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电工技术 规程标准 查看内容

外线电工、维护电工、汽车电工安全技术工作规程

2014-12-24 12:32|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1602| 评论: 0

摘要: 第一节 外线电工 (Ⅰ)登杆作业前:   第7.1.1条 不能胜任外线杆上工作的外线电工,不允许登杆作业,新技工、学徒工在训练期间,必须在熟练技工的监护指导下进行登杆学习。   第7.1.2条 登杆人员在登杆前,应对 ...


  第7.2.9条 使用梯子、倾斜角应不小于20°,但也不应大于 60°,底脚应有防滑设施。禁止两人同登一个梯子。

  第7.2.10条 工具袋必须合适,背带要牢固。漏孔处要及时缝补好。

  第7.2.11条 使用人字梯时,夹角应保持45°左右,梯脚应用软橡皮包住,两平梯间应用链子拉住,以防向外侧滑倒。必要时派人扶住。

(Ⅲ)安全技术操作
  第7.2.12条 室内修换灯头或开关时,应将电源断开,单极拉线开关应控制"火线";如用罗口灯头,"火线"应接罗口灯头的中心。

  第7.2.13条 每幢房屋的进户保险丝具应装在"火线"上,安装位置应考虑换修熔丝的方便。

  第7.2.14条 设备安装好后,必须对设备及接线仔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合闸试运转。

  第7.2.15条 安装电动机时,必须检查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转动是否灵活,零部件是否齐全,同时必须安装接地线。

  第7.2.16条 拖拉电缆应在停电情况下进行。若因工作需要不能停电时,应首先检查电缆有无破裂缺口之外,确认完好后,戴上绝缘手套才能拖拉。

  第7.2.17条 在进行停电作业时,首先拉开刀闸开关,取走熔断器(管),挂上"有人工作,不准合闸"的标示牌,必要时在开关闸箱处加锁,并留人看守,以防万一。

  第7.2.18条 对新安装的动力设备,首先应检查安装接地、容量、配电设备及开关等是否符合规定。

  第7.2.19条 在有灰尘或潮湿低洼的地方敷设电线,应采用橡皮电缆,如用橡皮线则须装于胶管中或铁管内。

  第7.2.20条 拆除不用的电气设备,不应放在露天或潮湿的地方,应拆洗干净入库保管,以保证绝缘良好。

  第7.2.21条 用瓷瓶或瓷夹板装置的屋内电线,应安装在人手不易触及的地方,灯头对地至少应保持2m的距离。

  第7.2.22条 带熔断器的开关,其熔丝(片)应按负荷电流配装。更换后熔丝(片)的容量,不可过大或过小,若换低压闸刀开关上的熔丝(片),则必须先拉开闸刀。

  第7.2.23条 进户线或屋内电线穿墙时必须用瓷管、塑料管。在干燥的地方或竹席墙,可用胶皮管或缠4层以上胶布,且与易燃物保持可靠的防火距离。

  第7 2.24条 屋内布设绝缘电线时,对地距离应不小于2m,互相间的距离应在2.5cm以上,和建筑物距离应在1cm以上。

  第7.2.25条 敷设在电线管或木线槽内的电线,不允许有接头。

  第7.2.26条 经常移动和潮湿的地方(如廊道)使用的电灯软线应采用双芯橡皮绝缘或塑料绝缘软线。并须经常检查绝缘情况。

  第7.2.27条 临时炸药库、油库的电线,应用没有接头的电线,严禁把架空明线直接引进库房。库内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丝等易发生火花的电气元件;库内照明应用防爆灯。做到人走灯灭。

  第7.2.28条 熔丝或熔片不得削细削窄使用,也不应随意组合和多股使用,更不应使用铜(铝)导线代替熔丝或者熔片。

(Ⅳ)检修的安全技术
  第7.2.29条 操作刀闸开关及油开关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要设专人监护。

  第7.2.30条 40kW以上电动机.进行试运转时,必须有相应的启动设备和安全措施,并应配有测量仪表和保护设备。一个电源开关不得同时试验两台以上的电气设备。

  第7.2.31条 变压器、电动机进行试验或试运转时,应有专人负责监视,不得随意离开。如发现异常声音或嗅味时,立即停机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修理。

  第7.2.32条 作各种电气设备试验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作任何电气耐压工作,应穿好绝缘靴戴绝缘手套,并设专人监护。

  第7.2.33条 试验电气设备或器具时,应设围栏并挂上"高压危险!止步!"的标示牌,并设专人看守。

  第7.2.34条 耐压结束,断开试验电源后,应先对地放电,然后方能拆除接线。

  第7.2.35条 准备试验的电气设备,在未作耐压试验前,应先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合格者禁止试验。

