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共担 利益共享 华中电监局全力推进“两个细则”实施工作 中电新闻网记者 张子魁 “跨区域电能交易,对区域外送电力进行了辅助服务,但在补偿上现在还没有体现,希望以后也能拿到跨省辅助服务的补偿。”“‘两个细则’是真金白银的考核,对目前经营困难火电厂至关重要。分摊的比重大,希望减少分摊。” “‘两个细则’实施之前,提供辅助服务都是无偿的,现在我们的贡献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了,但是感觉补偿还是不到位。”12月25日,在华中电监局的会议室里,来自湖北省的3家发电企业与湖北电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坐在一起,针对华中区域“两个细则”工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厂网界面的新规则 何为“两个细则”?“两个细则”是对《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与《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简称。 “‘两个细则’是国家电监会厂网界面监管工作重要制度之一,对协调厂网关系和辅助服务市场化意义非凡。”华中电监局局长何兆成介绍说,“在此之前,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有一定的强制性。 ‘两个细则’既维护统一调度,还可以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发电企业提供辅助服务,这是最终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而据华中电监局市场与价财处处长银车来介绍,华中区域“两个细则”工作起步很早,在华中电监局成立之初便已开始酝酿。 “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厂网一家,由电网公司制定办法考核发电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后,厂网分开,电网公司和每个发电企业都成为了独立的市场主体。”银车来介绍说,“如果再由电网企业制定办法考核发电企业肯定不妥,所以华中电监局成立之初就联合地方经信委,推动考核办法制定与起草。在当时,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的考核办法起草工作已基本完成。经过几年反复修改,我们认识到虽然各省有各自特点,但区域电网的运行要求是一致的,所以需要一个区域统一的考核办法。”时逢国家电监会在全国推行 “两个细则”,要求各个区域局起草办法。华中电监局与上级国家电监会不谋而合。在此之前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华中电监局推行“两个细则”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2008年11月15日,国家电监会下发《关于同意印发实施华中区域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及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同意华中电监局颁布实施《华中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及《华中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 2009年1月14日,华中电监局对“两个细则”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印发了《关于印发实施华中区域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及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华中电监局“两个细则”的推广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公平的新系统 有了政策支持,通过何种途径进行考核与补偿?华中电监局早有打算。借助电网公司调度系统,在华中电监局的主持下,华中区域各省“两个细则”技术支持系统逐步开发成型。 据华中电监局市场与价财处副处长舒立平介绍,在华中区域,湖北电网公司的考核系统功能相对而言最符合“两个细则”的要求,系统设计上做了很多细致的考虑,参数的修改很方便。同时,整个系统工作流程没有人为干预,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湖北省考核系统的开发较早,开发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其他地区可用的系统,在湖北不一定适用。因为湖北省调度关系很复杂,有国调、网调、省调三级调度关系。”湖北省电力调度中心调度计划处处长李伟介绍说,“而且‘两个细则’的考核标准是框架性的,政策宽泛,需要将考核标准转为公式、参数。两三句话的规则转换为公式,就产生很多现实问题。辅助服务水火是否有差别、考核幅度、价格如何定、如何结算……这些都牵扯到很多技术问题。所以设计系统时设定参数是可以调整,这样有改动时就不需要重新修改程序。”据介绍,早在2008年,考核系统就已进入开发阶段,并于2009年7月开始导入数据模拟计算。2009年12月31日,考核系统通过华中电监局验收。2010年1~6月系统试运行阶段,这期间并没有进行结算,但试运行的日子却让李伟印象深刻。 “那段时间我们这里很热闹。”李伟笑着回忆说,“省调32个电厂纷纷派人在这里核对数据。他们拿着华中电监局印发的‘两个细则’详细计算核对数据。”对数据结果或对“两个细则”理解有异议,华中电监局就会组织会议进行讨论。正是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讨论会,厂网双方慢慢达成共识,一个个具体的参数确定下来。整个过程,发电企业直接参与,保证了考核系统的公平性。“‘两个细则’就是要体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考核的钱取之于电厂用之于电厂。电网企业和政府机构,不能在里面谋取任何利益。”银车来如是说。 2010年7月1日考核系统正式运行,开始真实结算。