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安徽省郎溪县凌笪供电所岑国松再次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在此之前还被乡党委任命为凌笪供电所党支部副书记并主持工作。这些荣誉是所领导、全所职工、乡党委对其“爱岗敬业、心系用户”这种工作态度的一种肯定。 为电业无怨无悔 岑国松1988年参加农电工作,时任汤桥村电工,1998年因业务技能扎实,工作吃苦耐劳,被调到凌笪供电所外线班进行工程施工工作至今。在农电工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多年,在这20多年中,无论是作为村电工,还是编制内的农电工,他都始终不渝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施工过程中,抬配变、抬电杆等重活累活他都身先士卒抢着干。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凛冽,在那高高的电杆上都有他的身影。他就这样二十年如一日忘我地工作,凌笪乡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是线路可以延伸到的地方,无不留下他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虽然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为凌笪乡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十年间,亲戚朋友说干农电工太辛苦,没白天黑夜、没周休和节假日,而且又是一种高危行业,每月仅几百元工资太低,不如放弃这份工作外出务工,像他这样的业务水平,每月挣几千元工资不成问题,但他却憨厚地笑着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追求的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而不是丰厚的报酬,只要能为农电事业的发展和为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我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个优秀党员朴实无华的心里话。 为用户义不容辞 2008年5月1日,一新增专变客户急需用电,供电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决定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为该客户进行工程施工。在施工开始50分钟左右时,岑国松感觉腹痛难忍,豆大的汗水从额头往下直滚,所长叫他停止工作回去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却说:“没事,等我把线紧好后再说”。所长拗不过他,就这样他又坚持2个多小时,将杆上的作业全部完成后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急性胰腺炎,医生介绍,这种疾病延误的时间越长越严重,在发病时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然而他却长时间忍着剧痛坚持在杆上作业直至完成任务。在出院的第三天,他医生要长时间休息的叮嘱,不顾所领导要求他在家休息的劝告,又一如既往地投身于农网改造工程中。 今年7月6日下午,汤村台区进行400伏线路改造。正值39摄氏度高温天气,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梢纹风不动,金具烫得手都不敢碰。岑国松带领着供电所施工人员开始施工了。象往常一样,岑国松又揽下了施工中最重的一项施工任务,一个集四条出线一杆的转角杆的紧线任务。此处的线路大部分跨农田、河流,地形较为复杂,加上又是撤老线路更换新导线,所以一直到天黑工程还没有完成,这时他已经顶着烈日在杆上工作了5个多小时,一次也没有下来休息,全身衣服早已被汗水全部浸湿,连蚊虫肆虐叮咬也浑然不知,所长多次叫人要将他替换下来,他都拒绝了。村上的居民感动地说;“这么晚了,你们回家休息吧,今晚没有电我们不怪你们,这么热的天在电杆站着工作到现在确实太辛苦了”。可是岑国松却说;“我一人辛苦点没关系,这么热的天,晚上没电可不好过”。等到工作全部结束恢复供电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 为社会奉献爱心 岑国松的家境并不富裕,家中一儿一女在大学读书,母亲已经年过八旬,妻子一人操持着家务和农活,经济比较拮据,即使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去年汶川地震后,还从自己微薄的几百元工资中拿出200元钱,先后两次向灾区捐款,每年还带着礼物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高贵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