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网及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和电力网在运行中供电给用电设备,由于输电线路具有电压损失,因此,线路首端电压将高于其末端的电压,沿线路各处分布的负荷将感受到不同的电压。因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可能按照变化的线路电压制造,而必须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标准化生产。所以,它只能力求接近于实际工作电压。通常,将输电线路、首端电压和末端电压的算术平均值定义为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也即作为该电力网上连接的所有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由于电力网存在电压损失,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也存在着与自身特性有关的偏移,它们允许的偏移范围一般不超出±5%,即电力网首端母线上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5%。因此,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母线电压,应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高出5%,以满足系统电压质量的要求。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定义法则相适应。由于我国制造的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都是指空载状态而言的,满负荷运行时,该绕组本身电压损失约为5%。这样的话,对于各压变压器,一次低压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二次高压侧的额定电压,应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高10%。这样,在带额定负荷运行时,才能保证线路首端(母线)电压比电力网额定电压约高5%。对于降压变压器来说,一次高压侧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对于二次低压侧,当其电压等级较低时额定电压比电力网额定电压高5%,当其电压等级较高时额定电压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则应高 10%。 397. 安全工作对电气值班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答:值班人员在岗位值班期间是生产运行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所辖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监视、测量、维护、处理事故等工作。熟悉设备是运行实践本身的必然要求。作为值班负责人或单独值班员,要胜任工作,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技术功底。要达到这些要求,则都离不开努力钻研业务,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进行锻炼,并且不间断地总结运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迅速地处理那些意想不到的故障和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398. 电气值班工作中,若有必要移越遮栏工作时应怎么办?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电气值班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打开带电设备网门或移开遮栏才能进行详细察看或工作的情况。对此,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作为特殊情况对待。打开网门移开遮栏前,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得到值长或值班负责人同意,拟定具体的实施步骤。 (2)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进行工作,必须拆散措助和使用合格的绝缘安全用具。 (3)若要越过网门或遮栏,首先应按照表3设备不停电时的电气安全距离的规定,留足工作人员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并采取其它必要的措施。之后,才能进行工作。需要指出:①移越遮栏的工作是指设备正常运行时的情况,运行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应严格禁止。②移越遮栏所要进行的工作应是在运行人员维护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应符合现场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③移越遮栏的工作虽属特殊,仍应严格把握尺度,严格审查其是否非常必要,尽量少冒风险。 399. 《安规》中表1-1所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是安全的吗? 