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电工技术 技术讲座 查看内容

配电架空线路跳闸原因与防范措施....1

2015-1-24 19:20|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529| 评论: 0

摘要: 1.4.5大雾:线路通过污染较严重地段,在绝缘子表面会形成污秽层,大雾天气时,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将显著下降,污秽严重时可发生击穿闪络。大雾也易发生电晕现象。 1.4.6洪水:洪水会引起山体崩塌滑坡,砸毁电力设施 ...
 

1.4.5大雾:线路通过污染较严重地段,在绝缘子表面会形成污秽层,大雾天气时,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将显著下降,污秽严重时可发生击穿闪络。大雾也易发生电晕现象。

1.4.6洪水:洪水会引起山体崩塌滑坡,砸毁电力设施,形成的泥石流和洪水冲刷杆基,造成倒杆断线,日本的强地震与大海啸引起的灾难性破坏足以证明防洪防水的重要性。

1.4.7地震:地震是破坏性极强自然灾害,四川汶川8.0级的大地震不但造成房倒屋塌,大量人员死亡,电力设施也遭受重创。

1.4.8温度: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当气温升高时导线伸长,弧度增加,易造成接地或短路,气温降低时,导线弧垂减小,应力加大,如遇骤冷的天气时,弧垂过小有可能发生倒杆断线事故。

2 防范措施

2.1管理防范措施:

2.1.1严格执行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并落实架空线路管理规范,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工作中只有做到“五到位”: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巡视到位、故障处理到位,才能使线路运行处于在控、可控、能控。

2.1.2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加强运管人员责任意识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拚搏奉献的精神,做到在岗一分种,线路安全运行六十秒。

2.1.3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不论是工程人员还是运行维护人员都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知线路与设备的作用与性能,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要对人员进行线路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准确查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1.4加大电力保护宣传:电力设施虽然纳入的法律保护之内,但由于配电线路多分布在农村,地形复杂,保护难度较大,因此就要求我们运行管理人员要“三勤”:嘴勤、腿勤、手勤,即:勤宣传勤巡查勤清除。可采取设置醒目的禁止标示牌、反光警示牌、警示漆、宣传单、广播电视媒体等方式宣传保护电力设施。加强与当地市政园林和林业部门的联系,及时修剪和清除影响运行安全的树木,与公安部门的联合办公,打击破坏盗窃10kV线路塔材及电力设备,目前正在开展的“三电专项斗争”起到很好效果,打击了破坏电力设施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扼制了破坏电力设施案件。为防止外破案件发生也可采用技防,如在线路设备上安装电子防盗报警装置等措施。

2.1.5引入就地护线机制:由于配电网供电面积广,分支多,所处地形复杂等特点,而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又较少,必须影响线路的巡视周期与质量,可引入就地护线机制,既根据配电线路所属行政区域(供电所供电区域)将线路划分到各供电所(当地群众)实行就地护线,主要是将配电线路所属区域,将所属台区管理人员纳入护线组织,加强日常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将线路巡查关口前移,解决专业人员少巡查周期长的难题。

2.1.6加大运管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奖勤罚懒调动工作积极性,对每条线路应独立建立档案,分线分杆进行登记,将线路运行情况、巡查记录、设备缺陷、危险点、特殊区域或地段、消缺等全面录入生产MIS系统,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2.1.7 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线路日常管理,注意数据资料原始积累,根据日常运行情况,分析历年缺陷种类,找出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线路设备跳闸。

2.2技术防范措施:

2.2.1推广使用典型设计:设计首先要符合工程的实际,在掌握工程的基础资料后,要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性、灵活性的协调统一。其型号的选择与技术参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10KV配电工程分册、电缆敷设分册)相关规定完成工程的设计。

2.2.2加大员工技能培训: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新设备与日俱增,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事线路架设、设备安装、电气试验等专业也需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适应要求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技术培训,特殊的工种还需要了解金属特性掌握电气设备性能,方能更好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2.2.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线路或是电气设备安装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工序应有质量监督员把关,并记录在案,杜绝失去质量监督的电网工程,对隐蔽工程更需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符合工程标准。投运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在确保安装正确、试验合格条件下,才可投网运行。

2.2.4重视后期技术管理:线路和设备投运后,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线路与设备都会出现老化现象,应适时安排大小修或是技改,同时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及时对线路和设备以及保护定值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

2.2.5合理编制运行方式:配电网线路多为树型放射状供电方式,为此需要针对其供电特点,合理编制各种情况下的运行方式,来保障配电网正常供电,为减少停电面积快速切除故障,可在配电线路分支点安装断路器(自动重合器)和故障指示器,线路故障时选择性切除故障线路,并指示故障点,方便查找与排除事故。

