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刘贻寿是一名普通的专职电工,随和的笑容,严谨的态度给见过他的人都留下了朴实但又认真的印象。身为电力“老革命”的他,收过电费、架过线路、做过资料、管过安全,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身边客户、领导、同事的尊重,样样精通的“手艺”也是新职工的学习榜样。2008年5月,一纸墨香,使刘贻寿正式走上了分所长的岗位,主持整个分所工作。泗安分所共有42名职工,管辖低压线路560条,线路长度865公里,配电变压器共329台,担负着泗安镇、二界岭乡镇31个行政村,
7.6万户居民的供电服务任务。任命以后,尽管他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但一年来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态度,带动大家一起推动泗安分所稳步前进。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今年夏天,泗安所低电压“灾情”严重,一百余个台区有超容、三相不平衡等“低电压”现象,面对老百姓的不满,他每周制定计划,尽力提早工作进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希望尽早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面对众多变压器超容的现象,电脑操作生疏的他,主动学习营销系统负控主站查询等功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配变信息。 由于家离所里路比较远,刘贻寿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了,高温那些天的晚上,他守在电脑前,等着第一手负控主站配变负荷资料,根据电流电压数据,按轻重缓急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早上起来,天还没亮,晚上回家,家人都睡了,常常连续几天都没和家人照过面。面对老百姓对“低电压”的不理解,他和村里谈形势,和群众讲道理,在迎峰度夏期间,泗安没有一起“低电压”投诉。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事情 特高压在泗安所工作重担一直在分所,特高压房屋测量评估,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刘贻寿连续7天顶着烈日在现场进行测量,短袖以下的手臂晒的黝黑,所里的师傅开玩笑说:“免费做了一个星期的日光浴啊。”刚刚测量评估完,他又主动和电信、移动、广电联系,提出了特高压的线路搬迁、施工方案。 台风“莫拉克”来了,刘贻寿非常担心,连续两天晚上都在所里值班。看着他的黑眼圈,真的很想说:“刘所,去睡一会吧!”但看着认真工作中的他,又把话吞进了肚子,也许只有和他一样的工作态度,才能回报他的付出吧! “有了主干线,才有那无数根分支线。”整个泗安分所现在拧成了一根钢芯铝绞线,平时分所的安全工作、电费回收、低压线损、故障抢修这些基础工作现在都井井有条。上半年的同业对标,也验明了“要打胜仗,不仅要一群好的士兵,也要有一个好的将军。”泗安分所正在一步步的前进,“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也将打造一批新素质的电力人。(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