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使用的地线必须是合格的地线,严禁将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也不允许把短地线接成长地线,临时凑合使用。? 6)不允许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粗看起来两者无甚差别,实际上有本质的不同。如图1-4(a)所示,装有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对称三相 金属性短路,N点既是地线短路的中性点,也是电气的零电位点,接地电阻R中无电流。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s,取Ik=17.57kA(相当110kV系统短路容量3500MVA),实测接地线铜线电阻Rs=1000~3000mΩ,UE=18~53V,远低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因此,三相短路接地线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1—4(b)所示,用三组单相的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电气零电位点移至大地上。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Rs),取接地电阻R=0.5Ω,U′E=8785V,远远高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故不可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单相接地线可用于重复接地。? 7)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接地网的接头上。实测证明,良好的接地可将停电设备上的电位降至1~2V。有的操作人员图省事,将地线的接地端连在设备架构上或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传动杆上,这是不允许的。? (3)拆、挂地线应注意的事项。? 1)已挂地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2)所挂地线与检修设备及工作人员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要直接接触。因为:①一旦突然来电短路,地线导体温度必将骤然升高,甚至可达730℃以上,地线太近可能烫伤工作人员;②万一地线熔断,则电弧、发热、电动力的作用,对人身更加危险。? 3)地线已拆除的设备应视为带电设备,不得再用手去触摸。 387. 防止误操作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防止误操作的基本措施。? 1)抓“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生产的“安全第一”就是“质量第一”,安全发供电是确保国民经济生产发展的基础,是满足人民生活稳定的保证。因此,要不断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认识及责任心,防止误操作,确保发供电的安全,为用户服务。 2)抓保证安全的基础工作。贯彻规章制度、对发供电及用户的倒闸操作实行严格管理、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的教育等,都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工作,要长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出实效。3)抓技术培训,提高值班人员的素质,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三熟指:①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②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③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三能指:①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②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及排除故障;③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4)加强运行管理,不断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做到正确、具体、符合实际,避免在技术指导上出错误。发生事故要按“三不放过”〖ZW(Y〗三不放过是指:①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③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5)抓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的落实,并要求与新建工程做到三同时:与主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功能上努力做到五防:①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②防误拉合断路器;③防带电挂地线;④防带地线合闸;⑤防误入带电间隔。为操作安全提供客观的保障。 388. 倒闸操作中应重点防止哪些误操作事故? 