,再通过光缆汇集到电力局数据中心,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和信息传递。
智能化正通过这些举措深入到每家每户。在蒲城,普通农村居民“足不出户交电费”不再是梦想,手机、互联网等都能够实现自助交费功能。而对于以厂矿和企业为主的动力用户,智能化还意味着更加优质的电能:智能台区之中将包含很多即插即用的元件,可以治理三项不平衡、无功功率补偿等问题,从而使电网的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线损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电更可靠,服务更贴心。”田肖野说。
新技术带来广泛社会效益
对于农网智能化项目在电网中的实际作用,王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项目建成后的信息中心就像河流上的大坝,各个终端所采集到的信息像水流一样汇集到信息中心,通过的整合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应用。就像被大坝蓄积的水流一样,该灌溉的灌溉,该发电的发电。”
这些作用包括广泛的社会效益:试点工程的运行提高了对农网故障的反应速度,减少了停电机会及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了政府和社会对供电企业的满意率;试点工程实施以后,通过采集终端的监视、控制功能,自动执行监视、控制任务,及时发现未执行错峰、避峰措施的用户并进行纠正,实现了全方位的有序用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安全可靠用电,减少了因拉闸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此外,试点工程节能减排和环保效益突出:高效的电网可有效降低配电网线路和设备损耗,释放电力系统的输变电容量,节约煤炭,减少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从智能电网应用普及角度来说,蒲城农网智能化工程还为管理模式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积累了经验。”田肖野说。
浙江鄞州畅享“智慧”用电新生活
从10月25日起,浙江宁波鄞州2万多户居民就正式跨入了“智慧”用电时代。
鄞州是国家电网公司确立的第一批农网智能化试点单位,作为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试点项目工程,鄞州农网智能化建设项目包括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集中采集、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记者了解到,通过试点项目工程,鄞州农网线路故障“自愈”能力明显提高,平均每户人家每年的停电时间可以减少9.38小时。目前,该项目已在试点区域的16条10千伏线路上达到了全覆盖,惠及2万多户居民。
享受“足不出户”的便利
鄞州供电局生产技术部主任李光军带记者来到钟公庙镇一个小区,向记者介绍小区新安装的自助交费机:“小区居民输入账号密码,就能全天候刷卡交电费,这样既方便又安全,此外,这台机器还兼有电费、电量查询,票据打印等功能。”小区居民王小姐亲身体验了这一服务的便利——婚期将近的她,由于忙着装修婚房,忘了按时交电费,担心因此停电造成装修停工,自助交费机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了这台机器,就像在家门口开了个24小时供电营业厅,这也方便了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她说。
鄞州供电局营销部专职童建东介绍说,“足不出户”能交费只是农网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之一。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区共有16条试点10千伏配电线路,覆盖智能台区254座,213台用户专用变,26107户的低压用电户。在试点小区内,每一幢居民楼里都安装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器,一只采集器可以采集32只电表的数据。“小小的采集器就像‘千里眼’,可以把32户客户每天各时段的用电数据传输到主站,不但省去抄表的人力成本,而且更为精确。除此之外,通过采集器,电表故障、用电量异常等情况都能一目了然。”
可以“遥控”的生活
李光军说,在农网智能化试点的基础上,鄞州供电局正在进行光纤到户、智能家居等方面的探索,通过这些项目进一步发挥智能电网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描述了鄞州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蓝图: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全部应用后,自家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用电量在网上都能一目了然;在不远的将来,用户甚至能在户外使用手机作为遥控器,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时间。
李光军解释说,电力线路不仅具有输电功能,还可以传输信息。智能电网发展和普及到一定阶段时,家中可以装上通信插座,只要将电器连接到这个通信插座上,所有的电器就都在用户掌握之中了,甚至只要手机能上网,随时随地都可以远程遥控家用电器。(王明晓 金振文 王建强 浮婷 邵亚波 郑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