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中央部门联合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 中央各大媒体新闻工作者纷纷走进基层,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学习,将镜头对准基层,用彩笔描绘基层,真实地反映了群众百姓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的所思所需所盼,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这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做法为基层通讯员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一定要向中央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脚踏实地、深入生活、讲真求实的采写作风,更要深入生产第一线,把笔伸向基层普通电力员工,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他们抢险的动人场面,感人场景……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的确,要获得真实可靠的消息,必须深入一线采访,只有深入现场,贴近生活,写出的新闻才能真实鲜活,才具有感人的力量。如只靠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或者到互联网上东查西找,然后东拼西凑,最后想当然地组料,是永远写不好新闻。
笔者在基层一线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多年,也有过类似上述的教训。比如有很多次写稿只是打电话询问当事人或间接知情者,没有深入现场,结果自己辛苦写作的稿件总是被报社编辑拿下。而到过第一线采访的稿件素材鲜活,这样写出来的稿件既有分量,还有质量,且大多被采用。记得2010年6月暴雨成灾,洪水泛滥,丰城市清丰河5万方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直接危及樟树、丰城两市六个乡镇十余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场抢险大会战迅速在深夜打响.抢险不能没有电,供电人员此时抢在前,冲在前,为了报道好这一保电情况,鼓舞抢修人员斗志,树立供电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公司分管宣传领导和我深入到抗洪一线采访,目睹了在雨中的供电员工齐心协力立杆架线保供电的感人场景。
在接下来的抢修日子里,我不断看到了公司抢修人员在炎热的天气里不顾蚊咬虫叮咬,坚守抗洪保电的动人画面,耳闻了抢修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的事迹。从抢修现场回来后,我往往热血沸腾,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更是深深地被抢修人员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打动着,感动着。于是一气呵成写下了《黎明辉,拔掉针头冲进雨幕》、《点亮灾区那盏盏明灯》,很快在《江西电力报》、《江西电业》、中国江西新闻网、中国农电网等新闻媒体上刊登了,文章发表后,更坚定了公司抢修保电人员战胜洪魔的决心,大大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基层通讯员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报道基层动态的重任,除了要脚踏实地深入一线采访,听民声、解民意、解民忧外,还要增强写好新闻的责任感,既要抓好线索写好消息,又要对新闻刨深挖透,写活写真,做一个求真务实的优秀的新闻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