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妙笔着墨绘丹青——来自国家电网公司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建设一线的报道

2014-10-18 23:49|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715| 评论: 0

摘要: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叫做神笔马良的画家,他画鸟能飞,画鱼能游,他能用手中神奇画笔将画作变为现实,造福世人,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山东泰安,也有一支“神笔马良”式的队伍,他们在短短的4个月的时 ...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叫做神笔马良的画家,他画鸟能飞,画鱼能游,他能用手中神奇画笔将画作变为现实,造福世人,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山东泰安,也有一支“神笔马良”式的队伍,他们在短短的4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原本只是图纸上的条条线线,变成了现实中的一座现代化的应急培训基地,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和专家“钢铁一样的执行和魔术师一样神奇”的赞誉,这支能将宏图变现实的神奇队伍就是泰安应急培训建设团队。

    以山东电校应急培训部为核心框架的国家电网公司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建设团队,通过近4个月的艰苦卓绝的努力,高标准建成了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的验收。自工程建设以来,从学校领导到一线员工,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建好应急培训基地、服务电力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室外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大型装备和应急物资已全部到位。国家电网公司泰安应急培训基地正式挂牌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泰山挑夫,勇担责任

    灾难,当人类面对它的时候,往往表现最多的是无力和痛楚。仅最近几年,我国就相继遭遇了汶川地震、南方冰冻天气、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胶东输电线路舞动等极端恶劣天气和特大地质灾害。灾区人民和在灾区参加救援的救援队员多么渴望能在冰冷的黑夜里能点亮一盏温暖的明灯啊。

    但是往往在救灾现场,救援人员或感叹人手太少,或感叹装备欠缺,或感叹现场调度不力,为没能救出更多的人而顿足,为没能挽回更多的损失而叹息,更不用说很多时候只能徒手救援了。在国家电网公司参与的多次救援活动中,我们有无数成功的经典案例,同时也给我们的应急抢险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所以,开展应急救援和应急抢险培训就显得那么重要。而培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建设一个能够满足现代条件下应急培训工作需要的培训基地。

    应急培训基地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尤其是如何做好应急培训和电网专业抢修的完美结合,没有成例可以参考,也没成熟的理论体系可以支撑,甚至没有一张图纸或者模型,它只在人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来完成基地建设,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山东电校人有不一样的意志力,有不一样的战斗力,他们发扬泰山挑夫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边摸索边前行,向着电力应急培训的崭新课题攀登。他们要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不可能为可能。让灾区亮起第一盏灯,让电网员工在这里练就过硬本领,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各级应急指挥人员指挥能力得到提升,让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和应急抢修队伍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让应急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基本能力得到提升,成为了山东电校人践行“忠诚电网、服务企业”铮铮誓言的最好行动。

    陆上猛虎,水中蛟龙

    在应急抢险和突发事件现场,什么样的地形和气候都可能出现,单单练好一种本领,掌握在一种地形、一种气象条件下的应急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应急训练就是要把电网员工打造成陆地猛虎、水中蛟龙似的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全天候现代化战斗队伍。

    理论作先导,身行作师范,是对培训教师的基本要求。应急培训教师不仅要懂应急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应急实践,也就是要做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这对于原来擅长理论教学的山东电校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负责应急培训的教师们,一边努力学习应急理论知识,一边熟悉应急技能,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这支队伍就具备了上得了讲堂,下得了战场的水陆两栖新技能。

    应急培训部教师张斌,这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2010年刚刚获得了学校教学能手的称号,在电力专业理论教学方面已经是个行家里手。但刚刚面对应急培训这一全新的实践课题,接手应急装备管理这项工作时,他确实感觉这项工作很挠头,有些设备别说是管理使用了,以前都没听说过、没见到过。为了充分掌握这些设备的特性,并且充分演练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他和参加过多次抢先救援和应急演练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应急基干分队队员们交上了朋友,和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他就实现了应急发电车、应急越野车、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冲锋舟、橡皮艇、四驱皮卡车、应急发电机、高杆泛光灯这些大型应急装备能驾驶会应用,单兵装备、便携式发电机、千斤顶这些工器具能掌握可操作,真正实现了工作原理能懂会讲,操作实战能用会修,在新领域中成了行家。

    张斌的转型经历,只是山东电校应急培训师资团队的一个缩影。在短短的4个月的时间里,应急培训部的所有成员,不懂就学,不会就练,与身边的同事交流,向厂家的专家请教,跟专业的教练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训练中成才,纷纷成为了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大拿。同时培训教师们还自编了《应急指挥中心设备管理》、《应急通信装备使用》、《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培训手册》、《灭火具体方法与消防器械使用培训手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16门培训教材和培训手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全面开展应急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挑灯看剑,大地飞虹

    当夏日的深夜,万籁俱静,人们都已进入梦乡的时候,在山东电校的应急培训基地建设现场却是营灯高挑、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应急培训部的全体成员和应急基干队员们正在为加快完善基地建设而辛勤细致地工作着。

    从五月底建设方案通过审查到六月底实体工程接受验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用正常速度和常规办法搞建设,已经行不通了,时间不等人,计划在催人。怎么办?唯有拼命才能复命。在建设应急培训基地过程中,应急培训部的同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没有人叫苦退缩,没有人畏难不前。应急培训部负责人马明礼骄傲地说,应急培训部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任何困难在我们的面前都要低头让路。

    在应急培训基地建设最为繁忙的六月,应急培训部所有人坚持完不成任务不吃饭,达不到目标不睡觉。有一次,有个设备生产厂家发货迟了2天,耽误了建设工期,工程负责人田迎祥带着安装公司昼夜赶工期,晚上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吃饭就在工地上席地而坐,安装公司的老板感动了,让自己的所有施工队员放下手中的其它活,先为电校赶工期。这么一来,硬生生地把耽误的工期又抢了回来。

    攀岩墙钢架吊装是心理与体能训练场建设的重点控制工程,吊装稍有不慎,就会损坏钢架,影响建设工期。应急培训部总工程师陶苏东冒着酷暑,顶着骄阳亲自指挥,高17米、宽18.7米、重23吨的攀岩墙钢架一次吊装成功,为心理与体能训练场按时建设完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对于应急培训部人员来说,午饭两点吃,晚餐九点吃这是常事。工作忙起来,饿了就啃一口方便面,渴了就喝一口凉开水,在工程最紧张的一段时间,学校商品部的方便面售罄了,矿泉水卖光了。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负责水域抢险建设项目的教师雷亮,肠胃炎犯了,可是他仍然咬牙坚持上班,跑前跑后忙工程,没有耽误一天。直到领导发现他脸色蜡黄、直流虚汗,才知道他已经带病工作了一周,在领导的强制命令下,他才勉强休息了半天,紧接着又投身到工程建设中去。山东电校人,在应急培训工程建设这项宏伟工程中,用对电力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自身工作的火热激情,战胜了种种困难,排除了种种烦恼,终于将上级交给的任务圆满完成。

    山东电校人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奋战,用舍我其谁、拼命三郎的精神,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他们个个晒得黝黑,脸上却带着胜利的骄傲;他们常常加班加点,人人却精神百倍。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不将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建成国家一流培训基地誓不罢休!而今,他们做到了!在这个火红的七月里,他们用卓然成绩向国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建党9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山东电校应急培训基地建设者们没有丝毫停歇,他们正以“国家电网人”特有的意志品格,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在应急培训基地建设的广阔画卷上,勾画出忠诚报国、光耀神州的电力彩虹!(何修伏 叶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