答 :50%以上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在10kV及以下系统;另外以下五种误操作,约占电气误操作事故的80%以上,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是我们日常防止误操作的重点。? (1)误拉、误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2)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3)带电挂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 (4)带地线合闸。? (5)非同期并列。? 除以上5点外,防止操作人员高空坠落、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架构、避免人身触电,也是倒闸操作中须注意的重点。?? 389. ?防止误拉、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措施有哪些? 答 不少误操作事故都直接或间接与误拉、误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有关。防止误操作的具体措施是:? (1)倒闸操作发令、接令或联系操作,要正确、清楚,并坚持重复命令,有条件的要录音。 (2)操作前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操作后坚持复查。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1)三对照:①对照操作任务、运行方式,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②对照“电气模拟图”审查操作票并预演;③对照设备编号无误后再操作。? 2)三禁止:①禁止操作人、监护人一齐动手操作,失去监护;②禁止有疑问盲目操作;③禁止边操作、边做与其无关的工作(或聊天),分散精力。? 3)五不干:①操作任务不清不干;②应有操作票而无操作票时不干;③操作票不合格不干;④应有监护而无监护人不干;⑤设备编号不清不干。? (3)预定的重大操作或运行方式将发生特殊的变化,电气运行专责工程师(技术员)应提前制订“临时措施”,对倒闸操作工作进行指导,做出全面安排,提出相应要求及注意事项、事故预想等,使值班人员操作时心中有数。? (4)通过平时技术培训(考问讲解,事故演习),使值班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领会规程条文的精神实质。? (5)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编号,造成误拉运行中的备用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致使110kV全部线路的阻抗保护失去电压误动跳闸,全所停电。 390.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有哪些措施? 答 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是最常见的误操作事故。自1980年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普遍应用之后,这种事故有所下降,但并未杜绝。不少单位仍时有发生,后果仍然严重。? (1)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事故原因。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分析总结,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拉合回路时,回路负荷电流,超过了隔离开关开断小电流的允许值。? 2)拉合环路时,环路电流及断口电压差超过了容许限度。 3)人为误操作。如走错间隔拉错隔离开关,或断路器未拉开就拉合隔离开关等。? (2)隔离开关开断能力的分析。电路操作时,电流超过0.5A,或切断电压高于30V,都会产生电弧。电弧长度与极间电压成正比。只要隔离开关在允许操作范围内进行操作(见本书第997题),虽产生电弧均可自然熄灭,也不会引起短路,即隔离开关具有开断一定小电流的能力。但这种开断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主要是由于隔离开关没有特殊的灭弧装置。当被开断的电压及电流超过允许的范围,隔离开关触头产生的电弧就不能熄灭,电路也拉不开,并发生弧光短路,即造成所谓带负荷拉隔离开关的事故。 (3)隔离开关的实际开断能力。? 1)隔离开关开断小电流的能力。隔离开关安全开断小电流的能力,与开断电路的参数,操作时的环境(风向,风力),隔离开关的型式、结构、相间距离、安装方式、操作速度等因素有 关。1980年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中规定,全电压下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合2A的空载变压器励磁电流(感性电流)及5A无负荷线路的充电电流(容性电流);根据《电机工程手册第5册》(电机工程手册编委会,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规定,隔离开关开断小电流的能力:操作感性电路,10kV及以下系统为2~4A(L2小的隔离开关应取小值);10kV以上为2A。操作容性电路,35kV及以下系统为2A;35kV以上系统为0.5~1A。 2)隔离开关开断环路的能力。有关规定:拉合环路,限于10kV及以下系统,且应在环路的均衡电流不超过70A的情况下进行。另外,环路操作也可按照“等弧长”原则来确定。所谓“等弧长”原则,是指:把隔离开关在全电压下允许开断的小电流值IG所产生的弧长定为允许弧长LG;在同一电压系统中该隔离开关拉合的环流电流为I,所产生的弧长为L,当L≤LG,所求出的电压差即为允许电压差ΔUG。