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也算写给安静而美丽的厦门,感谢它于我伤悲的近似于绝望中为自己带来了沉思、自讨和希望,这些文字虽然脱离不了我的燥气与粗陋,但是都是献给它的;感谢我的妻子小丽,也感谢所有看到这些文字的人,感谢善德与敬畏;感谢劳作与思想。 记得2009年的阳春三月去厦门的时候,我是以老单位先进生产(工作)者的身份去的,而这次却是以湄洲湾第一批“安全之星”的身份去的,两者几乎没有差别,都是一种上天赐予的荣誉,是众人的抬举,是别人接受和容纳自己的结果,这是一种之于自己存在的证明,是一种参与于大家的记录,之于成就并没有多大关系。自己明白自己做的实在太少,做的不够好,所以心里愧疚的很,也很紧张。而在去往厦门的车上,我一边利用手机听音乐,一边在心里暗暗的吟唱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不由得想起了如我一样的渐渐老下去的妻子小丽。 之于厦门,我找不到书写它的灵感或者是冲动,并不是因为我曾去过,也并不是因为曾为它而书写过便断了新意,原来以为,我担心自己的肤浅、粗陋的文字会一不小心玷污了它,担心或者会因为自己的卑微的伤悲抹杀了它的成熟的气息。它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美,像高雅的音乐,像一首隽永的诗歌,像安静的流动着的带着圣灵般的味道的水。所以我决定不写它,从而把笔墨放在由音乐连贯出的自讨上,放在千里之外的妻子身上。的确,这两天的时间里我就是以回忆妻子而结束的。我回忆妻子,我却没有哭出来,我咬紧自己的牙齿,因为我想着让她觉得我很坚强。 二, 节气已结束小暑并进入大暑了,纵然高热,但是一旦天阴下雨的时候,天气还算清新凉爽,这两天就是,所以由此相关联的人的心情多少也愉悦了些许,连路两边的树木,草坪也并未因前段时间里的热燥而显现出枯萎或萎靡之态,经过雨水的冲洗、滋润,现在看上去依旧是翆生生、绿茵茵的,让人觉得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而令人感动。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我一直喜欢的一首曲子。记得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就异常喜欢这首曲子,但是那个时候心里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现如今倒觉得,这首曲子好像专为我写的一样,像是我写给妻子小丽的一样。乐曲中那具有淡淡哀愁的优雅回旋式主题,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小节,或是之于自己梦想却得不到的那种绝望、深沉的和声式,都相当悦耳动听和自然。全曲似乎隐藏着贝多芬的悲痛恋情以及对爱情的美好憧憬,结尾却用欢乐明快的节奏,仿佛预示着爱一个人有痛苦也终有醒悟的时候吧。 是啊,爱一个人总有一些觉悟的,有时不觉间下意识里会思索为什么爱?爱她的什么?她什么地方值得我爱?心里就甜蜜蜜的了。 与贝多芬不同,我是幸运的,从喜欢到爱恋直至结婚成家,始终过着快乐的接近于幸福的日子,爱使我改变,爱使我骄傲。所以在安静下来的时间里,我不太喜欢胡思乱想,生活原本是劳累的也是勾心斗角的,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自己又何必把一切看得太复杂,还是简单些的好,接近于原始的好。想自己的生活,如今我也已过半百了,扣除工作、应酬与睡眠,余下的还有多少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呢?又有多少在真正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尽情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我不敢想象和设计。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奈和违心,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个人的力量实在渺小,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又有多少话语权或者是行使权?所以当别人议论或挑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常常有意撇开其而言它,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吗?并不完全是,是因为自己的痛苦事、纠结事已经够多的了,何必再自己伤自己呢?记忆里,感觉童年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年轻的岁月里,眼光很高,激情与彷徨并存,结果是两败俱伤,一无是处。人生总是有许多的感触,但是真正的感触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往往也是恍恍惚惚的。总喜欢怀念从前的日子,自己那时多么年轻啊,宛若像一张白纸,画坏了,写错了可以随心所欲的修正与改过。那时的人们善良而朴素,记忆都是美好的画面与音容,现在却很难见得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心情,除了家庭,除了爱情,每天我有好心情吗?每天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吗?每天的自己都是自由的吗?我不敢这么问自己,仿佛这样的一问,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了,虚有其表。 其实,爱一个人如此,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经历了,体验了才会知道生活的不易和这不易中渐渐觉醒的美、甘甜和幸运。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时期,都会经历和咀嚼到乌云密布的时候,都要被动接受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的磨难和考验,别人对你的不屑、不尊重,甚至是污言秽语,使你感到自己没有尊严,没有存在感,没有参与感,也自然没有成就感,那些怀疑、歪曲甚至是藐视和无中生有,真的让人痛苦不堪,也有人因此而跌落了、沉迷了人生的方向,从而变得沮丧、消沉,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甚至生命也不是美丽和珍贵的,都可以拿来消费。换句话说,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信心,去主动迎击,大胆的想象和付出,那么迎接你的就是明媚的阳光,宽广的大路。所以,人要培养一种乐观的精神气,培养经得起各方的磨砺和打击的态度和心态,敢于直面人生,不要轻视自己,要知道没有人不经历挫折、困难和寂寞。要学会鼓励自己,既然不能躲避,就要勇敢的面对和坦然接受,我还是我,没什么大不了,没必要被别人左右自己的心情,没有必要杞人忧天的让自己活得那么累,抛开一切阻扰让自己快乐起来,原来很多时候,压力倒是自己给自己的包袱,生活可以简单和明朗,虽然有风雨雪霜,但是总有结束的那一天,这样的想象和宽慰,心里就会开阔许多,也不会给别人以压力。