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9月20日江海晚报讯 “幸好银行及时制止,否则,我这两万五千元血汗钱就白白打了水漂了! ” 9月20日,差点受骗上当的周女士道出了险些被“忽悠”之事,既感后怕、但她又觉得很幸运。 多数信息短信是猫腻 9月17日上午10时30分许,电力客户周女士急匆匆来到农业银行海门正余支行一台自助转账机前,慌里慌张地进行汇款操作。其间,恰好正在营业大厅巡视的网点副行长宋飚发现她神情很不正常,立即提醒她其中止操作程序。周女士焦急万分地说:“供电公司打来打电话通知,说有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恶意欠下电费,要我下午1点钟前汇出2.5万元保证金到公证处,以恢复我的诚信记录。 ” 宋飚当即提醒:“电费一般由银行卡代扣,即使欠费,也应该先去本地供电所了解情况。这很可能是一起电信诈骗案。 ”恰在此时,周女士的手机再度响起,对方正是行骗之人。宋飚接过手机严厉质问:“你们是什么单位的?欠电费为何要把钱汇到公证处?公证什么? ”闻言,对方显然受到惊吓,径直挂断电话后再无音讯。 收到的诈骗的短信真不少 9月17日,家住南莫镇校林村1组的周长凤告诉笔者说:前两天连续收到什么供电部门发给他的电费汇款信息,可是细看内容,觉得有些蹊跷,仔细一推敲,也能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笔者立即与南莫镇一家农合银行经办姓刘的取得了联系,他说:“一般用电户主收到的往农行往帐户上存储和汇取电费的短信,根本就不是他们发送的,而是不法分子的诈骗短信。” 警惕利用短信电费诈骗 “近期报道各地发生多起利用电费诈骗的事件,在“电费欠费”诈骗案中,不法分子多是选择工作日来实施诈骗,有的为语音形式,有的以短信形式,对象以中老年市民为主。其实。我们95598发送的短信,所有的发送号码均为95598,只会告之,尊敬的客户您本月的电费为多少,一般不会提及请您将电费存至某一帐户。”这是该县客户服客中心陈主任说的一番话。 目前,供电部门电费征收、供电服务等工作都是相当规范,对于欠费用户需按规定执行停电的,电力公司将通过上门、电话进行催费的同时,还要以书面形式提前7天告知欠费用户。 为此,行家提醒广大电力用户持卡人安全支付从细节做起,用不相信、不回应、不泄露、不转账“四不”技巧防范诈骗。一、不轻信。一般银行、供电等部门不会直接致电持卡人交谈涉及费用的问题,更不会直接“遥控指挥”持卡人去ATM等,没有银行工作人员在场的地方进行转账。接到这样的电话和短信,应不予轻信。二、不回应。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要回应,应直接致电力公司相关部门或发卡银行客服热线询问。目前,犯罪分子模仿相关单位或银行服务的语音提示或电话极具欺骗性,如果贸然回复,很容易上当受骗。三、不泄露。注意保护自已身份资料、账户信息,而且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泄露银行卡密码。由于目的犯罪手法有高科技化的趋势,利用账户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例很多。 供电部门行家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收到类似催缴电费的短信时,一定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如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供电服务热线95598或到当地农村供电所进行咨询,以防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或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