答: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按照设备相应的等级电压,考虑了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内外过电压值,并留出很高比例的安全裕度,反复多次经过科学试验和长期实践论证才确定的。多年的电力生产实践已证明,《安规》中表1-1是安全距离。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现列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如表2-1所示。表2-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表 电压等级(kV) 10及以下(13.8) 20~35 44 60~110 154 220 330 500 安全距离(m) 0.70 1.00 1.20 1.50 2.00 3.00 4.00 5.00 400. 在特殊天气情况下,电气运行人员应注意做好哪些工作? 答:特殊天气气候异常时,往往也是设备异常和故障的多发时节。电气值班人员在岗位上工作,应注意作好以下几点。 (1)适时地对电气设备进行特殊巡视检查,掌握和监护好运行设备存在的缺陷,弄明白缺陷发展的内部条件及与自然气候的联系。对新发现的缺陷,应当做出正确的分析,对重要和紧急的一类缺陷,应立即报告当值调度员和有关领导,加强监视。同时,积极开展与其有关的事故预想,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查试验,采取限制缺陷发展的措施,做好记录。 (2)出现大风天气,对电气设备引线、连接线、母线驰度大的地方,应注意观察其摆动情况,防止距离不够放电,对设备区内易被风吹起的杂物应予清除,防止吹落在设备带电部或搭挂在导线上。对于线路断路器,特别是针对架设质量不高,跳闸较多的线路的断路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检查和试验。以便一旦出现故障时,准确、迅速地予以查处。 (3)在雷雨天气进行岗位值班时,应从思想上做好处理应急事故的精神准备,做好防止过电压保护装置异常而引起的事故处理的预想。对安全检查、巡视用的装备器具提前备好。严肃值班纪律,认真监盘。雷雨过后,检查设备瓷套管、绝缘子有无破损裂纹、闪络放电痕迹,各避雷器运行是否正常、绝缘是否完好,引线、连接线是否烧伤、断股,重点检查脏污设备绝缘,抄录雷电记录器动作次数。 (4)天气落雪时,是观察负荷设备接头、连接处有无发热的好机会。值班人员应结合具体运行状况对设备进行仔细巡视。发现冰棱柱等缺陷时,按现场运行规定制订方案,进行消除或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出现雨雾天气时,重点监察绝缘存在缺陷和薄弱环节的设备,如油污的断路器套管、电压互感器、瓷质有损伤的设备绝缘的运行情况。根据需要采取超前管理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连续运行。 401. 雷雨天气巡视电气设备时为什么要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装置? 答:雷雨天气,可能出现大气过电压。阴雨又使设备绝缘降低,绝缘脏污处容易发生对地闪络。雷电产生的过电压会使出线避雷器和母线避雷器放电,很大的接地电流流过接地点向周围呈半球形扩散,所产生的高电位亦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降低的。这样,在该接地网引入线和接地点附近,人体步入一定的范围内,两腿之间就存在着电位差,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为防止跨步电压对运行人员造成伤害。雷雨天气巡视设备时应穿绝缘靴。 阀型避雷器放电时,若雷电流过大或不能切断工频续流就会爆炸。避雷针落雷时,泄雷通道周围存在扩散电压,强大的雷电磁场不仅会在周转设备上产生感应过电压,而且,假如该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合格,它还可能使地表及设备外壳和架构的电位升得很高,反过来对设备放电形成反击。所以,巡视有关设备时,值班人员与避雷装置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通常,避雷、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处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m。 402.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怎样进行安全防范? 答:高压设备发生接地,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的距离为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的距离为8m以内,主要是防止接地电流扩散形成的电压。当室内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时,地面虽然窄小,但比较干燥,电流如能经过4m距离的扩散(见《安规》第15条规定),则其外围基本上没有多高的电位。对于室外电气设备,其地面空间裕度大,但地表潮湿,室外大多都是高电压等级的设备,因此,安全防护禁止进入的半径为8m。由于工作需要而进入该范围之内的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的规定。穿绝缘靴,以防跨步电压;接触设备外壳和架构时,由于从接触点到地面垂直距离与人所站立处的水平之间也存在着危险的电位差,人体接触这两部位,就会产生接触电压。所以,应戴绝缘手套将电压隔离。 403. 在保管、使用、检查绝缘手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保管、使用、检查绝缘手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绝缘手套是特制的橡胶手套,应无孔隙和杂质、不发粘、不发脆,并按规定周期(六个月一次)做交流耐压试验,并且达到合格要求。