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用电需求的加大,电力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与一般企业相比,发电企业的生产现场是动态变化、风险性不确定的场所,工作在一线的职工往往面临噪声、高温、有毒有害化学品、工频超高电场和工频磁场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一线职工的职业健康保护和有效控制职业健康风险,已成为电力行业企业共同关心的一项课题。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从职业健康危险源控制、营造安健环氛围和医疗应急准备3方面入手,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方面,探索总结了一套电力企业职业健康保护对策。 4项危险源控制措施 1.噪声危害的控制措施 2.高温区域危害的控制措施 3.有毒有害化学品危害的控制措施 4.工频超高电场、工频磁场危害的控制措施 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分析和检查,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持续降低由人、机、环不配合带来的各类风险,改善作业条件。仅2007年,公司设备设施的安健环改造项目就达到了2000多项。 营造安健环氛围 职业安全健康是生产赖以正常进行的前提,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又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培训、宣传和部门安全学习等手段,力求做到使每一名员工都知道本职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让员工养成自觉执行职业健康保护措施的良好作业习惯。公司编制并发放《员工HSE管理手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手册》《NOSA安健环知识手册》《危化品清册》等知识手册;在生产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识和警语,建立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宣传栏增强现场安全氛围;还利用网站、通报和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公司积极进行噪声知识普及,使员工了解噪声的相关常识和现场噪声源,熟练掌握防护措施的选择和使用;对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充分了解使用防护用品的目的和意义。对于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用品,如呼吸防护器,公司则要求反复训练,使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使用技巧。 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在安健环意识调查中发现,65%的人不愿意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其原因是觉得使用起来不舒服。然而个人防护设备只有在正确穿戴“它”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所以,针对员工这种想法,公司除了培训宣传以外,还辅以切实有效的危险识别和监督手段,为职工营造良好的氛围,将“自我保护”落到实处。 公司在每个识别出危险因素的工作场地或设备上,清楚地标出需要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种类。标记可以消除从业人员对是否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疑问,提醒从业人员在此岗位必须佩戴防护用品。 公司的每个部门均设专门人员对个人防护用品负责,要求职工将用过的口罩、面具等防护用品用肥皂、清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晾干,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所有员工都知道怎样保存、定期清洗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不仅如此,公司还派专人定期对不同的工作场所进行巡视,识别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包括检查是否在需要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岗位没有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发现问题后立即纠正错误行为,并就不安全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对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从业人员给予鼓励,对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从业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并要求其立即改正。 医疗应急准备 当前国内电力行业企业面临的职业安全健康形势严峻,除了日常的危险源控制和对一线职工进行职业危害宣讲之外,还必须增强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只有在事前进行了充分的医疗应急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对此,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组建医务室 2.长期医疗合作 3.制定医疗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