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全国劳动模范叶德奕:一名平凡电网工人的不平凡故事

2015-6-4 10:21|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2911| 评论: 0

摘要:   图一为叶德奕的父亲非常自豪地指着叶德奕在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一幕的获奖照片。古辛英摄。  图二为生活中的叶德奕每天下班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古辛英摄。  中国经济网宁德5月28日讯 2015年4月28日,国网周 ...


  生活中,叶德奕坚持义务帮扶孤寡老人,他与黄埔敬老院结下不解之缘始于2004年。那年春节,老叶为敬老院检修线路,进了其中一个房间,一股气味刺鼻难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叶支那,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看着叶德奕,双目死灰。帮助老人清理身体之后,老叶找到负责人了解情况,一问才知老人年过八旬,身体半瘫痪,患有严重的哮喘病,长期卧床导致全身皮肤瘙痒溃烂,曾经好几次产生轻生年头。

  回到家中,叶德奕一夜未眠。第二天,他亲自给老人一套新衣服和棉被。从那以后,叶德奕时常到敬老院陪伴老人,给他按摩身体、擦拭清洗溃烂皮肤,除了为老人买营养食品,还亲自做可口的饭菜送过去。慢慢的,老人有了精神头,身体也渐渐康复,在老人的最后几年时光,他也将叶德奕当做儿子一样看待。

  在敬老院,老叶是所有老人的“儿子”。除了叶支那,这些年他照顾的老人还有很多。

  今年81岁的李郑生,患有心脏病、肺病,家庭困难,病一直没得到很好治疗,导致肺部溃烂,腿脚浮肿。叶德奕为此忙前忙后,除了包办老人的饮食起居,更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给老人看病……为了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叶德奕先后为敬老院添置了洗衣机、电热毯等电器,还买了DVD和碟片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多年来他花在敬老院的钱就达4万多元。

  多年来,受到叶德奕帮助的老人数不胜数:南平顺昌县孤寡老人杨华,老叶从1992年开始,每个月给他寄去生活费,直到2004年老人去世;宁德的唐世勋父子得了肾病,叶德奕通过汇款,让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叶德奕的家里有四个老人,除了自己的父亲,他还赡养着岳父、姑姑、伯父三个老人,他们都在叶德奕家住了近二十年。

  到底为什么叶德奕这么热心帮助别人?或许是因为自己高中时的那场病,让叶德奕觉得生命很脆弱,也很珍贵。“多活一天,就要多帮助别人一点。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了。”20多年来,叶德奕用自己的行动,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叶新亮是叶德奕的独子,但他从不缺“兄弟姐妹”。打从他有记忆开始,家里就有许多人。“打小就没见过我妈用小电饭煲煮过饭,因为人多,直接上大蒸笼、大铁锅,每回吃饭都得用‘抢’。”从1992年到如今,叶德奕先后为80多个孩子提供免费吃住,这些孩子中有单亲家庭的,有孤儿,有家庭困难的,最多的时候家里住着11个孩子,最少也有五六个。每个房间得摆3张床铺,有些孩子一住就是七八年。

  一个名叫李思琳的女孩,小名毛毛,乐观开朗,是叶家的活跃分子。但十年前叶德奕初次见到她时,她瘦得像个小猴子,瑟缩躲在角落,眼眶泛红,默默流泪。因为经商失败,父亲把毛毛丢给生病的姥姥抚养,自此再没出现过。”吃了上顿没下顿,更没想过有机会上学”。年幼毛毛记忆犹新。

  叶德奕听说了这事,徒步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把毛毛接回了家。

  孩子生病了,老叶夫妻俩整夜守在床边,孩子没营养,老叶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去菜市场“抢鱼”,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老叶想方设法逗孩子开心,渐渐的,毛毛小脸红润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童真的个性展露无遗。

  相对于起居生活,叶德奕更上心孩子的教育。毛毛户口不在县城,上学是件大难事,为此老叶跑遍了县城的各个学校,总算是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却也成了校长们又敬又怕的“麻烦户”。

  

图七为生活中的叶德奕正在写日记。古辛英摄。

  “他被称为‘赤脚大仙’,一份挥洒的志愿情”

