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尝不是一只电表,只要客户需求不停,我们就转个不停。
在普通百姓遇到不解的用电问题时,他总是能够耐心地找出一串串数据化解疑惑;在向他询问厦门经济发展情况时,他很快就通过一个个用电数据将厦门的发展情况说得头头是道。
他,就是福建厦门电业局思明供电分局装表二班班长郑聪明,这位59岁的老工人,在装表接电岗位上一干就是31年。他31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穿梭于厦门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见证了从机械式电表到电子式电表,再到智能电表的一次次升级换代,收获了“全国劳模”“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一项项荣誉。
“机械式电表”:只要客户有需求,日夜“转不停”
“以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机械式电表,只要客户有用电需求,它就不分昼夜转个不停。”在装表接电工作岗位上忙碌31年的郑聪明说,“我们何尝不是一只机械电表,只要千家万户有需要,我们就默默地转,只要客户需求不停,我们就转个不停。”
郑聪明所在的装表班有6位员工,除了担负正常的营业工作外,还担负着辖区30万户居民客户电表的安装、更换和故障修理工作。30多年里,郑聪明几乎没有请过假,每天坚持提早一个小时上班,推迟半个小时下班,像一只机械式电表,紧跟客户的需求不停地转动着。
2007年6月底,厦门市一处叫东盛花园的安置房快要交房了,开发商却心急如焚,房子要赶在7月前交房,可手续还不完整,电表还没装,拆迁户已经急了。开发商找到郑聪明,把困难说出来,请他帮忙解决。郑聪明说:“我们两天之内就把电表装好。”
时间太赶了。周末,郑聪明带上班组员工,一大早就去装电表,中午开发商要请他们吃饭,郑聪明谢绝了,自己跑去买快餐,并嘱咐员工:“吃完饭,马上开工,不能停。”从早上到天黑,忙了整整两天,400多个电表终于装好了。开发商一看,立即把交房通知贴了出去。过了几天,开发商带着感谢信和锦旗上门感谢,锦旗上写着“挥汗酷暑帮装表,加班实效为安宁”。
“电子式电表”:“转速”不变,变化的是服务方式
所有电表的转速标准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科学的计量方式。郑聪明的服务就如同机械式电表到电子式电表的升级——不变的是围绕客户需求而“转”,变化的是服务方式的创新。
“郑聪明一直将心比心地去体会客户家里没有电的感受,他常说自己也是一名用电客户。”郑聪明所在部门的党支部书记林江汀说。
去年夏天,郑聪明发现,有些居民家中的电表因为超负荷烧坏了。按照正常程序,居民要到营业厅办理手续,再回到家中等待供电员工来维修。
“夏天没有电,多难受啊!”郑聪明思考,能不能在这方面加把劲,缩短业务办理时间,让客户尽早用上电?110报警电话的处理模式让他受到了启发。
郑聪明让班里的内勤员一接到电表报修电话,就直接给他打电话,然后他再指挥附近的班组成员赶到现场。
两天后,郑聪明的电话响了——厦门港中埔头有一位林先生家中的电表烧坏了。这个电表供6户人家使用,这几户都停电了。
“好,我马上派人过去。”郑聪明马上拨通了正在附近工作的班组员工的电话,“把手中的活放下,先处理停电故障”。3个班组员工立即赶往中埔头,郑聪明也赶了过去。
当林先生从营业厅回到家里时,发现烧坏的电表已经更换了。“你们的速度怎么这么快?”林先生十分高兴,“我还没到家,电表就修好了!”郑聪明也是满心喜悦,按照这种“电力110”的服务模式,居民电表烧坏的问题1小时之内就能解决。
“智能电表”:因为互动,客户感受到贴心
“智能电表因为实现了电网企业与用电客户的互动而受到客户的欢迎。”郑聪明说,“其实我们的服务也一样,只不过我们跟客户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为沟通,客户会感受到贴心。”
3月15日,厦门市华侨海景城住户李先生反映,他们家一天用电量竟高达七八十度。
“这怎么可能,你们供电局装的表乱跳!”郑聪明一到,李先生就向他抱怨。“我马上帮你排查。”郑聪明微笑着说。
李先生说他们家新买了2台暖风机,厂家说每台750瓦。“我算过,2台是1500瓦,1小时1.5度电,一般开8~10小时,一天不过15度电,怎么会到七八十度?”
郑聪明仔细查看暖风机,发现上面标明是2500瓦,2台5000瓦,一天开十个小时,再加上其他电器,七八十度电很正常。李先生一听恍然大悟,忙向郑聪明道歉。郑聪明微笑着给李先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郑聪明通过与客户的真诚沟通,化解了大量的投诉纠纷。2010年全年,郑聪明带领的装表班实现了全年“零投诉”。  郑聪明在为客户装表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