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线路,一台台变压器,像一本"活字典"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像待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这些无言的设备,用心、用情点亮秦岭北麓华夏金城的村村寨寨。他就是潼关电力局抢修班班长刘永亮。 作为一名"兵头将尾",首先应是优秀的"兵",方能成为合格的"将"。他说其实班长不是官是"管",要想管好别人,自己先要管好自己。为了尽快适应岗位,他潜心钻研业务技术,他深知每一项技术和本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通往知识无捷路可走。多看书、多收集资料、多作笔记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节假日,办公室灯光下留有他刻苦学习的身影。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函授获得陕西理工学院电气技术专业毕业证,渭南供电局技术比武获得全能第二名,并被渭南供电局评为优秀班组长和劳动模范。 安全是天,制度是山。永亮结合抢修工作实际,完善抢修流程、现场安全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和停送电制度。对每天开出的工作票、操作票、危险点分析及三措,他都要严格细致的把关。对每一次抢修或施工方案,他都要事前亲临现场勘查,想办法、出点子,制定切合实际的抢修或施工方案。他积极参加局远程集抄、配电地理信息和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与整合,为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抗洪救灾中,为了第一时间发现设备隐患受损情况,他和队员们冒着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低一脚高一脚行进在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当发现从南山奔腾而泻的洪水使鱼花屯水库的水位超过警戒线时,他立即向县有关部门报告。又带领队员在坝面架起一千米的临时照明线,并安装两台移动探照灯。经过一天一夜的军民奋战,威胁水库下游的陇海铁路线险情排除了,付县长王根娃伸出大姆指说:"国家电网人,好样的!" 完整的节假日对于永亮来说是个奢望。只要哪里出了电力故障,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他都要及时赶到。去冬今春潼关地区没下过一场透雨,全县都投入到抗旱灌溉之中。4月19日9时许,急促的电话传来十里铺、东里和南头三个抽水专用配变故障停电。故障就是命令。永亮不顾连续几天农网改造施工的疲劳,立即组织人员兵分三路投入到抗旱战斗之中。在这节骨眼里,电话里传来母亲微弱呼救声。亮,快回来,你爸病犯住进这了县医院。他懵了,赶紧给妻子回电话说让她先到县医院照料,他也清楚妻子她娘家妈也在住院。 下午2时许,三处电力故障已排除。电通了,哗哗的清水流进干枯的麦苗地。这时他才想起病在医院的老父亲。当他踏进病房看见妻子正在给父亲擦洗身子时,他眼睛湿润了,脱口说了声"谢谢!"。妻子笑着说"你爸我爸都是爸,谢哈哩!" 这就是刘永亮,用汗水写就责任和坚韧,辉煌也许就在这坚守中默默奉献,平凡之中谱写着一曲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劳动者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