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11年12月21日完成台本 ——免费农网改造 凭啥农民买单 演播室主持人 泉灵: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农村电网改造已经进行了多年,目的就是为了更换农村地区陈旧老化的输电设施,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电。这些天,贵州省遵义县的西坪镇正在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按照规定这次改造由国家出资,农民们不用掏一分钱,这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是西坪镇的村民们为了这件事却很闹心,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解说: 黄兴志家住在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的一个半山腰上,这里通电已经有20年了,可不久前家里突然断电了,这户人家只好又过上了点蜡的生活。 记者: 现在家里怎么还点蜡呢? 黄兴志 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村民: 因为这个农网改造,旧电线干拆了,新电线杆还没有安。 记者: 像这种情况的话,已经有多久了? 黄兴志: 今天(11月29日)正好50天了。 解说: 过去大同村里用的都是像这样的木电杆,安全隐患大,生产、生活用电也得不到保障。今年年初,遵义县供电部门准备对这里进行电网改造,木电杆要换成水泥电杆,这可是村民们一直期盼的大好事。在老黄家门前记者看到,为了立新电杆有些树已经被砍伐了、坑洞也已经挖完了、木电杆上的线也被拆除了,可是新电杆却迟迟立不起来。 黄兴志: 因为没有钱交,没有交钱,他们就不给我们插电线杆。 记者: 一共要交多少钱? 黄兴志: 一共要交5700多元。 解说: 据老黄介绍,村里把新电杆的数量已经分摊各家各户,他们家一共分到了八根电杆。由于每家距离变压器的位置不同,每根电杆搬运、安装的费用也就不同。老黄家门口的电杆因为距离变压器的位置较远,费用就高,要1000元一根,稍近一点的这个坑中的电杆要900元,其它电杆还有800、700、600、500的费用不等。可是老黄一家三口靠种粮、种辣椒,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00元,怎么也交不上这5700多元的安装新电杆的费用。住在对面的黄文刚家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记者到他们家时,他家刚刚用上电没几天。 记者: 你们家这个电是什么时候来的? 蔡萍会 黄文刚的妻子: 十多天前,之前没电,给我们停了。 记者: 多长时间没电? 蔡萍会: 30多天。 记者: 30多天,停了30多天? 蔡萍会: 是的。 记者: 怎么会停电了呢? 蔡萍会: 他们就说我们不交这个施工的电杆费,他们就不给我们亮电。 记者: 那多少钱呢你们家? 蔡萍会: 我们家4750元。 解说: 因为凑够了四千多元钱,黄文刚家分摊到的九根新电杆才立起来,家里也才用上电。大同村里还有些农户因为没有交钱就不能进行电网改造,现在仍在使用旧电杆。在村路边,记者随处可见沿路堆放的水泥电线杆,村民们只有交了钱,这些电杆才能被抬到指定的地点替换旧地感。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大同村,周边其它村也存在着农户只有交钱才能进行电网改造的现象。 唐振山 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村民: 我们自己一户掏了600来块钱。 记者: 不掏行不行,这钱? 唐振山: 不掏他就不安,你交不了钱也要想办法。 记者: 那得想什么样的办法啊? 唐振山: 不管你什么办法,你是借呀什么的,反正你自己想办法。 记者: 借钱? 唐振山: 嗯,就是这样。 解说: 据了解,西坪镇电网改造项目属于2010年遵义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续建工程,凡是在涉及范围内的线路都应该进行改造,不讲条件,而且资金来源全部是国债资金,也就是说这次农村电网改造全部是国家投入,不需要农民掏钱。那么西坪镇的农户为什么还要自己掏钱搞农网改造呢?他们掏的又是什么钱呢? 记者: 知道这钱是什么钱吗,要收的? 黄兴志: 他们这个人工费。 记者: 人工费,干什么的人工费? 黄兴志: 栽电线杆的人工费。 解说: 村民们所说的人工费是指在农村电网改造中,挖坑、运电杆、立电杆、放线等所需普遍工的费用。根据国家能源局2009年颁布的“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电网改造中各种人工费已经纳入了工程预算,也就是说人工费全部要由施工单位来承担,与当地农户没有任何关系。可为什么大同村的农民还要承担这么大笔的人工费呢?据了解,大同村农网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是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今年年初,它们经过招投标成包了遵义县5个乡镇的农网改造工程,按照施工合同要求,挖坑、运电杆、立电杆、放线等工程都应该由施工单位自己完成,可是工程开始后,它们自己却没有干这些活,而是找到了大同村村委会。 郑德元 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党支部书记: 他就来和我们这个村里面来谈,你这里哪些电杆要改,就是说每一根电杆补贴140元给农户,由农户自己来负责。 