  第7.2.36条 一般电气设备进行干燥时,应尽量在干燥室内进行,如条件不具备也可用铁损干燥法或铜损干燥法等。

  第7.2.37条 在干燥室烘干时,干燥室内温度不得超过 90℃,干燥室屋顶应留有出气孔,并要设专人负责看管,每半小时至一小时记录温度,测试干燥物的绝缘电阻,至合格为止。

  第7.2.38条 用短路法干燥时,逐步加温至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用电阻法不得超过90℃;用温度表测量不得超过70℃。干燥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看管并记录温度及绝缘电阻(上述温度指A级绝缘)。

  第7.2.39条 干燥室不应堆放其他物品,特别是易燃物。

  第7.2.40条 一切施工机械设备的电器部分,应由专职电工维护管理,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任意拆、卸、装、修。

第三节 汽车电工     

第7.3.1条 汽车电工除熟悉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还应遵守本规程规定。穿戴好一般劳动保护用品外,还应穿耐酸碱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橡胶袖套、橡胶围裙,备用防护眼镜,长筒胶靴等。

  第7.3.2条 车间内应备有苏打水和氨水溶液(含氨 10%),作为中和落在工作人员身上的硫酸之用。

  第7.3.3条 检查各种电气设备(充电机、试验台、电烘箱等)及用电器具的接零保护是否齐全良好,各种插头,开关绝缘是否良好,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第7.3.4条 检查通风设备是否良好,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第7.3.5条 检查酸、碱容器及废液排放,处理装置有无异常情况,发现跑、冒、滴、漏及时修理。

  第7.3.6条 工作人员应熟悉硫酸的性能。

  第7.3.7条 检查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有效,如缺少或失效时,及时增添与更换。

  第7.3.8条 操作人员应懂得直流电、交流电、直流电机、整流器等基本知识。

  第7.3.9条 开始工作前,打开通风设备,将酸蒸汽及时排出户外。

  第7.3.10条 在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硫酸徐徐倒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匀,禁止将水倒入酸中或酸倒得过急发生沸腾,溅起烧伤眼睛、皮肤或衣服。

  第7.3.11条 当发生硫酸溅入眼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并送医院治疗。

  第7.3.12条 工作场所禁止明火与吸烟,电气闸盒必须有防护罩。必要时加锁。

  第7.3.13条 搬运蓄电池时,必须做到稳搬轻放,以防剧烈震动,落地伤人或损坏蓄电池。

  第7.3.14条 从事铅作业人员应戴过溶式防铅或铅烟口罩,并定期更换或经常清洗所用的滤料。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及围裙,并应定期清洗、禁止穿工作服进食堂或宿舍。饭前及下班后应洗手,用肥皂刷洗或用2%~3%醋酸先浸泡5分钟用肥皂刷清,禁止在车间内吸烟、用饭。

  第7.3.15条 在汽车上拆卸蓄电池时,应先将搭铁线、联接线、电动机线依次拆下,最后拆去蓄电池的固定架。安装蓄电池时则与拆卸反序进行。防止蓄电池短路发生火花,烧坏导线和蓄电池,甚至发生爆炸。

  第7.3.16条 从车上拆下蓄电地进行小修时,应将蓄电池洗净、擦干,然后将塞盖打开,静放30~40min,再进行工作,工作时应戴手套。

  第7 .3.17条 按原车规定安装蓄电池联线时,若产生小火花,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排除后方可重新连接,以免烧毁线路或着火。

  第7.3.18条 用高率放电器检查行驶车辆上的蓄电池,必须先将蓄电池塞盖打开,静止30~40min后,才能进行检查,以免在检查时产生火花,防止蓄电池爆炸。

  第7.3.19条 拆卸发电机、电动机时,应先切断电源总开关,或将蓄电池的搭铁线从桩头拆开放好,以免工作时发生电源短路带来不良后果。

  第7.3.20条 在车上拆装启动电动机时,精力应集中,按操作方法,轻拿轻放,体弱力小者不得强行操作,以免电动机落下伤人。

  第7.3.21条 检查车辆电路时,遇有油污和容易着火的部位,应用试灯或电表检查,不得用打火的方法进行检查,以免发生火灾。

  第7.3.22条 修理和调整带有高压的电器时,应用绝缘工具进行工作,以免触电。

  第7.3.23条 安装线路应按本车规定进行,未经领导批准,不得任意改变,导线的绝缘必须良好,接头要紧密牢固,用胶布包或套上塑料管。

  第7.3.24条 在试验台上试验发电机,电动机时,应紧固夹牢,没有防护装置的应装上,以防试验时松脱,甩动机件,伤害人员。

  第7.3.25条 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勿使蓄电池长期有电,以防损坏。

  第7.3.26条 整理好工器具、材料,整齐地放回工具箱。

  第7.3.27条 将工作场所打扫干净。

  第7.3.28条 对小型机械设备,进行维护。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