调整好自己,不再为别人的眼光为难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三, 我爱我的妻子,我爱听她给予我的教诲与宽慰。我现在变得喜欢倾听于人,是因为我觉得这样有好处,有益于心理健康:“三人行必有吾师”嘛!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也或是经历了一些生活的风雨和磨砺吧,感觉自己当下总是在寻找生活中的一丝一缕的变化,或者说自己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加深以及对生活的阅读的深入,真的改变了不少,比如说话慢一些,干净一些,做事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做好一些,尽量的少谈自己,谦虚一些,而更多的进行思想和自讨,虽然自己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大起大落,可是内心却已与潜移默化中改变了,首先认识到时间的短暂,生命的短暂,渴望过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安静的生活,拥有一点真正属于和代表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倾听和阅读,并不在乎想像从前那样为了别人而勉强自己,跟从别人,迎合别人。对自己严格,对自己不放纵,不贪恋别人所拥有的一切,爱妻子,爱孩子,爱朋友,爱岗敬业,学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是啊,只要走出了第一步,也许那些曾经的纠结和艰难的感觉抑或就真的丢弃了。尽管这些改变很小,但是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确实是巨大的,我会变得轻松和活泼起来的,我在学着从压力中解脱,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和明快。 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就想,我是爱自己的妻子的,爱我心中的“爱丽丝”,她使我重新找回了信心,找回了年轻的感觉,找回了重新开始的勇气。时间过得真快啊!仿佛很多时候眼睁睁地看着时间在流逝,看着自己在一天天的变老,看着自己近似麻木或者是在毫无怜悯的情况下远离了生活的激情与幼稚的设想,现在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忍心。 我好像特别喜欢春天,我以为春天是属于音乐的,属于一切美好的关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好像总会在春天对时间才有了些直觉的不舍,也总会在春天让自己心底的美好与对别人的微笑表现的更淋漓尽致一些,所以每个春天,我都喜欢写点什么留下来,把美好的东西留下来,也算是对生活或者是生命的一丝悼念。那些值得爱的人,那些值得珍藏的东西,那些值得自己付出的日子,多少会给我一些安慰,给我一些安慰以外的思索,哪怕痛苦我也愿意,哪怕只是一只鸟的转瞬即逝的飞翔的影子。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喜欢热闹的一个人啊,现在已经不再这样了,但是每个春天里,我都会有一种外出走走的冲动,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人的生活,想着融入他们,想对所有的人笑一笑,祝福他们都好,都健康。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自己心里的春天,自己梦想中的“白马王子”和“公主”,在心的园地,这里有包含着自己的梦想与自由,如果说绘画就是画自己,那么把自己内心的“桃花源”表现出来,把自己深爱的“爱丽丝”表现出来,就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动和敬畏。从容、自然、平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也有,但是真正能够留在记忆深处的不会太多,留下很久的就更少了,所以我十分珍惜那些可以驻扎在我记忆深处的往事,就好比一次弥足珍贵的温馨甜美的爱情,虽然我有时似乎忘记了它的存在,真的,我忘记了它的存在,可是,我记住了自己心底的“爱丽丝”,记住了她朴实忠诚与友善谦逊的心地。 记得《圣经.哥林多前书》里这样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不悲悯和忧伤,因为我现在的思索也就仅限制于此,学习深思和自讨。我固步自封。虽然守着老一套,看似不求进步,实际上我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相对安静和孤独的空间里,拒绝和抛开去一切嘈杂与无聊的诱惑,潜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尽可能的、积攒起来的微不足道的零零碎碎的时间,用在了阅读和练习书法上。是的,已经很久沒有安静的体验了,体验那种孤独,体验劳作,体验诚实,体验干净,体验一闪即逝的灵感的火花。我知道我在继承父母血脉的同时也继承了他们的某些品质,比如善、比如勤劳,比如包容。 我还有纯美的爱情,这是我一直耿耿于怀又陶醉的。有时候念起我的“爱丽丝”,这个觉悟在很久以前并没有出现,或者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这些足以称之为美好的自讨曾有一段时间,慢慢的随着自己的懶惰与思想上的变化而变化了。只有偶尔郁闷的時候才会慢悠悠的想起,像今天晚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电脑上写下一篇肤浅的文章,然后加上标题,然后随着设计慢慢的敲打着文字,然后附上日期、保存起来。或者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发呆。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在心情好的時候就沒有任何一点想要去记载的想法;而在心情欠佳的時候,那些相对较安静的、纯洁的文字似乎都不用经过大脑就这样一一呈現。 只是啊,我不想失去幼稚、天真和单纯的语言。 四, 或许,这样一个醒悟也很不错。生活还是依旧那样,我想一个人只有把握好现在才有资格谈及未来。扭转生命中的逆境迎来自己不平凡的明天。时光在悄然中流逝,车依然前行,我暗暗告诉自己:爱、和平、感恩与敬畏,我怎么可以丢弃这些呢?面对那些莫须有的非议、磨难与排斥,一个人的心中只要有了“爱丽丝”,是的,只要有了“爱丽丝”,所有生活之不易,生活之磨砺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厦门真的好!《圣经.哥林多前书》说的真的好:“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只是我不知道,这篇东西算不算旅游心得或体会?“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就这样子吧! |