  生活中,叶德奕还酷爱长跑运动,但为了把买运动鞋的钱省下来资助更多的孩子,他忍痛尝试赤脚跑步,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如今,他已成为周宁出色的业余长跑运动员,赤脚跑过多次全国马拉松赛,成为马拉松赛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跑友们称为“赤脚大仙”。2008年5月11日,叶德奕还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北京奥运会福州站的火炬接力活动。

  参加工作20多年,老叶从未休过假。不过2008年的一天,单位领导却接到老叶的请假单,而且时间特别长——15天。按理说,领导挺开心,因为早就想让劳累多年的老叶休息,但又怕老叶有什么麻烦事,所以立刻找老叶了解情况。

  结果很快水落石出。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消息传来,叶德奕第一时间捐款为同胞送去爱心。那段时间,叶德奕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盯着电视了解灾区救援情况。

  “大家都为灾区献一份力,我也要做点事。”老叶坐不住了,他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奔赴灾区尽己所能。知道此去危险,他瞒了领导,也瞒了妻子。

  回顾15个日日夜夜,老叶坦言自己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2008年的6月10日上午7点,阿坝州指挥部通知,要求抽两位人员去某个点找失踪的直升飞机。叶德奕主动请缨去,心想自己经常长跑,在体能上比较有优势。乐山供电局的援建队员们为叶德奕准备干粮和水,帮他检查安全措施,反复叮嘱一定要小心,务必在下午4点钟前赶回。

  当天,叶德奕和阿坝州供电局、汶川公安局、保安服务公司的几个同志组成搜救小组,穿过警戒区,踏着已经被泥石流,山体塌方掩盖的道路,向搜救目的地前行。山势陡峭,余震不断,头顶上还不时乱石翻飞,叶德奕他们只能像壁虎一样贴着随时可能塌方的乱石堆走,身后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途中,同行的公安局队友说前方将没有手机信号,让大家尽快给家人发条短信,因为谁也不知道,前进的途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叶德奕当时不敢给家人发短信,担心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事,妻子可能撑不住,想了半天,给在福州最要好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说:“如果活着走出来,会报平安,如果没有,请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我的家人”。

  傍晚5点多,天越来越黑,在乱石堆中行走,异常艰难。而此时几颗巨大的石头滚落在叶德奕身后一米处,随即轰隆隆滚入山谷。“魂都吓丢了,安全回到指挥部后,我多吃了好几碗面。”叶德奕笑着回忆说。

  在汶川灾区,叶德奕还辗转到了彭州等地,参加了龙门山镇学校和敬老院的供电线路架设安装工作,为灾区人民点亮光明。2010年西南地区干旱,他积极联系马拉松跑友向灾区小学捐赠了5千瓶水;玉树地震,他捐款2千元;闻讯甘肃舟曲泥石流,他又请了年休假只身赶赴舟曲灾区,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帮忙搜寻遇难者遗体、搬运桥梁铁架、清理道路淤泥、重建舟曲电网,一干就是6天7夜……作为中国的一名注册志愿者,叶德奕开展志愿服务超过6500个小时。

  

图八为叶德奕20多年资助孩子们的汇款单。古辛英摄。

  走进叶德奕家里,家里陈设简陋,最多的是汇款单收据,满满一个抽屉,金额少得几十元,最多达到6000多元,时间从1992年到2015年,资助过的学生就有20多人,汇款单对象全部是他觉得需要帮助的人。这20年来,他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就达10余万元。

  对于老叶的举动,很多人无法理解,有人说他是傻子,老叶听了并不反驳。他说,做个幸福的傻子,挺好。

  叶徳奕的这些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有人说叶徳奕傻,也有人质疑他图名图利。 误解和猜疑,接踵而来。叶德奕没有争辩,他觉得电线只要进了用户的门,凡是和用电有关的事,再多的事,他都得管。当然,叶徳奕知道他一个电工,肯定管不了别人怎么做,但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在他身上再多的笔墨,再多优美的形容词都是多余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做的事却是不平凡的,这些故事真实得让人忍不住眼角的泪花……

  (雷美容 陈舒平 古辛英 )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