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和維護進行介紹: )I\=BPo|B 第一部分: 卡尺,千分尺的基本知識 < F )_!0C 第二部分: 卡尺,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D-FPK 第三部分: 卡尺,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項 l_j4DQBRV 第四部分: 卡尺,千分尺的日常維護與異常處理 7?v#'Ie s W[[bV
卡尺,千分尺的使用 {u[V{ XIUh
9]'($:LF08 序 言 ?%O3Oi Xz 計量器具是指能用直接或間接測量出被測對象量值的裝置,儀器儀表, 量具和用於統一量值的標準物質, 專職的检修人員必須十分熟悉各有關的計量器具的結構, 性能, 功能及參數, 掌握計量器具的選擇技術, 正確地使用計量器具, 所選的計量器具必須符合科學和合理的原則.而且還要正確而熟練地使用計量器具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 b.O9 ?ITR
然而.對於我們廠而言, 卡尺, 千分尺的使用十分廣泛和頻繁.正確地了解卡尺和千分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它能给我们在工作中带来很多方便。 WS2os B-c 第一部分:認識卡尺和千分尺 L0%hnA@ 一.卡尺的基本知識 "&Qctk`<P 卡尺是一種用來測量外尺寸和內尺寸.肓孔. 階梯,高度差及凹槽等相關尺寸或距離的量具.具有多種測量功能, 根據其結構與功能可分為: 游標卡尺, 數顯卡尺, 帶表卡尺, 深度卡尺, 高度卡尺和特種卡尺 YHV-|UNF 1. 游標卡尺是利用游標原理對兩測量面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簡稱卡尺或普通卡尺. 它具有四個功能:1.外尺寸測量2.內尺寸測量3.深度和高度尺寸測量4.用於劃直線和平行線, 有時也稱四用卡尺.游標卡尺分為三個類型, Ⅰ型, Ⅱ型, Ⅲ型卡尺. $XBAZ<"hd 其結構部件主要有內量爪,外量爪,深度測量桿,緊固鏍絲,主尺框和游標尺框等. 3E^M?N2oc Ⅰ型卡尺如下: ?@ 6/Alk
2eQdQ?wX Ⅱ型卡尺與Ⅰ型卡尺在結構上沒有區別,Ⅱ型卡尺沒有深度測量桿.其情形如下: Hqz?E@bc@ 02AI%OOH '?7R4
_ia!mT < 2. 帶表卡尺:利用機械傳動系統,將兩測量面的相對移動轉變為指示表指針的回轉運動,並借助尺身標尺和指示表對兩測量面相對移動所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它與游標卡尺比較只有主標尺沒有副標尺, 其副標尺所顯示的數字通過指示表盤表示出來, 帶表卡尺分為兩種類型: Ⅰ型和Ⅱ型Ⅰ型帶表卡尺同Ⅰ型游標卡尺相似,指示表代替了副游標尺. \nrP$ 其外形如下: ?lCd{14Mkh _[1]DPOy R2 Ⅱ型帶表卡尺在Ⅰ型的基礎上沒有了深度測量桿. &o gt2<1W
BRG|Asg( 3. 數顯卡尺:利用電子測量,數字顯示的原理,對兩測量面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測量的器具,它是機-電-光一體化的產品.它在尺身上已經沒有刻度值作為讀數的依據, 它有三部分組成, 1.機械尺身2.定柵尺3.電子部件, 機械尺身是利用游標尺的尺身結構.其一共有四種類型: ;eB ~H[S/ Ⅰ型數顯卡尺除了顯示方式不同以外,其余同游標尺一樣, 6er(%4! Ⅱ型卡尺沒有深度測量桿. nw'-`*'rj 0_ =F%RLpNU4 Ⅳ型數顯卡尺同Ⅲ型相比沒有了內測量爪 GaNq2G jPu5nwvUV> 4. 高度卡尺,簡稱高度尺,由於其機理與卡尺類同,均分為高度游標尺,帶表高度尺和電子數顯高度尺三類 nf%4sIQ*x 高度游標尺是利用游標原理對裝置在尺框上的劃線量爪工作面,或者測量頭與底座工作面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 DR+,Y2!_GT 6517Km 4- 帶表高度尺是利用機械傳動系統,將裝置在尺框上的劃線量爪工作面與底座平行面的 MR9/Y:Nm 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 'wQy]zm$ 電子數顯高度尺是利用電子測量,數字顯示原理,對裝置在尺框上的劃線量爪工作面相結 iK}v`xq 移動分離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 Q)6va}2ai $ i?Jnxqn 5. 深度卡尺是一種測量部品台階或台階差的卡尺. C!UEXj`l9
