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专题栏目 电网专题 阶梯电价 查看内容

阶梯电价咋成了变相涨价 电力体制应同步改革

2015-3-18 21:58|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455| 评论: 0

摘要: 根据发改委要求,6月1日起将全面试行居民阶梯式电价,近日传闻已久的阶梯电价方案也终于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从目前已公布听证方案的有关省市的情况来看,阶梯电价几乎成了涨价的代名词。 进入5月 ...
  根据发改委要求,6月1日起将全面试行居民阶梯式电价,近日传闻已久的阶梯电价方案也终于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从目前已公布听证方案的有关省市的情况来看,阶梯电价几乎成了涨价的代名词。

进入5月以来,全国各地将陆续就阶梯电价分别召开听证会。目前大部分省市也已公布了听证方案,等待听证。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已公布的阶梯电价听证方案几乎都成了涨价方案——不管你选择哪种方案,最终结果都是电价上涨——区别只是让你选涨幅高的还是低的(见表1,表2,表3)。

各地方案大同小异

对照北京、上海、广东这三个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阶梯电价听证方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规律:第一档电价维持不变,第二档电价上涨0.05元/度,第三档电价上涨0.3元/度。区别只是不同地区的各档用电量标准不一。这一思路其实是遵循了国家发改委的要求,首档用电量作为基本需求用电,将维持原价;而第二、三档用电量,将会提价。已公开的听证方案中,上海的首档电量最高,为每月260度;陕西的首档电量最低,为每月120度。

除了简单的三档划分外,上海和广东还根据自身的用电特点,给出了用电高峰期和非高峰期两套方案,另外由于上海城市化率较高,冬夏季节调温设备使用量均较大,因此上海还给出了月度、季节性月度、年度3套实施方案。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月度方案虽然简单明了,但未体现用电量季节性差异因素。因为在家庭用电支出中,冬夏两季的降温取暖用电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用电量明显要高于春秋两季,一刀切显失公平。而季节性月度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电量差异问题,但管理和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而两者的折中模式——年度方案,尽管兼顾了电量差异问题和操作性,但由于计费周期过长,会导致居民用电约束效果相对较弱。

表1 北京市阶梯电价听证方案

分档 方案一 方案二

第一档 电量不超过230度/月,电价不变 电量不超过240度/月,电价不变

第二档 231度~400度/月,电价上涨0.05元/度 241度~400度/月,电价上涨0.05元/度

第三档 超过400度/月,电价上涨0.3元/度 超过400度/月,电价上涨0.3元/度

表2 广东省阶梯电价听证方案

分档 方案一 方案二

夏季 非夏季

第一档 电量不超过0~210度/月,电价不变 电量不超过240度/月,电价不变 电量不超过170度/月,电价不变

第二档 211~430度/月,电价上涨0.05元/度 241-600度/月,电价上涨0.05元/度 171~400度/月,电价上涨0.05元/度

第三档 430度/月以上,上涨0.3元/度 600度/月以上,上涨0.3元/度 400度/月以上,上涨0.3元/度

表3 上海市阶梯电价方案

方案1:月度方案

分档 电量水平 电价

第一档 0~260度/月 电价不变

第二档 261~400度/月 上涨0.05元/度

第三档 400度/月以上 上涨0.3元/度

方案2:季节性月度方案

月份 分档 电量水平 电价

高峰时期(1月、7月、8月、12月) 第一档 0~350度/月 电价不变

第二档 351~540度/月 上涨0.05元/度

第三档 540度/月以上 上涨0.3元/度

非高峰时期(2~6月、9~11月) 第一档 0~210度/月 电价不变

第二档 211~320度/月 上涨0.05元/度

第三档 320度/月以上 上涨0.3元/度

方案3:年度方案

分档 电量水平 电价

第一档 0~3120度/年 电价不变

第二档 3121~4800度/年 上涨0.05元/度

第三档 4800度/年以上 上涨0.3元/度

听证会只许涨价难服众

不过针对此次出台的听证方案,老百姓最大的疑惑并不是纠结于选择哪套方案更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而是为什么不管选择哪套方案,结果都会面临电价上涨的结果?比如北京的两套听证方案,区别仅仅在于上调电价的门槛究竟是230度/月,还是240度/月,这种左选右选都是涨价的听证会究竟能有多大意义呢?

一些网友表示:“阶梯电价本身是一种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能减排、节约用电的好模式,但为什么实施阶梯电价后电价只能涨、不能跌呢?难道不应该一方面让用电大户付出更高的用电成本,另一方面让用电量在第一档内的普通居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吗?比如第一档降5分,第二档维持不变,第三档涨2角这样的方式,大棒和胡萝卜并用,既对用电多的居民造成了价格威慑,又用价格杠杆鼓励居民少用电,两相结合,节电效果更好。就像以前国家鼓励错峰用电,削峰填谷,便降低了夜间用电的费用。这不是更合理吗?”

电价是不是太低?