只要环路开断后的实际电压差ΔU≤ΔUG,环路操作不但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安全的。如果预测环路断开点的实际电压差ΔU<ΔUG,则允许隔离开关进行环路操作。否则,必须将ΔU降低到允许值后才能操作。降低ΔU的方法有:①降低环路电流I,以降低压降。②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均压(降低电压差及相角差):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合母联断路器及分段断路器;调整发电机、调相机的无功功率,改变电压,使其相等。③降低环路内的阻抗。应尽量避免经系统电磁网拉合环路。? (4)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具体措施。? 1)按照隔离开关允许的使用范围及条件进行操作。拉合负荷电路时,严格控制电流值,确保在全电压下开断的小电流值在允许值之内。? 2)拉合规程规定之外的环路,必须谨慎,要有相应的技术措施。①操作前应经过计算或试验,使ΔU<ΔUG,操作方案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②选择有利的操作方式,尽量使用室外隔离开关进行操作(L2大)。③设备、环境、人身安全应符合要求:隔离开关最好有引弧角,且禁止使用慢分合的隔离开关拉合环路;隔离开关与周围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应不小于L2),主导电部分上方不得有建筑物,以防飞弧引起接地短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尽可能远方操作。如手动操作,就地要有保证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 ④拉合环路电流,应与对应的允许断口电压差相配合。环路电流太大时,不得进行环路操作。3)加强操作监护,对号检查,防止走错间隔、动错设备、错误合拉隔离开关。同时,对隔离开关普遍加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4)拉合隔离开关前,现场检查断路器,必须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经操作后,操作机构的定位销一定要销好,防止因机构滑脱接通或断开负荷电路。? 5)倒母线及拉合母线隔离开关,属于等电位操作,ΔU=0,故必须保证母联断路器合入,同时取下该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以防止跳闸。? 6)隔离开关检修时,与其相邻运行的隔离开关机构应锁住,以防止误拉合。? 7)手车断路器的机械闭锁必须可靠,检修后应实际操作进行验收,以防止将手车带负荷拉出或推入间隔,引起短路。 (5)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391. ?防止带电挂地线(带电合接地刀闸)有哪些措施? 答: 带电挂地线(带电合接地刀闸),除引起接地短路,损坏设备停电外,因电弧温度很高(表面达3000~4000℃,中心约10000℃),往往烧伤操作人员,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残废或死亡。因此,带电挂地线必须绝对禁止。防止事故的具体措施是:? (1)断路器、隔离开关拉闸后,必须检查实际位置是否拉开,以免回路电源未切断。? (2)坚持验电,及时发现带电回路,查明原因。? (3)正确判断正常带电与感应电的区别,防止误把带电当静电。? (4)隔离开关拉开后,若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应防止将有电一侧的接地刀闸合入,造成短路。当隔离开关两侧均装有接地刀闸时,一旦隔离开关拉开,接地刀闸与主刀闸之间的机械闭锁即失去作用,此时任意一侧接地刀闸都可以自由合入。若疏忽大意,必将酿成事故。现场操作中经常会碰到隔离开关拉开后,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的情况。例如,图1-12(a)为母线电压互感器TV停电,隔离开关QS拉开后,A侧(母线)带电,B侧不带电;图1-12(b)为QF2停电,QS拉开后,A侧(变压器)带电,B侧不带电;图1?12(c)为旁路断路器QP带线路L,QS拉开后,A侧(线路)带电,B侧不带电。上述情况中,应合的是B侧不带电的接地刀闸QE2,决不允许把A侧带电的QE1合入。而QS、QE1、QE2三组接地刀闸传动机构有时是组装在一起的,极易弄错。为此,在合QE2前,应先将传动机构轻轻活动一下(但不真合),检查确为已停电的B侧接地刀闸在动,再使劲合上。? (5)普遍安装带电显示器,并闭锁接地刀闸,有电时不允许接地刀闸合入。? (6)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392. ?防止带地线合闸有哪些措施? 答: 防止带地线合闸事故与日常技术管理和遵章守纪密切相关,具体执行以下措施。? (1)加强地线的管理。按编号使用地线;拆、挂地线要做记录并登记。? (2)防止在设备系统上遗留地线。? 1)拆、挂地线或拉合接地刀闸,要在“电气模拟图”上做好标记,并与现场的实际位置相符。交接班检查设备时,同时要查对现场地线的位置、数量是否正确,与“电气模拟图”是否一致。? 2)禁止任何人不经值班人员同意,在设备系统上私自拆、挂地线,挪动地线的位置,或增加地线的数量。? 3)设备第一次送电或检修后送电,值班人员应到现场进行检查,掌握地线的实际情况;调度人员下令送电前,事先应与发电厂、变电所、用户的值班人员核对地线,防止漏拆接地线。 (3)对于一经操作可能向检修地点送电的隔离开关,其操作机构要锁住,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防止误操作。? (4)正常倒母线,严禁将检修设备的母线隔离开关误合入。