绝缘手套可作为500V及以下电压设备的基本安全用具或1kV及以上设备的辅助安全用具。绝缘手套均应以“只”为单位进行编号。应该注意,医用手套、耐酸手套等不能当作绝缘手套使用。 (2)绝缘手套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专门的架柜上,不与碱、酸、油类和化学品接触,不受阳光直射和雨淋。 (3)绝缘手套在每次使用之前,对其外观应进行详细检查。 手套宽度以能套进大衣袖口为宜。要求其质地柔软、胶质紧密。发现有严重的划痕、切割损伤, 以及从袖口开始卷紧和挤压检查有漏气的,均不得使用。 (4)绝缘手套每次使用完后应及时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脏污,撒上滑石粉保管。 404. 绝缘靴在保管、使用、检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绝缘靴在保管、使用、检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绝缘靴应有专柜或在特制的木架上按号位存放, 它们每只都应有管理编号,靴子上不能堆压任何其它物品,注意与碱、酸、油类和化学品隔离开。 (2)绝缘靴使用时应注意其电压等级。当它用于1kV及以上设备时,只作为辅助安全用具;当它用于1kV以下设备时,可以作为基本安全用具。而电气工作常穿的绝缘鞋,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作为500V以下设备上工作的辅助安全用具。特别是绝缘鞋穿旧以后,有的纯粹没有绝缘能力。值班工作中习惯于穿绝缘鞋的值班员,平时应经常检查其绝缘能力,遇有操作时和工作时应不嫌麻烦,必要时换穿绝缘靴。 (3)绝缘靴应妥善保管,不得乱用。不得当作雨靴和耐油、碱、酸的靴子穿,或者将雨靴等当绝缘靴穿。这些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应当严格禁止。 405. 对配电室或高压室的门有何要求? 答:高压配电装置室的门要求坚固、严密、能防火,朝外开启。它们一般都装自动弹子锁,锁具性能应良好。巡视高压配电装置时必须随手锁好门,主要是防止小动物进入引起接地短路事故;防止外部人员闯入,误动误碰设备,发生事故。高压配电装置室的门里边开不用钥匙,只有外面开门才须用钥匙,以便于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能迅速撤离。 497. 为什么要对SF6新气进行检验复核? 答:6电气设备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是近20年来的事。 对于充作绝缘和灭弧介质的气体,质量合格与否,是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应从气体货源、厂家质量、运输存放、灌装、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对它进行全面监督。 (1)新气到货,首先检验其批号,该产品的生产厂家应该是取得质量认证的合法厂家。其次,即使厂家检验是合格的,但气瓶在运输途中和出厂后存放的时间里,可能会出现多种影响气体性能变化的情况。如震动引起密封不良、泄漏、装罐日期过期等。这些只能靠使用单位现场检验把关。 (2)通过现场检验,可以确认厂家提供的质量检验单。它既是新气使用必备的原始技术数据,也是为以后运行中进行检验提供的可靠依据和参考数据。(3)使用单位的检验人员对每一批次到货的新气,都应按照质量标准(见表8-1)进行认真检验并把关。对存放半年以上的SF6气体,使用前应检测它的水分和空气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表8-1 SF6新气质量标准表 杂质名称 暂行标准(质量比) 空气(氧、氮) ≤0.05% CF4 ≤0.05% 水 ≤8ppm 游离酸(用HF表示) ≤0.3ppm 可水解氟化物(用HF表示) ≤1.0ppm 矿物油 ≤10ppm SF6纯度 》99.8% 生物毒性试验 无毒 498. 《安规》中对SF6电气设备运行的监督周期是怎样规定的? 答:SF6 电气设备本身(气体质量和硬部件制造质量)是合格的,那么,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安装和调试质量,以及怎样对SF6绝缘性能进行合理的监督。SF6气体到货后,通过质量检验可以保证货源质量水分含量不超过规定标准。但罐气后,如果设备组装条件不够完善,则机器壁上附着的水分,设备的固体绝缘及浇注物中间的水分,以及由于密封效果、填料不同透过的水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它们可能释放出来,使得SF6 设备的含水量出现变化。因此,针对实际情况,必须对SF6设备中气体的质量进行监测。 依照《安规》第194条的具体规定,SF6气体的三个检验周期时间是: (1)灌装后至投运前的一次总体检验,重点检验空气、水分和杂质含量。 (2)运行后以三个月为周期的含水量检验,一般应连续进行三次周期性检验。 (3)经过检验证明,SF6气体无变化,运行已经稳定之后, 则应转为以年为周期的含水量检测。当检验出气体成份有明显变化时,往往是质量和运行问题的反应,应按规定进行报告,必要时请专家诊断、鉴定或进行有关质量复核。 499. SF6电气设备泄漏有哪些危害? 答:SF6电气设备泄漏有如下危害。 (1)SF6气体虽然无色、无味、无毒,但它是惰性重度气体, 常沉积在低凹处地方,造成它所覆盖的处所与空气隔绝,表现为缺氧、容易污染环境又不易被清除。在工作场所中,当空气中的SF6气体泄漏含量超过一定数值时, 有害的分解物成份可能损害人身健康。 (2)SF6电气设备泄漏造成了SF6气体损失,气体纯度降低,水、酸和可水解和可水解物杂质成份增加,导致介质质量变差甚至不合格。