据李伟介绍,因为直接关系到发电企业的利益,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发电企业的关注程度更高了。结算数字是否合理?各厂之间是否均衡?发电企业都认真对待。经过不断调整,系统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较大的争议,得到发电企业信任,运行之初因为一个边界考核数值就多次讨论的“热闹”场面不再。系统运行平稳,而且信息公开透明,也没有人为干预,现在发电企业已不需要派人过来。 企业的新改变 “正式运行至今,从时间上看,‘两个细则’实施初期,考核量较大,但随着工作力度加大和各发电企业的逐步适应与重视,考核电量比重逐步降低。”银车来如是说,“‘两个细则’对提高电网的安全水平有重要作用。电网企业对并网电厂没有制约,原来的电网安全运行完全由调度下指令,而现在是将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分担到每个参与生产运行的人员。由原来仅依靠单一调度机构来实现安全稳定优质运行,发展到全网都关注。”12月29日在华中电监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银车来的话得到了湖北省的3家发电企业与湖北省调度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的证实。 “‘两个细则’规范并网发电厂和调度机构的行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提高,也促使我们发电企业不断地优化机组运行方式,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供辅助服务的积极性。”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燕第一个发言说,“众所周知,提供辅助服务会需要付出成本代价和收益代价。而以前进行辅助服务是没有补偿的,实行‘两个细则’,遵守调度指令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虽然运行成本远远超过这个补偿金额,但有补偿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而且还能提高发电企业的责任意识设备管理水平, 比如我们公司3个电站非停次数逐年减少,今年2个电站没有发生过非停。”“因为‘两个细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真金白银,这就促使我们将运营情况与经济责任紧密结合,调到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降低考核因素。主动进行技术改造并加强日常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督促运行人员规范操作,减少发电计划偏差造成的考核。”华能阳逻电厂营销部经理洪漭发言表示。 中国电力黄冈大别山发电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立新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 会不会有企业不接受“两个细则”?据介绍,“两个细则”推行之初,有些火电厂因为经营困难,曾有过抵制心理———经营已经举步维艰,还要拿出钱补偿他人,岂不是雪上加霜?“两个细则”是否可以暂停,待经济好转后继续推进?对此,银车来表示:“这与是否推行‘两个细则’无关。因为发电企业所处的外面环境是相同的,这对所有发电企业是公平的,‘两个细则’对所有发电企业也是公平的。”“推行‘两个细则’是推行一种机制,不是要设立一个高到大家无法触及的标准,目的不是扣罚,而是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推行辅助服务的市场化建设。”银车来补充说,“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1克的煤耗,那一年下来会节约多少成本,况且考核的金额只是很小一部分。”这一点也得到了湖北省电力调度中心调度计划发电管理专责李伟的证实,“考核电量仅占到发电企业所发电量的千分之一。”“责任共担,利益共享。”银车来说,“‘两个细则’能够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不稳定发电厂也就没法正常生产。” 精心修订的新细则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两个细则”的推进也需要一个的完善的过程。华中电监局没有满足,做出了更大的努力。 早在今年年初,华中电监局启动了“两个细则”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历时半年多。经多次讨论和测算,使各省考核和补偿力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算法得到统一、计算流程得到优化,更符合华中区域各省市实际情况,保证了考核与补偿的公平性、统一性和合理性。通过与区域内电网企业座谈、组织华中区域各电监办、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近100名代表充分交流、组织测算有关技术标准、成立细则修订专项小组等前期工作,确定了细则修订原则、基本思路,完成“两个细则”征求意见稿的初步修订。 修订后“两个细则”更加细致。修订明确了电网企业所属电厂不参与“两个细则”的考核和补偿;补充了机组等效非计划停运时间上限,减轻了对机组非计划停运的考核力度;增加了AVC、火电厂全厂AGC控制模式的考核和补偿条款;取消了水电机组启停调峰补偿,并对电厂涉网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通信设备的技术标准和考核项目进行了细化……8月10日,修订后的“两个细则”正式印发,修订已结合各省实际,统一了“两个细则”具体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9月1日,华中电监局新修订的‘两个细则’开始运行,这要求信息公开的更为透明、精准,精确到毫秒级,这对硬件要求更高。”李伟介绍说,“按照华中电监局的要求,新系统将在2012年1月1日投入使用。”届时,华中电监局“两个细则”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更公平、精细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