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9日,陕西南部普降中到大雨,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山洪决堤冲毁农田、河堤、村落,昔日柔美秀丽的秦巴汉水立刻换了容颜。 此次暴雨共造成安康供电局经营区域内10千伏线路11条停运,涉及12个乡(镇),193个村,停电台区412个,停电户数21943户。10千伏线路倒(断)杆24根,受损线路3.5千米、配变9台,0.4千伏线路倒(断)杆288根,受损线路35.93千米,配电室滑塌20座。给电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92万元。 安康供电局员工奋力抗击暴雨、洪灾及次生自然灾害,只为第一时间为灾区恢复供电,为抢险救灾、恢复家园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在抢修现场,他们用责任和忠诚在秦巴汉水间谱写出一首首装满爱的旋律。 一份特殊“安全”保证书 7月5日13点20分左右,暴雨如注,110千伏小河变电站10千伏茅坪线1号柱上油开关突然跳闸,小河镇、桐木镇、仁河镇等三个乡镇顿时停了电! 7月3日洪峰通过时,茅坪线1号柱上油开关与小河供电所之间的那条河平日只有3米的水位一下暴涨至6米,浑浊的河水咆哮而来,河上的便桥霎时被冲走,接河两岸的大桥正在修建,河里依旧浊浪滚滚,就是当地水性最好的汉子也不敢贸然过河。 怎么过河?怎样快速恢复三个乡镇供电?小河供电所的抢险保电队员们不由得发起愁来。供电所所长汪顺利带着4名保电队员在河边反复勘测渡河方案,当看到横跨河道供修桥应急通行使用的那条20多米的钢丝索道时,汪所长紧锁的眉头绽开一丝笑意,他迅速与承建方陕西利立路桥有限公司小河大桥项目部联系,想借索道来用用。但这唯一可行的渡河方案时却被建桥项目部坚决反对。用这钢丝索道过河必须用滑轮在高空滑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看着不停歇还在下着的雨,汪顺利所长耐心的和项目部的人不断解释,他说:“河对面的三个乡镇有27000人等着用电,群众们抗洪抢险自救也离不开电啊,我们会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全渡河”!并一再强调会负责自身安全。看到这么执着的供电员工,建桥项目部的负责人摇着头勉强同意让供电所抢修人员过去,但前提是渡河人员必须写“安全”保证书,万一出了任何事故,与项目部无关。 王所长一边写着保证书一边对队员们说:“我带一个人去监护就行了!”“我去”“我也去”郭元斌、吕海峰、陈文科、熊先胜等4名抢修队员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大喊道,抢过保证书来纷纷签名。他们用登杆保险绳挂在索道上,使用铁笼和滑轮迅速安全的滑行,就这样,郭元斌滑过去了,陈文科滑过去了,一个接着一个……,到了河对岸,大雨没有停息的意思,雨水钻进雨衣的间隙很快打湿了每个人的衣衫,大家互相扶搀扶着,沿着泥泞的河堤一步三滑的走了1公里,检查开关无异常后,队员们兵分两路开始查线,“找到了!”十几分钟后,陈文科大声叫起来。离开关2百米开外,一棵树垂倒在电线旁,一个细枝搭上了线路,队员们齐心协力拖走树枝,检查完线路再无别的隐患,合上开关,14点40分,三个乡镇恢复供电。 一个“不回家”的人 7月4日,是旬阳县小河供电所防汛形势最紧张的一天。雨不停的下,河水不断的上涨。 小河供电所值班员周康学专注的监视电脑上局网页和县政府网站不停更新着雨情和汛情,值班电话就放在他手边,23个村组供电包片负责人正常情况每小时汇报一次,出现险情时随时会有电话进来,隔5分钟没电话进来的话,他就会拿起话筒检查电话是否畅通,灾情出现时,必须确保讯息通畅,这就是生命线啊! 早上11时左右,他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是他妻子打来的,妻子在电话里哭说:“老周,快回来看看吧,你都2天没回来了!家里都成啥样了?!早晨8点多,门被洪水冲坏了,水夹杂着泥石流一下子涌进了屋里,很多东西都被水冲走了,刚进回来的30袋面也泡水了,没用喽!而且水还在持续上涨……你赶紧回来啊!”话没说完妻子已泣不成声。40来岁的妻子就靠着这在自家一楼开的这个个小商店补贴家用,商店被毁了,妻子肯定心疼坏了。 周康学急忙询问家里人的情况,妻子告诉他家人都安全撤离了。