运行方式,

2.3设备防范措施:

2.3.1加强设备源头控制:电力设备是配电网中的主“心脏”,没有好质量的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中,就是一个安全隐患点,从设备的选择与采购就应把好每个环节,可运用“ERP”平台下的物资管理模块(MM: Material Management)和设备管理模块(PM: Plant Management)来控制与完善设备采购,但设备采购仍需要人来完成,建议采取如下程序:

2.3.1.1 慎重推荐厂家:信誉度较高国家推荐的企业为首选,其次是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再就是已合作过的对设备产品较了解的企业。

2.3.1.2 初审投标资料:重点是各类合法、合规齐全的手续,资质和证明,初选出三个及以上的厂家。

2.3.1.3招标前的考查:标书资料再好不如现场考查亲眼所见,在已初选的厂家可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对厂家的生产能力、信誉度、规模进行考察。

2.3.1.4组织好招标: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再去评比商务部分,杜绝质量不相同情况下,以价格选定厂家。

2.3.1.5招标后的验查:中标后对中标厂家在设备生产过程中,或是重要部件组装前,在必要时仍需再一次进行验查,其主要目的是验看生产的设备与所需的设备加标书上标书提供的设备参数是否一致,杜绝报标设备与实际产品不相符现象。

2.3.1.6把好到货验收:设备产品的到货,必须由质检部门进行初验收,包括外观、颜色、型号、尺寸、各种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单等。

2.3.1.7做好安装调试:对于较为复杂或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新设备,在安装时可要求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协助一起安装施工,安装好后与厂家一起进行联合调试,及早发现设备问题,避免运行后责任不清的纠纷。

2.3.1.8投运前试验:各类电气设备在安装完毕投运前需要再次进行“全身”体检,通过现场测试各种电气参数与出厂试验报告单参数进行比较,是否有无明显变化,以保证“健康”设备投网运行。

2.3.2推行设备在线监测:线路设备运行后,一些较深隐性的缺陷就会慢慢显示出来,通过常规仪器的电气试验可以测得数据,但受季节和停电等因素影响,不便于准确发现问题,利用在线监测仪器能及时发现变化的数值,通过分析与研究参数变化情况,来判断线路设备是否达到临界值,从而有效杜绝线路设备因质量而引发事故。

2.3.3做好设备更新改造:设备运行长时间后,各种参数与性能就会下降,加速了设备老化,当不能再维持运行所需时,就要及时进行更换或是升级改造。

2.4自然防范措施:

2.4.1掌握气象基础资料:依靠当地地震局、气象局、水利局等有关政府部门的长期基础资料,做好重要年份和重点月份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预防,提前采取预控措施,提高线路抗自然灾害能力。

2.4.2定期发布天气预报: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需要气象资料来保证,恶劣的天气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时掌握气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多种形式来及时发布天气形势:周报制:依据气象局传递来的下周天气预报进行发布;日报制:依据地方广播电视每天天气预报;即时制:依据气象部门发布的短期大风、暴雨、台风等预警信息进行快速发布。发布形式可采用:公告栏:在公司公告栏中进行公示告之;电子栏:运用公司的OA系统进行发布;短信组:利用手机短信群发系统进行发布;电话查:必要时请拨打:12121气象服务电话,查询短期天气资料。

2.4.3建立长久互通体系:与气象、水利部门建立长期的信息互通机制,相互沟通提早知道灾害天气信息,加强防范。

2.4.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破坏性极强,尤其是恶劣天气,造成损失无法估计,我们只有在平时做好各种自然灾害时的应急预案,在真正灾害来临时,启动对应的预案,来降低人身设备事故,减少经济损失。参考预案与措施: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汛期灾害预案;度夏度冬迎峰保供电预案;污闪防灾预案;防台风(大风)应急预案;防覆冰措施;防线路舞动措施等。

自然灾害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只有各级人员高度重视,及时了解恶劣天气动态,做好各种抢险救灾准备,落实好各项保电措施和预案,当灾害来临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结论:综上所述,配电线路跳闸原因不是单一的,可能是多种原因并存,因此在线路跳闸后,应认真分析跳闸原因,准确及时查找事故点,消除故障恢复送电。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除设计按照典型规范,施工遵循架设标准,采购严把设备质量外,生产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与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运行规定,做到不缺项不漏项,及时发现和消除线路设备因外部环境和内部原因带来的安全隐患,保持线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