事故倒母线,要按照“先拉后合”的原则操作,即先将故障母线上的母线隔离开关拉开,然后再将运行母线上的母线隔离开关合入,严禁将两母线的母线隔离开关同时合入并列,使运行的母线再短路。? (5)设备检修后的注意事项:? 1)检修后的隔离开关应保持在断开位置,以免接通检修回路的地线,送电时引起人为短路。 2)防止工具、仪器、梯子等物件遗留在设备上,送电后引起接地或短路。? 3)送电前,坚持摇测设备绝缘电阻。万一遗留地线,通过摇绝缘可以发现。? (6)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的事故再发生 发生。393. ?防止非同期并列有哪些措施? 答 :非同期并列事故,一般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一次系统不符合并列条件,误合闸。②同期用的电压互感器或同期装置电压回路,接线错误,没有定相。③人员误操作,误并列。非同期并列,不但危及发电机、变压器,还严重影响电网及供电系统,造成振荡和甩负荷。就电气设备本身而言,非同期并列的危害甚至超过短路故障。防止非同期并列的具体措施是: (1)设备变更时要坚持定相。发电机、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线路新投入(大修后投入),或一次回路有改变、接线有更动,并列前均应定相。? (2)防止并列时人为发生误操作。? 1)值班人员应熟知全厂(所)的同期回路及同期点。? 2)在同一时间里不允许投入两个同期电源开关,以免在同期回路发生非同期并列。? 3)手动同期并列时,要经过同期继电器闭锁,在允许相位差合闸。严禁将同期短接开关合入,失去闭锁,在任意相位差合闸。? 4)工作厂用变压器、备用厂用变压器,分别接自不同频率的电源系统时,不准直接并列。此时,倒换变压器要采取“拉联”的办法,即手动拉开工作厂用变压器的电源断路器,使备用厂用变压器的断路器联动入。 5)电网电源联络线跳闸,未经检查同期或调度下令许可,严禁强送或合环。? (3)保证同期回路接线正确、同期装置动作良好。? 1)同期(电压)回路接线如有变更,应通过定相试验检查无误、正确可靠,同期装置方可使用。 2)同期装置的闭锁角不可整定过大。 3)自动(半自动)准同期装置,应通过假同期试验、录波检查特性(导前时间、频差Δf、压差ΔU)正常,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采用自动准同期装置并列时,同时也可将手动同期装置投入。通过同期表的运转,来监视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情况。特别注意观察是否在同期表的同期点并列合闸。? (4)断路器的同期回路或合闸回路有工作时,对应一次回路的隔离开关应拉开,以防断路器误合入、误并列。? (5)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394. ?倒闸操作中值班人员应怎样对待电气闭锁装置? 答: 倒闸操作中,发现电气闭锁装置动作,首先应停止操作,冷静分析,并报告值班负责人,要绝对禁止盲目解锁继续操作。此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1)操作人员是否走错间隔,操作的设备是否有误,有无误操作。? (2)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 1)检查断路器状态是否正常,该拉的是否已断开。? 2)检查接地刀闸是否拉开,接地线是否拆除。? 3)要接地的部位是否带有工作电压,带电显示装置是否动作,是否闭锁了接地刀闸。? (3)检查操作票的操作步骤与运行方式、设备状况是否相符。? (4)电气闭锁装置的电源、熔断器、二次回路是否正常。? 经检查确因电气闭锁装置本身有缺陷,需要解锁操作,应经值班负责人的同意。 395. ?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是:? (1)尽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必要时将设备停电、机组停运。 (2)尽力设法保证厂用电源,必要时按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执行“紧急情况下保证厂用电措施”。? (3)坚持正常设备的运行。在可能的条件下,在未直接受到事故牵连和损害的机组上增加负荷,以保持全厂出力不变,使电网电压、频率正常;调整系统潮流或限制用户,消除设备过负荷。? (4)根据表计、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动作及信号显示,作全面分析,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5)迅速进行检查和试验,查明故障点并进行隔离,及时恢复停运的设备,尽快对用户恢复供电(供热)。? (6)做好安全措施,通知检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或抢修。值班人员在事故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强联系,操作要做到“稳、准、快”,服从命令听指挥。 396. 什么叫做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它们是怎样定义的? 答: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电器产品最重要的技术数据之一。特别是高压电气设备的长期连续工作电压,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经济技术的合理性以及机电制造工业水平等因素,按照长期正常工作时产生最大经济效果所规定的系列等级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