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憨厚可鞠的笑容中浸透着刚毅与矜持;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洋溢着自信与活力。对待工作,无境忘我,精益求精;对待他人,关心入微,关怀备至。2月20日,这是我对他的采访中交谈的印象之一。 他,就是江苏海安县供电公司员工标兵,农电配网专责仲蓉维。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想到的是于微细处见精神,带头捐资献爱心送温暖,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氛围。八年来,他从事着最光明的职业,用汗水播撒光明,用赤诚点亮心灯,去资助一位特困大学生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当地流传着。 去年腊月二十九,家住海安县南莫镇朱楼村三组特困大学生谢富平,从手中接过海安县供电公司农电配网专责仲蓉维带来的600元现金和近千元的物品时,她两眼热泪盈眶地说:“谢谢叔叔这么多年来对我的资助,是你们给了我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神安抚,这份情意我将以好好学习的优异成绩来答谢你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2003年的8月份,时任农电配网班班长仲蓉维带领一班人来到南莫镇进行安全生产督察,当来到朱楼村3组村民谢宝明家时,他们当时都愣住了,一家三口人破旧不堪的三间房子加上一间小厨房,两张木板床,一张床上连席子都没有,家里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骨瘦如材的谢宝明自我介绍:自己今年53岁,2002年6月身患食道癌开刀,把自己靠种1.9亩地积累的2、5万多元都花光了,还欠下3000多元的债务,自己正常吃药调理一年还需要近5000元左右,靠亲友借债过日子,老伴因脑膜炎后遗症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务和责任田的事情又压在自己身上,眼下14岁的女儿上初中二年级,学杂费需要800多元,还要向亲友借钱……”听了老谢的一席话,当时仲蓉维心情很沉痛,如似一块石头压在心头,像这样的特困家庭今后工作怎样生活,小富平读书的费用又怎么能着落呢。从此之后,仲蓉维下定决心要帮助小富平,每个学期之前都忘不了上门奉献爱心。他并通过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呼唤了奉献更多情和爱的人们,曾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留下了太多的脚印和感动。 仲蓉维是公司的员工标兵,也是位乐于奉献的热心人。妻子面临的下岗,老丈人常年生病,处处需要的是钱,但仲蓉维对困难的家庭和职工是显示的“穷大方”,就像电力的“一盏灯”温暖着这些社会弱势群体。为了资助这个特困家庭和帮助谢富平,他已经连续坚持了八年不间断,特别是最关键的时候,他定会出现在小谢的眼前,每逢春节前夕,他总要到谢家探访年货备了没有,不然他亲自到当地购来肉鱼等物品送去…… 寒门学女谢富平是江苏常熟理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名在读大学生,每逢新学年又要开学了,小谢的学习费用究竟凑足了没有?费用又从何而来呢?仲蓉维想到的同时,都是提前准备,然后决定再走“亲戚”。 现在的谢富平是个表现出色的在校的大学生,因她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她在校荣耀地告诉学友们:“我很幸运,背后有位仲叔叔一直支持着我……” 八年来,仲蓉维先后十多次带领员工和家属登门造访谢富平的家庭,给小谢的家人送去了5000余元现金和价值超千元的衣物,他奉献的是“爱心之旅”,编写的是“爱心故事”,在社会上一直流传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