游標深度尺是利用游標原理對尺框測量面和尺身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 W%8 +t)
電子數顯深度尺是利用電子測量,數字顯示原理,對尺框測量面和尺身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 i-13~Dk 帶表深度尺是利用機械傳動系統,將兩測量面的相對移動轉變為指示表指針的回轉運動,並借助尺身標尺和指地表對兩測量面相對移動所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 $pu3Ig$^ ep?:;98|t 6. 特殊卡尺是為了滿足特殊的要求進行設計的專用卡尺,它沒有特別的樣式和結構下面是一些特殊用途的卡尺 g X/NtO % PNmF 游標原理是卡尺的基本原理,而螺旋副原理是千分尺的基本原理,由螺旋副原理構成的測 ZlM_ m >,o 微頭,利用測微頭構成各式各樣用途的千分尺,所謂的測微頭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對測量螺桿軸向位移量進行讀數並備有安裝部位的測量器具. t,Q'S`eTU 測微頭分為機械式和數顯式兩大類 s`Vf+ l0 機械式千分尺根據表數形式:微分筒千分尺,帶表千分尺,根據測量方式又分為內徑千分尺,外徑千分尺,內測千分尺,深度千分尺. hO;9Y|[1]y 螺旋副原理是將測微桿的旋轉運動變成直線位移,測量螺桿在軸心線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與螺桿的轉角成正比: 22I Y-rk L = P * θ/2π(mm) *R!]47Y d 式中 L----測桿直線位移的距離 (mm) $B ?? Ip?P P----測桿的螺距 (mm) `r.N θ-----測桿的轉角 vTcZ8|3e π-----圓周率,π=3.1415926 q (1r<2 yjv&4pIc1 深度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對底座基面與測量桿測量面間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深 4]u,x`6C 度測量器具,它的用途和深度卡尺相同. 6[1] 內徑千分尺是測量孔徑大小的千分尺,它每次使用前都必須先進行校準 .1
H CuK 內測千分尺是用於測量內孔距離的千分尺(包括圓孔在內的所有內測尺寸) 外徑千分尺測量工件外徑的千分尺. \086O 9
mR!rn^ 79a9L{gso 第二部分:卡尺,千分尺的使用 @%%-[1]bRY 一. 卡尺的使用 \E~Q1eAJT 一. 在使用卡尺之前需要清理外量爪和內量爪表面的雜質和異物, 從而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n* D$
n ,Z?m[1]`cx 三. 卡尺的內量爪的有效深度為12mm,如超過此深度應採用其它方法進行測量 !4_!J (q% y3Y2 QC( 四. 在測量外徑時應把測量面拉大且超過被測體,測內徑時應將測量面置小於被測體然後再進行測量 [:Xn 6)qz
|iAE DZn 五. 在進行深度測量時,先把測量桿拉出超過被測體深度,然後緩慢壓至被測體上測量面,測量時應保證測量桿垂直被測面 A}gYcc85Z
oO8]lHS?@ 六. 在使用卡尺時,右手的大拇指應放在微調輪上用來控製測量時的小距離調節,測量時所用的力度一般為3N或正常接觸 EQ6l :l4^iS[1]f 七. 在進行內孔測量時,應保證卡尺兩內測量面連線穿過孔中心圓且垂直於上下孔中心連線或水平移動,以保證所測的值為該孔徑穿過中心點的最大值 6|%^pjX5 ,zc"udpKF LH bZjZ2 八. 數顯卡尺在進行長距離的測量時,應保持勻速和緩慢移動,過快會引起跳數 gv`%Z8u( 二. 千分尺的使用 ~WzMK 1.在使用千分尺時, 必須首先歸零, 深度千分尺需在1級平台上歸零, 內徑千分 /[1]\6}S G; 尺校準時必須用專用校正規, 在歸零時如果是帶有測力裝置的千分尺, 在歸零 |:~("rA+v 時所用的力須和測量時保持一致 :8GlyN @>d&5}F_>{ 2.深度千分尺歸零時, 首先將測量桿收回基座, 將千分尺的基座置於平台, 緩慢 s$ K@X ` 使測量桿向下移動至平台,然後再歸零. Ej-=y2j{g
9 E9u
s@*,r@< 4.在測量時, 為了考慮到測量的不確定性, 一般都要置零兩次以上, 測量次數不 iKP\/LR
