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2001年参加工作,中国能建安微电建二公司锅炉安装公司一名普通的高压焊工。 2009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安徽赛区焊工比赛,以他精湛的技术折服了众多高手勇夺第一名;2010年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12年,再次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安徽赛区焊工比赛又取得第一名;同年和全国劳动模范贾向东同时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代表国家前往乌克兰参加国际焊接比赛,在钨极氩弧焊中荣获第五名。十多年来,他凭着对焊接专业的执着追求,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以过硬的本领,让一个小工人登上了国际比赛大舞台。 今年32岁的张富,用“当工人就要把技术学精,用技术说话”这句话揭示出自己10多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在工作中,他坚持在实践中苦学,在实践中苦干。碰到问题,就虚心向师傅请教,并留心观察师傅的一招一式,如饥似渴地汲取技术营养。在业余时间里,他专心苦读,挑灯夜战,积累着自己的理论知识,很快就在工作中显示出与众不同。 2005年,张富被选派抢修安庆皖江发电#2锅炉受热面固定端的“顶棚管”设备,克服位置特殊、空间狭小,炉内温度达到60余度的困难,连续奋战27个小时,及时完成了工作。焊口经探伤检验,一次性合格,为电厂点火发电争取了时间。 2006年,在淮南田集电厂2×600MW机组建设中,张富全年完成管道承压焊口3860只,受监焊口一次合格率达99.6%,被项目部评为“质量卫士”光荣称号。 2007年,为了确保国电福州江阴电厂2×600MW机组2号机组10月底投产移交,张富经常是头顶雨水,脚穿胶鞋,在泥泞的地里工作,有时一站就是8、9个小时,当他脱掉胶鞋,被隔鞋的积水浸润的双脚已是白白的,没有了血色……但他只会微笑着来一句:没事儿,工作要紧。这就是最可贵的电建人精神! 2009年3月,张富被调到河南荥阳电厂2×600MW机组工程,同年11月份,河南省电力公司在荥阳电厂工程举办焊接比武大赛,张富荣获焊接比武大赛第一名;次年1月,在项目部开展的“争先创优”劳动竞赛中,张富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荣获个人“三等功”。 2010年5月,张富调入安徽省首台百万机组——皖能铜陵电厂六期工地。面对数千只焊接位置困难、高合金材质的焊口。他和同事们积极探讨,大胆摸索尝试各种困难位置焊口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努力学习新的焊接技术,他先后掌握了“摇摆焊”、“镜面焊”等高难度焊接技术,并利用这两项技术成功克服了焊口位置狭小、焊接位置困难这一难题,有力地保证了焊缝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 2011年10月,张富调入广西贺州电厂百万机组工程建筑工程,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焊接标准高的现状,张富利用工作间隙,与技术人员共同解决了新型材质T92小口径焊接容易出现“气孔”问题,有力保证了焊接工艺和质量。工程建设中,张富连续施工三月有余,舍我忘家,为机组“锅炉水压试验”如期完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2年6月,张富被临时借调到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广西防城港核电。核电建设高标准、高要求、零缺陷,其中焊接材质种类多,在施工前要有明确的“焊接工艺评定”,张富利用平时积累的焊接工作经验和点点滴滴,完成60余项焊接工艺评定,为核电建设焊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3年8月,张富参加了在乌克兰举行的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获2013焊接国际大赛“优秀选手”称号。本次技能大赛由乌克兰焊接协会组办,共有中国、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6个国家64位选手参赛,张富通过激烈角逐,一举夺得手工钨极氩弧焊和氧乙炔气体混合焊第五名的好成绩,赛出了水平、切磋了手艺、加强了交流,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内行人都知道,电厂机组的焊接工艺直接反映了整台机组的质量安装水平。随着电力建设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入,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建设日益凸现。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挑战,张富不仅没有因为文凭(技校)低而自卑,反而刻苦钻研焊接技术,掌握了一手过硬的本领,并已获得了国家焊接技师资格证。 ![]() 李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