解说: 在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要求下,大同村村委会和它们签订了一份劳务分包合同,把本该由施工单位承担的挖坑、运电杆、立电杆、放线等工程交给了农民自己干,完工后施工单位按每根电杆140元的价格给村里结算。记者拿着这份合同劳务分包合同,找到遵义县供电局。 记者: 那作为广州城市电力工程公司,遵义项目部它能不能进行劳务分包呢? 何德鹏 遵义县供电局计划建设部主任: 不允许分包。 记者: 不允许进行劳务分包,那也就是说只能自己来雇佣劳动力? 何德鹏: 对。 解说: 那么作为施工单位的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为什么自己不干而要将劳务违规分包给大同村村委会呢?记者找到签署合同的施工方代表张和平。 张和平 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遵义地区项目部连络人: 我们主要是考虑到直接和老百姓面对面谈价不容易谈拢,老百姓很可能就是漫天要价。 记者: 那你们是不是也有节约成本方面的考虑呢? 张和平: 反正至于这个,有那一层意思。 解说: 看来,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是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支出,获得更大的利润,采用了向村委会进行劳务分包的办法,并提出了每根电杆支付140元的费用,那么给出这样的费用又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呢?记者又找到大同村的村干部。 记者: 这项工作能不能干的下来? 刘弟勇 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委会副主任: 干不下来。 记者: 为什么干不下来? 刘弟勇: 因为我们这里山区远。 记者: 干不下来为什么要跟施工单位要签这么一个合同呢? 刘弟勇: 整个西坪镇团溪镇(施工单位)都是补贴140元,因为到处都改了,因为我们村没有改,一直动员村民尽量改了。 解说: 大同村地处山区,农户们居住比较分散。在这里运电杆、立电杆,平均人工费也要每根电杆五六百元钱,显然140元的价格远远不够。由此看来,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不仅违规进行劳务分包,还压低了本应由自己全部承担的人工费,让当地群众不得不自己想办法完成挖坑、抬杆、立杆、放线等工程。由于当地很多农户家外出打工的人较多,缺少劳动力,因此农户们不得不出钱雇人干这些活,据统计,大同村每家每户至少要出四五百元,有的甚至高达七八千元的人工费用,不掏这笔钱的农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农网改造。 记者: 交这笔你们愿意交吗? 黄文刚 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村民 不愿意交,不愿意。 记者: 为什么? 黄文刚: 谁家不都愿意,因为国家有这个政策,什么都不要我们农民负责,在下面样样都是我们农民的,让我们这些农民掏钱,这样太不合理了。 解说: 在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以任何方式向群众收费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对这种乱收费的做法该由谁来监管呢?据了解,负责西坪镇农网改造工程的是业主单位遵义县供电局下属的团溪供电所。 吴延刚 遵义县供电局团溪供电所所长: 这个我们肯定不可能管,作为供电所今年几千万的工程量,你说这些我都管,我肯定管不了。 解说: 按照职责要求,供电所在负责农网改造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同时,也要监管施工单位向群众乱收费的问题,但当地供电所却没有旅行职责。那么遵义县供电局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据施工单位介绍,它们曾将这份劳务分包合同上报遵义县供电局,尽管遵义县供电局认定签署这样的劳务分包合同是违规的,但它们在知晓这一做法后并没有制止这一行为。 记者: 对于施工单位和村里面签约这样的协议,那你们认可吗? 何德鹏: 实际上就是一个默认的状态。 解说: 正是由于遵义县供电局默许了这一做法,使得广州城市电力工程公司顺利与西坪镇多个村违规签署劳务分包合同,造成本该由施工单位全部承担的农网改造的人工费,大部分被分摊到了农户的身上,最终出现让农户自己出钱搞农网改造的现象。 让农民们自己掏钱来进行这个农网改造,您觉得这里是不是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何德鹏: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确实有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演播室主持人 泉灵: 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农网改造是为了惠农、利农,然后由于中间环节监管不利,好事到了下边却走了样。国家的好政策想要落在实处必须层层落实到位,执行有力百姓才能够真正地受益。目前,遵义县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进行整改,要求全县电网改造当中有集资行为的立即清退、有投劳行为的立即结算工钱,并且成立联合工作组展开调查,对负有责任的团溪供电所所长吴延刚做出停职、检查处理。遵义县供电局也要求各供电所做好辖区农网改造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发现无偿用工和缉私摊派现象坚决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