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安全管理 警钟长鸣 查看内容

增加技术措施 避免倒杆伤人

2014-10-16 18:39|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765| 评论: 0

摘要: 作者:河北省正定县供电公司 李华新 某供电所在更换导线施工过程中,一农电工在解开旧导线时,电杆发生倾斜,险些将杆上作业人员摔下。经检查发现,此电杆只埋入地0.5m左右。后仔细检查:此杆不是原线路图上标注的15 ...
作者:河北省正定县供电公司 李华新 某供电所在更换导线施工过程中,一农电工在解开旧导线时,电杆发生倾斜,险些将杆上作业人员摔下。经检查发现,此电杆只埋入地0.5m左右。后仔细检查:此杆不是原线路图上标注的15m杆,而为12m杆。事后当时架设原线路的施工人员回忆起:这条分支线路施工时,图纸设计为15m,由于这根杆所在地地势较高,换为12米电杆,可在移交资料时忘记进行变更。由于附近村民因取土将此处下落1.5m,造成此电杆地下部分较浅。
笔者联系农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中发现,由于杆基不牢撤杆换线造成伤害也不在少数。造成此类事故的发生的原因是埋入地下深度不能直观反映到施工人员眼中。原因是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埋入地下部分为杆长的1/6:15m杆应为2.5m,12m杆为2m。而15m杆埋入3m后12m处杆径,与12m杆入地后11.5m处杆径无多大差别,用肉眼根本无法区别(15m杆与12m杆顶端直径均为195mm,拔梢度为1/13,因此无法直观判断此杆是15m杆还是12m杆,地下埋深多少)。如果线路施工资料移交发生错误或资料不齐全时,极有可能发生事故。
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值得我们思考,笔者通过深思,觉得应该采用技术措施,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修改电杆制作技术标准,新电杆完全有可能消除安全隐患。具体办法是:在制作浇注电杆模子时在距杆根3m处加一周2~3mm深槽,电杆制作完成后将在距杆根3m处凸起一圈,以后在施工时一眼即可发现此标志就可知道电杆有多深埋在地下,即可有效避免倒杆伤人。注:由于电力企业所用拔梢杆规格一般为8米、10米、12米、15米,(18米为等径杆)。最大埋深为2.5米,故标志取距杆根3m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