周康学听到这儿,“吼”着说“人没事还哭个啥?不就是一点货吗,没啥!我在值班,现在正是防汛抢险紧要关头,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回去,你自己想办法,能抢救多少是多少。我知道你一定能行……” 放下电话,老周又坐在电脑前关注起汛情,守着电话机把各台区的受损情况一一统计并及时上报,为抢修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为抢修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一场周末的胜利“战役” 7月7日,周六,早晨,7点不到, 抢险队长王惠民就带着抢修小分队赶到共进镇店子沟村,等候在村口的村民边带抢修队员去倒杆现场,边说:“昨晚12点多,雨下的真猛啊,河里的水一下子涨了好几米,忽然一声巨响,电也停了,我们吓坏了,赶紧叫起全村的人,生怕发生大面积滑坡,仔细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村里道路中的一段路基塌陷了三分之一,路边的电杆被拉倒了。” “你们当时怎么不打电话,到早晨6点才打呢?”王队长看到倒杆现场残线七零八落,一片狼藉,焦急的对村民说。 “唉,这深更半夜的,雨又大,路又不好,知道你们一直都是随叫随到,但昨晚真没忍心给你们打电话,等天一亮就打了,你们真快啊,这么早就来了。” 摸排过受损情况后,王队长立即就对抢修工作任务进行了分配。 “钱立峰,你和罗金刚清理断线”,“吴希强,你和王飞去处理路断杆”,“老杨,咱俩去检查导线和新电杆”…… 雨后的太阳格外炙热耀眼,王队长带着几个队员拉扛着电线在坑坑洼洼、巨石横陈却又泥泞不堪的河床上进行放线,大家拉着导线顾不得选择脚下的“路”,小钱好几次陷入泥沼里,泥都没过了大腿,两个人才把他拉出来,每个人都在泥浆里打了好几个滚……把几十米的线放完,大家浑身上下沾满了泥浆,有如一尊尊活动的泥塑。 立杆时,“一二、一二”嘹亮的号子声响彻山谷,此时,大家的鞋子灌满泥水、沾满泥浆,沉重、打滑。于是王队长和拉线的队员们干脆光着脚踩在泥里。小钱、小罗在前面带着几个村民用绳子拉,身体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为了不滑到,大家用脚趾紧紧地扣着地面。王队长带着小吴、小王、老杨在杆下手抬、肩扛,一点一点把电杆顶起……半个小时后,杆子终于立起来了。 汗水在沾满泥水黝黑的脸庞冲出一条条沟壑,烈日很快烤干他们的已经看不见蓝色的泥塑工作服,白色的盐花在后背形成一幅幅写意画。 下午三点左右,天空霎时乌云翻腾、下起了瓢泼大雨,此时,抢修战役胜利完成,王队长又带着队员们沿线再次进行了巡视,直到沿线设备全部供电,看到星星点点的温暖灯光在山间次第点亮后,这才感觉到疲惫和饥饿向他们阵阵袭来…… 在雨中,在烈日下,在连续多日变幻莫测的天气和复杂困难的恶劣环境下,安康供电局的抢险队员们随着一道道指令,抬杆、立杆、登杆、架线......就这样,为全速恢复供电,从7月4日抢险保电战的全面打响,安康供电局共出动抢修车辆334台次,抢修人员1053人次,投入抢修恢复资金196.04万元。截止7月10日17时,受灾的10千伏线路、0.4千伏线路及配变已全部恢复供电。 在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等重灾区,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国家电网人的身影。越是急难险重的地方,越是他们的“主战场”。 在灾区,这样感人至深的场景处处可以看到,村民们都在避雨,唯有供电职工们冒着大雨把一根根水泥电杆抬到杆位,再立起来。 许多村民看不过去说:“让小伙子们先避下雨吧,感冒了就不好了。”“不行啊,今天必须要让这个村通上电,下雨也不能停工。”职工们连续的冒雨抢修,抬电杆、抬变压器……由于道路不通,要到抢修地点,所有抢修材料必须肩扛手抬,在崎岖山路和泥地里抬杆拉线,职工们滑到了就再站起来,一天不知道要摔倒多少次。 就这样,安康供电局的普通职工们用肩膀扛起灾区的一片片光明和希望,用国家电网人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展示了国家电网人在灾害面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打硬仗”的企业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