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692|回复: 0

多一些勤俭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发表于 2016-9-27 11: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陕西咸阳
多一些勤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想要生存,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生活勤俭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表现,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多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处处节俭,他常常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很多。他的生活非常窘迫,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等份,每一份中又平均分成30等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日子还算过的舒心,这就证明了“勤俭”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正事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绝不能竭尽全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而必须以勤俭节约为准则,并且身体力行,今天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勤俭,倘若有一天,我们富了,也更应该多勤俭。
古时,国人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标准,然而有一些人却没有真正理解“勤俭”的深层含义。
从前在一座山上,住着一个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德很美满,临终前,他把一块写着“勤俭”两字的匾文给两个儿子,告诉他们说:“你们想要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老大得了一个“勤”字,他把“勤”字恭恭敬敬的挂在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可他的妻子和儿子却大手大脚,常常把白白的馒头吃了两口就扔掉了。久而久之,家中没有一点食粮。老二分到了一个“俭”字,他分得匾后,把“俭”字当作“神谕”一样供放在中堂,却把“勤”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还是填不饱肚子。他们兄弟俩却不知“勤”“俭”两字是不能分家的,一定要相辅相成,这是缺一不可的,而当今社会上的超越现实,盲目攀比,斗富摆阔,过度包装,极度美化,蓄意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将其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
现如今就应该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勤俭节约型社会,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让人意识到节俭的必要性,让节俭的春风在大地上荡漾,让节俭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节俭的花开得更加灿烂!
彬县分公司
魏新婷





上一篇:老电工
下一篇:国发办[2016]9号文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