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吉林桦甸市农电公司员工奋战在施工现场,他们中的一些人让我们印象深刻。 高玉春任劳任怨 二道甸子供电所农电工高玉春性格内向,干起活来有板有眼、任劳任怨。因身强力壮,大家称他“高大个”。 7月29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10千伏二暖线梨树沟支线施工到了收尾阶段。当天施工任务重,人手紧张,二道甸子供电所所长姜承泉调来了高玉春,他二话没说,痛快地接受了任务。 供电所离施工现场约30千米,高玉春和司机刘志国往返跑了4趟。因为山路不好走,最后一趟运送施工材料时已经将近16时了。刘志国个子矮,装车卸车的活大都落在了高玉春身上。虽然累得够呛,但想到工地正在等料,他们又打起精神。 材料基本装完了,就剩两个近100公斤重的拉线盘。刘志国说:“大个,我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你先歇会,我来干吧!”高玉春说罢,便将两个拉线盘搬到车上。 17时,高玉春和刘志国把材料送到工地,正好赶上大家进行紧线、拉线作业。看着满头大汗的高玉春,姜承泉说:“今天多亏你了,要不这活真要留尾巴了,累坏你了吧?”“没事,我去帮大伙干活了,早干完早回家。”高玉春回答。 何忠海一人顶仨人 自从开工以来,各施工单位全力开展建设。夹皮沟供电所农电工何忠海一个人紧线18条,这是3个人的工作量,再次刷新了自己在所里保持的纪录。 8月10日上午,天阴沉沉的。10千伏老五线改造工程进行到136号至160号电杆时,线路需要跨越五道沟屯。屯子两边是大山,中间有深沟、河流、鱼塘、密林、沼泽,测试和初步设计让大家颇费脑筋。最终,技术人员决定绕开这个地段,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在钩机、铲车的帮助下,立杆很顺利,但架线只能靠人工。绝缘导线还没放出100米,放线架子就不稳了。 眼看就要窝工,何忠海围着放线架子转了一圈,左看看右比量,然后用4根角铁做了一个四方形底盘,固定住了放线架子。为抢回时间,大伙决定架设完跨越沼泽地的线路再吃午饭。这样一来,紧线工作量就大了。何忠海主动向所长请战:“我来紧线,只需要一个人帮忙就行。”平时,3个人紧线也得一个多小时,一个人来干,难度可想而知。何忠海紧张作业,两个多小时紧线18条。收工回家的路上,豆大的雨点打在车窗上啪啪直响。大伙说,今天多亏小何,要不是他,咱们非得浇成落汤鸡。 王秋军现场传技艺 7月12日清晨,公吉供电所工作负责人王秋军带领施工队员来到10千伏宏吉线改造现场。由于地形复杂、跨越施工多,当天任务很重。 工作仅一年的于德林对王秋军说:“师傅,这活挺麻烦!”“没事,琢磨着干呗!”王秋军回答。早在两天前,“爱琢磨”的王秋军就勘察了现场。需要什么材料、有哪些危险点、需要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哪里应设专责监护人,他全都盘算好了。 在宣读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施工人员按部就班开展作业。于德林没有参加过大型施工作业,缺少工作经验的他在放线时犯了难:导线提到电杆中间就提不上去了。“师傅,这线太重了,我提不动啊!”于德林向王秋军喊道。王秋军赶忙来到杆下:“你先把导线放下来吧!”导线放在地上后,王秋军在绳扣处一扭、一拉,对于德林说:“行了,试试吧!”这次,于德林顺利完成了任务。 下杆后,于德林围着正在清点工具、材料的王秋军问个不停。“你的绳扣系得不对,当然越提越重。”王秋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