泄漏也造成浪费,增重了运行维修工作量。 (3)SF6气体的绝缘介质强度与气体压力具有较大的关系。 只有使气压保持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避免泄漏,才能使电气设备达到或维持在设计的绝缘水平上运行。 500. 防毒面具是什么? 答:所谓防毒面具,是指在军事、抢险、工农业生产各种场合出现化工产品泄漏、有机物质燃烧等意外情况,环境空气被毒气、烟气污染时,为了保证抢救人员正常呼吸,吸入干净新鲜的空气而设 406.怎样接受调度命令? 答:正确接受调度命令是安全无误地操作的前提。收受命令开始,拿起电话听筒,双方应先后互报职务、姓名(正值调度×××,当值值长×××),证实双方都是发令、受令的有权人。然后两方按动电话录音键,受令人在准备好的调令记录簿上按照命令号,发令时间,发受令人姓名,内容的顺序等做准确的记录。对命令内容有疑问的应随即提出质疑,或者运行现场存在与执行该命令有妨碍的内容也应提出,在得到调度员的答复或具体的补充后,受令人亦应记录清楚。在双方认为无问题后,受令人向发令人全文复诵命令内容,确证无误,放下听筒,终止录音。此时在时间上受令即告完毕,视作执行操作命令过程的开始时间。 407. 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有哪些操作注意事项? 答: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是电路通断的两个最主要的操作步骤。操作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断路器分闸: 1)操作之前,应先检查和考虑保护及二次装置的适应情况。例如,并列运行的线路解列后,另一回线路是否会过负荷,保护定值是否需要调整。 2)断路器控制把手扭至分闸位置,瞬间分闸后,该断路器所控制的回路电流应降至零,绿灯亮,现场检查机构位置指示器指示在分闸位置。 (2)断路器合闸: 1)合闸操作之前,首先要检查该断路器已完备地(从冷备用)进入(在)热备用状态。它包括: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均已在合好后位置,断路器的各主、辅继电保护装置已按规定投入,合闸能源和操作控制能源都已投入。各位置信号指示正确。 2)操作断路器控制把手注意用力要掌握适度。控制把手扭至合闸位置,观察仪表指示出现瞬间冲击(空短线路无此变化),待红灯亮后才可返回,不能返回过快致使断路器来不及合闸。 3)操作合闸后,检查断路器合闸回路电流表指针回零,并应对测量仪表和信号指示、机构位置进行实地检查。例如:电流表、功率表在回路带负荷情况时的指示,分、合闸位置指示器的指示等,从而作出操作结果良好的正确判断。 408. 什么叫误操作? 答:误操作是指电气值班人员或调度系统的人员在执行操作指令和其它业务工作时,思想麻痹,违反《安规》和现场作业的具体规定,不履行操作监护制度看错或误碰触设备造成的违背操作指令意愿的错误结果或严重后果。误操作是违章操作的典型反映,也是电力生产中恶性事故的综称。其主要类型有:误碰运行设备元件、误动保护触点、误投设备、误撤保护或回路压板,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地线合闸或带电挂接地线,误装拆、漏拆接地线,误或漏开关阀门以及其它步骤上的错误。 409. 发生误操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误操作是电力安全生产中因违章作业而产生的危害最大的人为责任事故。它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章不循。某些电业职工安全观念淡薄,执行“两票”(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度,设备定期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度)走过场,干工作不认真、怕麻烦,明知自己的行为违章,仍然抱着无所谓的心理,倒闸操作不模拟、不唱票、不监护,有的甚至无票操作,造成了事故。 (2)防误闭锁装置本身存在问题。例如:许多程序锁自身设计时就不够完善,达不到“五防”(防误拉、合断路器、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误入带电间隔、防带电挂接地线、防带接地线合断路器送电)的目的,甚至有的锁只有“三防”功能,运行维护中又由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使程序锁得不到完善,失去了它应有的防误闭锁作用。还有的防误装置安装质量不良,以致失灵,经常被迫解锁,引起混乱。而现场运行人员对防误装置的管理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没有做到“四懂”、“三会“(即弄懂原理、性能、结构和闭锁程序,会安装、操作和维护检修)。 (3)人为的失误。例如:不进行验电或验电时敷衍了事,造成带电挂地线;操作人脱离监护操作而走错间隔、看错设备、接受命令不复诵造成误听等,反映出安全思想教育、安全责任制、现场管 410. 对于电气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应注意什么? 答:电气防误装置是利用自身既定的程序闭锁功能,装设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以防出现错误操作的机械装置。为了大幅度地减少误操作事故,电气防误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运行中。能源部安环司颁发了《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对电气防误装置在设计、使用维护和管理上做了明确规定。它的主要内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