当然,也有人会说,阶梯电价方案之所以只涨不跌,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电价采取低价政策,导致我国发电企业亏损严重。从过去几年我国电价调整历史也可以看出(表4),居民用电价格涨幅已远远落后于非民用电价格,我国居民电价处于过低状态,所以涨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问题是,我国居民电价是否过低,关键要看电网公司的实际输电成本有多高。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认为:“电价为什么是这个水平?电网公司必须把各项成本都公布出来。如果这些都不公布,听证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牵扯到其他众多因素,原本可以清清楚楚计算出来的电网成本却变得“很难算清楚”,“既然是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而且从事的是关乎基本民生的公用事业,财务运行、人工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都应该接受全社会监督。”在电网成本没有公布之前就断言我国居民电价过低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

即使成本还不甚明了,但只要拿中国电价和其他国家电价进行纵向对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我国电价的实际水平。比如发改委曾拿中国电价与美国对比:2008年美国居民千度电价是114美元,而中国居民千度电价是69美元。但如果用居民千度电价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来计算,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0.24%,中国则为2.49%。也就是说,从相对价格来看,中国电价是美国的10倍。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居民电价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

节能减排效果值得商榷

更大的疑问在于,对居民用电实施阶梯电价,究竟对节能减排有多少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论证。陈皓勇指出,在全面推行阶梯电价前,有关部门应该拿出充分的数据证明其效果,否则有可能出现电价涨了居民就改用煤气等其他能源,对节能减排更没有好处。

这是因为与工业用电相比,居民用电更接近于刚性需求。比如每年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在电力吃紧的关键时刻,各地方政府总会优先让企业避峰让电,尽可能保证居民用电,从来没听说过让居民家停电从而保证工业用电不中断。这说明居民用电比工业用电更重要,其需求弹性更低。比如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了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许多居民在5月上旬就早早打开了家里的空调,可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居民开启大功率空调避暑也算是用电浪费吗?也要收取带有惩罚性的高电费吗?

事实上,发改委把居民用电分成三档,第一档是基本用电,第二档是正常用电,第三档是高质量用电,其中第一档覆盖80%居民用电量,第二档电量覆盖95%居民用电量,但为什么“正常用电”也要涨价5分呢?这不是将正常用电也一并视为浪费用电了吗?

更何况,我国居民用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0%左右,其他公共用电占15%左右,而工业用电则占75%以上。如果真是为了追求节能减排实际效果,阶梯电价应该先从工业用电开始实施,通过价格杠杆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设备,而不是先拿这10%且较缺乏需求弹性的居民用电开刀。

表4 2004年以来电价上调进程

涨价时间 涨价范围 涨价幅度

2011年12月1日 全国 非民用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度上调0.025元,非民用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度上调0.03元

2011年6月1日 山西、青海、甘肃等15个省市 非民用销售电价平均每度上调0.0167元,其中,山西省销售电价上涨最多,每度上涨0.024元,四川省每度上调0.004元,调整额最小

2011年4月10日 山西、河南等火电亏损严重的11个省份 非民用上网电价每度上调0.01元以上,其中山西上调上网电价每度0.026元,河南上调上网电价每度0.015元,但终端销售电价没有联动,增加成本由电网企业承担

2009年11月20日 全国 非民用上网电价平均每度提高0.028元,居民电价暂不调整

2008年7月1日

全国 全国平均销售电价每度上调0.025元

2007年7月1日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内新投产电厂送京津唐电网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度0.298元和0.297元(不含脱硫加价)

2006年6月30日 全国 第二轮煤电联动,上网电价平均每度上调0.01174元,销售电价平均每度上调0.025元

2005年5月1日

全国 煤电价格首次联动正式实施,全国销售电价水平平均每度上调0.0252元

2004年1月1日

全国 省级及以上电网统一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统一上调每度0.007元

注:销售电价指电网经营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上网电价指发电企业与购电方进行上网电能结算的价格

短评

电力体制应同步改革

早在两年前,国家发改委就曾公布过两套居民阶梯电价调整方案,整体思路和今天各省市公布的听证方案大体一致,但标准却低得多。当时方案一中的第一档仅为0~110度/月,第二档为110~210度/月,第三档为210度/月以上;方案二中的第一档为0~140度/月,第二档为140~270度/月,第三档为270度/月以上。当时这两套方案出台后,也备受舆论质疑,最大的争议在于阶梯电价全国一刀切忽视了城乡和地区差别。

如今,标准制定权下放给了各省后,各档标准都有了大幅提高,有些还考虑到了季节性用电差异的问题,这无疑是有关部门听取民意后在制定政策时有所改进的表现,但依然难逃阶梯电价等于变相涨价的嫌疑。

应该看到,任何公用事业价格的上涨都牵涉到每一个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往往民众对其涨价都会有抵触情绪。但民众更难接受的是,在垄断体制下,有关电企一边以“亏损”为由不断要求涨价,一边却时不时曝出“抄表工年薪10万”、“电网企业120人的会议3天花费300万元”等新闻,这些“成本”所导致的“亏损”让全体国民来买单,不是很可笑吗?

电价改革的方向没有错,但电价改革应该配合电力体制的同步改革。最近曝出的陕西地电和国家电网陕西省分公司发生武斗的事件,其本质是在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地方电力企业和国家电网公司由于利益纠葛而产生的冲突。在电力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电网企业运营成本不透明、全国电力输送自然垄断局面尚未打破的情况下,不管以什么名义上调电价,都难免引起民众的质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