Requ.?!fG; 5.在使用外徑千分尺進行外徑千分尺進行測量時, 嚴禁單手操作, 最好採用千分 g_-?h&W 尺底座或輔助設備. j TB
.j'@K+<45 6. 由於千分尺為精確測量儀器, 考慮到其測量時的重複性因素, 測量時應多取 N]O{T_5-0 幾次測量值 Z7m -GC`>
_E x*%Qf. 7.內徑千分尺測量多為三點接觸式, 測量時應注意其上下位置和垂直情況 "4Wp>B cq@_*:~Or 8.在測量完成後, 應對千分尺再次回零觀察是否可以歸零, 其示值零位誤差不 hPEp *'AS^2' 第三部分:卡尺,千分尺使用注意事項 /I`bh 一.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d-#u/{jG) 由於我們廠是以電子數顯卡尺為主,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8-y: ==C 1. 跟大多數儀器一樣, 數顯卡尺應避開高溫, 油脂和水, 也應避開強磁場使用和存放.這些物質不僅影響使用和測量精度, 也會影響卡尺的壽命 Zh fD`@>& 2. 所有卡尺都是線性測量儀器,尺身的線形要求十分重要,隨意的丟置與敲擊都會有影響,特別是內量爪的尖部 &ttv4BC^r N8Ml T \+r 3. 在使用卡尺時,內量爪,外量爪和深度尺都只能用於正常的測量,不可用於其它用途 t}c}@i_c
/v;)H# ; 4. 隨時保持尺身有清潔,清潔表面所用的物質需符合要求(工業酒精,絲絨布,專用毛刷等 5E o[1]Wyy
05[1]7G;u/ 5. 注意數值顯示情況,是否有跳數,或在使用過程中自動歸零等現象,以免影響測量結果,嚴禁強光照射顯示器,以防液晶顯示器老化 5w [-=- U<,Kw ~=A-KX(Q 7. 在對游標卡尺讀數時,目力應垂直於游標刻度值從上往下,不可從側面或斜視讀數 ]Re?~V{uh +^&v5[$R 三. 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n$caw 1.千分尺為電子儀器, 對使用環境要求比卡尺高, 除了卡尺的使用要求外, 操作場所的溫度過高和過低都對測量結果有影響. ?z)Q^j>% 1-NX>-E5 2.千分尺不可隨意丟置亂放, 用後應拆下組合件, 外徑千分尺放置時, 測量桿與測砧不可接觸. 6 X Ou~+7
ZV q 3.隨時注意電池電量情況, 如出現閃數或跳數應及時檢查電池電量是否足夠. % 6hw ?"O*W]e 4.在組合測量時, 確定接合良好, 在測量深度時, 深度底面應為平面, 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5@vY?QXO 7" STS7_ 5.在進行測量操作時, 應注意操作的速度和力度, 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操作. [1]=E~5&W7
+-!|%jG`%v 第四部分:卡尺,千分尺的常見故障及維護 6j"I5,-~! 卡尺及千分尺在使用中,一般都會出現跳數和數值顯示不穩定現象,多數是由於電池電量不足或電池接觸不良造成的,更換電池或重新安裝後會消除上述不良,另外在數顯卡尺會因為尺身柵尺有水或其它異物也會引起閃動現象,清潔尺身後會恢復正常狀態. +l?ro[#6&. u r.T YKF 如果出現測量數值的不確定性過大,應重新確認歸零是否良好,測量面是否有雜質或異物,如沒有上述問題,應注意測量時速度是否過快和測量面是否已經有損傷 HJ1\F rUpAiZfz > 如出現無法消除的故障或出現量爪損傷,嚴禁私自拆卸和維修,請及時送至儀器校驗組進行檢修和校準,如無法檢修再根據情況送外部修理. Cz);mOb%M% x(zZqOed 附詮釋: RGA* 測量的準確度(精準度): @$yYl jP
測量結果與被測部品真值之間的致程度. M@X#[w: 測量的不確定度 J R <-'
表徵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系的參數 内径千分尺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 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2 误差分析 内径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和一般测量所具有的示值误差,读数瞄准误差、接触误差和测长机的对零误差。影响内径尺测量误差,主要因素为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