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能吃苦的城里娃 (通讯)

2015-1-15 15:29|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613| 评论: 0

摘要: -----记襄州供电公司朱集供电所营销班长石臣刚 石臣刚,一个城里生城里长的娃。2005年,24岁的他,从武汉电校毕业,通过招聘成为一名农电工,被分配到朱集供电所工作。一个白面书生,经过几年的磨砺,如今他结实而挺 ...

                 -----记襄州供电公司朱集供电所营销班长石臣刚

石臣刚,一个城里生城里长的娃。2005年,24岁的他,从武汉电校毕业,通过招聘成为一名农电工,被分配到朱集供电所工作。一个白面书生,经过几年的磨砺,如今他结实而挺拔,炯炯有神的双眼完全折射出鄂西北男人特有的朴实与坚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以不懈的努力,用他8年的默默付出,诠释了奉献和坚守。他凭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吃大苦耐大劳、无私奉献,铸就了辉煌业绩。被同事们称为“能吃大苦的城里娃”。
石臣刚说:“年轻人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他就是用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人们都说他是城里娃吃不了苦;石臣刚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怕吃苦,好好工作,干出点样来!他白天抄表、催电费,有一点时间就向书本求教;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中午,他骑摩托车抄表回到他单身宿舍,脱下工作服,就打一电水壶水插上插座烧水;顺便就拿出《电工手册》学习起来,还做着笔记。他这一看《电工手册》就忘记了口渴,忘记了一切,一直把电水壶的壶芯烧坏,到下午两点多才想起吃中午饭的事——说废寝忘食一点不过分。晚上更不一样,别人都在休息,他却埋头灯下学习电工知识、看农村电工杂志。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养成了善问、好思、勤练的习惯,请教师傅,查阅资料,不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他还积极参加公司和供电所举办的各种生产技术、营销培训班。很快,他凭借着锲而不舍、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精神,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生产技能和各种操作规程,迅速成长为农村基层农电工中的一名行家里手。在随后几年的工作中,小石无论是在抄核收、还是在农网改造工作中,对待工作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对待每一项任务,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任务;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领导和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2年,石臣刚被公司授予“十佳农电工”称号。
    服务父老乡亲,再苦再累无怨言。石臣刚管理着旺午、郭楼两个村、13个村民小组、3100多人、778户的生产、生活的供用电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照明抄表、收费和低压线路维护。这两个村778户,每一户用电的事他都时刻挂在心上;除了抄表和收费,谁家的灯不亮,谁家的线路有了故障,维护、修理以及提供咨询的任务也由小石义不容辞地承担下来,内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心里清楚;2009年7月上旬的一个上午,天正下着大雨,石臣刚接到旺午村3组村民李士勇的电话,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家里突然就没电了,电扇不转圈了、电水壶也没用了,冰箱就更不用说了;末了,说:“石师傅,这天正下雨,要是不方便就算了。”说完叹口气。石臣刚放下电话,二话没说,换上工作服、登上深筒绝缘靴、拿把雨伞就上路了。2009年时,到旺午村的路,可不是现在的水泥路面;那时全是十几里的土马路,下雨天连推自行车都推不走。只说石臣刚打着雨伞、踏着泥巴路深一脚浅一脚朝旺午村奔去;雨天的黄粘土特亲热人,走了没多远,石臣刚的两只深筒绝缘靴底粘的黄泥土,就像两个倒扣着的泥巴盆子一样,移动脚步十分艰难;石臣刚急中生智,在路边的白杨树上板下一根树枝,两头一截留下大约一尺多长;就用这个小木棍做工具,用来清理绝缘靴上的粘泥;然而,清理一次只能走十来米,两脚就又成了倒扣着的泥盆子。这时候雨也停了;石臣刚又一次清理罢绝缘靴上的泥撬盆子,站在那里定睛一想:像这样,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李士勇家?这时候只见石臣刚走到路边一颗白杨树跟前,转身背靠着白杨树脱掉了深筒绝缘靴和袜子,把两条裤筒往上一卷,只见他左肩挎着工具包,右手拿着绝缘靴和雨伞,硬是打着赤脚朝旺午村李士勇家赶去。到李士勇家,李士勇看见一身泥水、打着赤脚的石臣刚,感动的不得了。把石臣刚迎到屋里,先倒了一杯水,说:“喝口水再説吧”;石臣刚说:“不,先洗脚,检查线路吧”;李士勇打了一盆水,石臣刚三下五去二洗了脚,穿上绝缘靴,立刻就拿出工具开始检查老李家室内室外的电线。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细査,原来问题出在堂屋牵往厨房的电线上,在经墙拐角的地方出现了破口,下雨遇水断电保护器就跳闸。石臣刚把老李电线破口处理毕,推上闸电灯就亮了。李士勇看着明亮的电灯,高兴的什么似的。这时石臣刚拿了工具就要回家;老李一把拉住不放手,说:“我以为你是城里分来的娃吃不了苦,今天下雨,路多难走,我真的不好意思?中午在我家吃饭吧?”说破天,石臣刚还是走了。
石臣刚常说:“服务父老乡亲是我的责任”!在旺午村采访,笔者刚好碰到6组养鸡大户吴敏静;当说到电工石臣刚时,吴敏静撬起大拇指说:“这小伙子不错,能吃苦!”他说:“我原来在武汉做生意,看生意不好做,去年十月回来养鸡,那时想赶在春节前行情好出一栏鸡;谁知道腊月20日夜里11点多停电了;如果停电三个小时,我的鸡就全部“拜拜”了。你说要命不?当时我就给小石打了个电话。那小伙子快着呢,没半个小时就骑摩托过来了,査这里査那里,没一个钟头就送上电了,我没受一点损失。那一栏鸡卖了两万多元;你说我能不感谢人家吗?”
   2012年,石臣刚担任了朱集供电所营销班长,上任后,他还是以一种吃苦耐劳的劲头,带领营销班风风火火地降损增效、争取效益最大化。他把营销班划分成3个小组,把朱集辖区六条线、121个台区采用组包线、人包变的管理模式,把线损指标任务分配到人,与公司线损指标完成情况挂钩,有奖有罚,有效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降低了线损;他自己是营销班长,和大家一样,他带一个小组包2条线35个台区;夏天他带着小组成员、扛着梯子一个台区一个台区査线损,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当年综合线损完成了公司下达的指标。与此同时,石臣刚还想尽办法提高电费回收率;电费回收是个老话题。如何唱出新调来?他告诫营销班成员说:“电费回收,咱们首先要不怕吃苦,腿勤、嘴勤,不要怕跑腿,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就三趟四趟;电费到手为止。”石臣刚说:“优质服务?但咱电力企业也不是小儿媳妇?对那些无故拖延电费的用户,咱就要大胆地采取停电措施。石臣刚如此说到做到;通过这一思路开展工作,2011年以来,共下达停电通知书65份,累计采取停电次数21次。经过停电后那些用电户全部按时缴纳了电费。通过这些措施,大部分用电户转变了观念,使供电所电费回收变被动为主动,电费回收率稳步提升,2013年元至5月,全镇电费回收率达到100%。创历史新高。
    他留下的足迹并不辉煌,却坚强厚重,耐人寻味,默默地为襄州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崔大学)通讯地址:湖北襄州区供电公司朱集供电所;441115;1569710504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