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凡是电源引线采用三脚插头的家用电器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中性线。根据相关规程的规定,由低压公用电网或农村集体电网供电的低压电气装置应采用保护接地,不得采用保护接中性线。所谓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器具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作可靠连接。当发生漏电故障,外壳的危险电压安全泄入大地,保障人身安全。电气接地必须接在专用接地线上。目前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家庭根本就没有接地线,极个别用户采用保护接地,但不是标准的接法:例如有的用户将水管当作地线。这是危险的,因为水管是铁质的,管道之间的交接处均用麻丝或生胶带做防漏密封,接地电阻过大,不能满足接地要求;还有的用户用一根导线用钉子钉在墙上或地下,甚至将导线往地上一丢就算接地。这些接地方法很不靠,危险性很大,应杜绝使用。 2 对使用多孔插座的危害认识不足 大多数农户在买插座时都选择插孔头多的多用插座,这种插座虽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十分不利于用电安全。如果把很多设备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容易引起超负荷运行,插座线路发热后,容易引起火灾。同时,插在一起时各家用电器之间也容易产生干扰,而且插孔太多时容易因距离等设计不当可能引发触电事故。例如把冰箱和电视机共用一个插座,因电冰箱其启动电流大,当电冰箱启动时会对插座和电视机造成危害,同时由于电冰箱和电视机靠得很近,电冰箱工作时会对电视机的画面造成影响。 3 对三脚插头改两脚插头用的危害认识不足 有许多人对家用电器的接地线没有足够重视,为了使用方便,只将用电设备接电源,或将带有接地符号电源插头的该脚掰掉,便于插入两孔插座上。洗衣机、电热器、电冰箱、空调器等家用家用电器的外壳或电源插头上注有接地符号,这是告诉人们该用电设备要接地。不按要求操作危险非常大,接地线通常与家用电器设备的外壳相连,当这些家用电器一旦漏电,漏电电流绝大部分通过这根线流向大地。而人们不慎触及用电设备外壳,如果有接地线,只有很小电流流入人体,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如果没有接地线,对人体危险非常大。 4 对火线进开关认识不足 有关规程规定了照明线路安装必须“相线进开关,中性线进灯头”。一些人认为无所谓,只要能起到控制作用就行,因此,一些家庭的电扇调速器、照明灯开关接在中性线上。当断开开关时,却存在中性线断路,而相线经负载使断点前段中性线带有对地的相电压,如果人一碰触便发生触电事故。 5 超负荷用电严重,对熔丝的作用认识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户新添置了大量的家用电器,用电负荷剧增,而室内用电线路还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设计安装的,导线载流量余地很小。因严重超负荷运行、刀开关熔丝经常熔断,有些人为了一劳永逸擅自将铜丝当作熔丝。结果在负荷超标时,熔丝不熔断,致使线路绝缘老化短路,酿成一场火灾悲剧。 6 不懂家用电器“待机”也耗电 绝大多数农民平时注意省电,却不知道家用电器使用遥控开关关机还不行,因为“待机”状态也照样耗电。部分家用电器“待机”耗电功率如下:空调器3.47 W, VCD10.97 W, DVD13.37 W,彩色电视机8.07 W,洗衣机 2.46 W,微波炉2.78 W,抽油烟机6.06 W。不同品牌的家用家用电器待机时的耗电能量不同,但总是要消耗一些电能。 7 对旧家电超期服役的危害认识不足 家用电器使用时间过长,超过其正常使用寿命,是农村使用家用电器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农民进城打工从城市带回的旧家电,使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每种家用电器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有相当一部分家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超出它的正常使用寿命,使用时经常出现故障,一些消费者用拍拍打打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家用电器随时可能发生外壳带电现象,给使用者人身安全带来伤害。 8 对塑料绝缘导线直接埋在墙内的危害认识不足 采用暗敷配线,但不采用穿管配线直接把导线放在墙里,旧房子穿墙的导线亦不采用穿墙套管配线。这种做法,十分危险。理由有三:一是建房或装修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导线绝缘,而导线绝缘一旦损坏,轻则漏电浪费电能,重则发生触电事故或火灾;二是塑料绝缘导线长时间使用后,塑料会老化龟裂,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当线路过载或短路时,更易加速绝缘的损坏;三是一旦墙体受潮,就会引起大面积漏电,不但危及人身安全,而且浪费大量电能;四是塑料绝缘导线直接暗埋,增加线路维修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